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 投稿Smar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805次
  • 评分4
  • 65
  • 0

茅佳欢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15123)

摘 要:职业认同决定了医学专业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付出,对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410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结果发现: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呈中上水平;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经济收入差异;父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成就有显著的影响,母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探索有一定的影响;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在不同学业成绩和不同专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提升学业成绩和专业人文精神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是提高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最主要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问卷

1 前沿

医学专业大学生将是医疗行业的主要工作者,其对职业的态度不仅决定了自身的职业发展,更对患者的医疗效果有着间接的影响。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这一概念已经广泛应用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对于医学专业大学生而言,职业认同的形成是通过个体与教育实践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关乎职业目标、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职业风险等多个方面的整体态度。

现有的职业认同研究多关注教师、护士、农民工等职业,针对医学专业学生这一即将成为医生的潜在职业团体的研究较少,且在研究问题上未能达成概念上的统一,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认同等概念经常混淆。在研究的理论价值上,现有关注医学专业学生的研究多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采用实证方法探讨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研究较少。实际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并不乐观,邱秀华调查发现,虽然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总体上较为积极,但大部分学生的职业意识仍处于茫然且较为功利的状态[2] ,学生接受社会价值观、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课程不够充分。彭银英比较了护理专业与临床专业新生的职业认同,发现临床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要高于护理专业的学生。[3]

为了了解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在年级、性别、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以期揭示医学专业学生职业

认同的基本特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医学专业学生,共410人。运用spss17.0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处理,保留有效问卷374份,有效率91.2%。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0.8岁,其中男性154人,女性220人;大一学生151人,大二学生111人,大三学生112人。

2.2 方法

本研究对郝玉芳编制的护士生职业认同评价问卷[4]进行了修改,编制出测量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医学生职业认同问卷。原问卷共17题,包括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和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社会说服等5个维度。修订得到的医学生职业认同问卷共10题,采用Likert 5级计分,根据同意程度的高低对“很不同意、较不同意、一般同意、比较同意、非常同意”进行1-5不等的赋值,问卷所有题目均为正向计分。新编问卷包括职业目标、职业探索、职业成就三个维度,分别表示个体选择医生作为终身职业的坚定性、个体通过积极交流和自我反省促进对职业的认识、个体清楚职业对自身发展的有益性。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8,3个维度的解释量为71.238%。运用AMOS6.0对问卷结构进行验证,结果显示χ2/df=2.699 (χ2 =86.382; df = 32),RMR =.044,RMSEA=.091,NFI =.924,CFI =.982,IFI =.998,TLI =.996,PGFI=.537,问卷结构的拟合程度适宜。

2.3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

3 结果

3.1 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描述性统计

对问卷的各维度总分及问卷总分做描述性统计,计算各维度及总问卷的条目均分。各维度的条目均为通过各维度总分除以各维度的条目数获得,分数越高,表明职业认同或相应维度的水平越高。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总体评分为38.79±6.36分,各维度条目的均分都大于3分,表明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总体上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在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各个维度中,职业目标的得分最高,依次是职业探索、职业成就(见表1)。

3.2 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的性别、年级、父母学历、家庭收入、专业满意度、学业成绩排名的医学专业学生在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其差异性采用t值或F值统计。

3.2.1 职业认同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比较比较男、女学生在职业认同上的差异,数据显示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在职业目标和职业探索上的得分高于男性,但男性的职业成就的得分高于女性。整体上看,女性的职业认同情况要优于男性(见表2)。

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个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发现不同年级的医学专业学生在职业认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在职业成就维度上,大一学生的职业认同显著优于大三学生的职业成就。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职业成就会有所降低,反映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的重要性。比较各类别的平均分,发现职业认同总分和各维度都呈现出随着年级增长而降低的趋势(见表3)。

3.2.2职业认同在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上的差异比较

比较父母学历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分别对父母学历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不同父亲学历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父亲学历为大专的医学生在职业认同总分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在三个维度上,父亲学历对职业目标无显著影响,但父亲学历为大专的医学生在职业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父亲学历对医学生的职业探索无显著影响;父亲学历对职业成就有显著影响,具体为父亲学历为大专或本科的医学生在职业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学生(见表4)。从以上数据结果来看,相比职业探索,父亲的学识对子女的职业成就、职业目标有更大的影响。

