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投稿第三
  • 更新时间2018-03-28
  • 阅读量1107次
  • 评分4
  • 53
  • 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纵观当今的“00后”“10后”,很多学生的表现脱离了小学生的群体,也就是社会化和大人化,甚至部分学生极度自卑、易怒,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难以抹平。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作为合格的家长必须要能够给孩子营造更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并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够推动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环境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对于儿童来说,在没有正式上小学之前,儿童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家里,因此,儿童心理人格健康成长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从小学生角度分析,由于小学生内心发展并未成熟,思维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受周边环境影响非常大。纵观当今小学生发展情况,很多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康、消极、易怒等情况时有发生,还有部分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叛逆倾向,在学校中不服管教,这些问题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家庭生活环境不和谐,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


  如果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其孩子也必将是天真烂漫的。但当今小学生的父母都是“80/90后”,个性化比较强,也就是很多家长在家庭中“各自为政”,父母之间缺乏温馨,而多了一种独立。由于父母个性化发展,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或者对孩子不够关心,导致孩子在生活中存在一种孤独感,也使孩子内心不愿与其他人交往,在学校中表现的也非常孤僻、内向,这些都是与家庭环境不和谐有着直接关系。再者,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意识存在着差异,对给孩子的“爱”理解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存在差异,甚至还有“黑白脸”一说,导致很多孩子不喜欢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待在家里。特别是随着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再婚的家庭不断增多,继父、继母对继子继女的态度势必会存在一定偏见,这点是对小学生内心影响最大的,例如校园周边的“小混混”和校园内带头闹事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单亲家庭或者再婚家庭,最终导致孩子在人生道路中逐渐偏移。


  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


  虽然我国已经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由于教育问题、生活问题,大多数家庭依然只有一个孩子。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父母将希望不寄托在自己身上,却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据有关调查显示,近些年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不符合实际,很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天生条件和兴趣爱好,一味逼着孩子学习、不停补课,摧毁了孩子的理想世界,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权利,但是“第一名”只有一个,家长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争取到“第一”,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记得一次新闻调查显示,记者主要以“你喜欢放假还是上学”为主题进行校园访问,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放假,但其中有一个学生却表示:“我还是喜欢上学,因为上学不用补课!”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学生放假要比上学还要累,主要原因是因为补课内容太多,学生感觉到压力很大。记者接着问:“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该学生回答:“通常都是班级前三名,学校前二十名,如果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会遭到爸妈打骂”。由此可见,其实很多学生还想做学习以外的很多事情,但迫于父母“步步紧逼”,最终导致孩子成为了家长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这种教学本质上来说是抹杀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未来有了好的发展,但在生活中无法根据自身的意愿生活,那么会将丧失了生活的乐趣。


  三、家庭环境不健康,负面因素较强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个性塑造、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家庭环境就好比是孩子心中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优柔寡断、意志薄弱、好吃懒做,势必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并通过孩子这面镜子折射出来,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如何,其实就是家风的具体表现,而家庭氛围通常是由家庭人机关系集中体现而来的,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例如,父母不和、经常吵架甚至是大打出手,会让孩子长时间焦虑不安,逐渐形成冷漠、孤僻、易怒等不良特征,再加上一些婚变家庭,会导致孩子逐渐缺乏耐心、理解、关怀,直接让孩子脱离了家庭教育。如在学校欺负同学、打架斗殴等,最终导致孩子误入歧途。如果小学生出现了负面意识,当这种负面意识一旦固化,将是孩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影响非常大,甚至是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就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即使父母有矛盾也要多想想孩子,一定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孩子,这样才能保持孩子的天真烂漫,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敏.浅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因素[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40-43. 

    作者:杨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