不同母亲学历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三个维度上,母亲学历对职业目标、职业探索、职业成就均无显著影响。两两比较发现,母亲学历为大专的医学生在职业成就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母亲学历为本科的学生,表明一种低学历母亲会促进子女自我职业探索的趋势(见表5)。

由表6可以发现,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在家庭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看,家庭收入高的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情况要优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

3.2.3 职业认同在学业成绩和专业满意度上的差异比较

比较不同学业成绩的医学生在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发现总分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对职业认同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成绩末位学生的职业认同显著低于其他成绩排位的学生,成绩越好,学生的职业认同越高。各维度呈现出相同的趋势(见表7)。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专业是否满意在职业认同上的差异,发现对专业满意的医学生在职业认同及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见表8)。

4 讨论

4.1 职业认同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

男、女医学生在职业认同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女性的职业认同的得分要高于男性。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社会对男性的职业期望往往高于女性,女性对职业的选择多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男性则需要兼顾兴趣、家庭、社会等多方因素,男性的职业选择职业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年级上,大一学生职业认同最高,但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而降低。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充满新鲜感,基础性课程的专业性不高,保证学生易获得成就高。进入高年级后,医学生开始接触到专业医学基础课程,课程压力加大,当学生的教育期望受到挑战时原本的职业认同将降低。

4.2 职业认同在父母学历和家庭收入上的差异

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职业认同不产生显著影响,但父母之间却表现出对学生职业认同发展的互补作用。在职业认同的具体维度,父亲的文化程度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成就,母亲的文化程度则影响着学生的职业探索。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的职业目标越明确、对职业成就的认识越深刻,母亲的文化程度越低,学生更具有自我探索职业的精神。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父亲的文化程度影响其对子女的职业期望,继而帮助子女形成了高职业目标;母亲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子女在职业发展所能获得的支持,因此在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子女必须加强自我职业探索的能力。在家庭收入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职业认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认为,优渥的家庭经济条件会在物质层面提供个体职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而对于职业认同这一心理层面的职业感受,本研究则发现物质条件对其形成无实质作用。

4.3 职业认同在学业成绩和专业满意度上的差异

因为喜欢而投入,因为投入而优秀。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在学业成绩、专业满意度上的差异分析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在学习成绩上,优秀的学生对专业抱有更高的认同,在职业目标、职业探索、职业成就上都显得更为乐观;在专业满意度上,满意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也更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优异的学业成绩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自我成就感,通过与外界沟通和自省的方式加强对医学的学习和理解。对专业满意的学生,首先对专业抱有先验性的积极态度,在职业发展遭遇困难的时候也抱有更为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态度,良好的行为反馈会帮助解决难题并继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从各方面的差异分析可以发现,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主要受个体学业成就和专业态度的影响,而较少受到家庭背景、个人信息等方面的影响。基于这一特征,为了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高等医学教育应将提升学业成绩和培养专业人文精神为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1)帮助学生了解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目标;(3)重视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医学人文等学科的价值。

5 结论

研究发现:(1)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呈中上水平;(2)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经济收入差异;(3)父亲学历对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成就有显著的影响,母亲学历对学生的职业探索有一定的影响;(4)不同学业成绩和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医学专业学生在职业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81.

[2] 邱秀华.医学生职业意识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探究[J].高教探索,2008(2):134-136.

[3] 彭银英.护士职业认同感的相关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8(7):22-23.

[4] 郝玉芳.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The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Medical Students

Mao Jiahuan

(School of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Abstract: Professional identity determines their investment when medical students enter the doctors’ posts, so it is necessary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 care.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mong 410 medical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level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s generally bett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 difference, grades difference and income difference. Father’s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medical students’ occupation goal, career achievement and mother’s education has some effect on students’ occupation exploration. Different grades and different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medical education that enhances medical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rofessional spirit is the main way to improve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professional identity; current situation question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