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方法探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05
  • 阅读量63次
  • 评分0
  • 0
  • 0

  一般而言,自闭症儿童在行为方面多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不能采用普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进行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需要在遵循相关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以促进儿童从自闭症的阴影中走出来。


  一、发现和发展儿童个性特点


  自闭症儿童虽然在交往方面表现的比较薄弱,但可能在其他方面拥有比较优越的特质。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多观察,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以此为依据来开展个性塑造与发展活动。一些儿童虽然口语表达能力不强,但却喜欢将自己的心情感悟用文字写出来,教师就可以借助与学生进行文字对话的方式来了解他们,并进行科学的引导。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多创造一些合适的环境来为儿童个性的张扬提供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认识、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融入儿童生活中


  以往的自闭症儿童教育更多的是设计各种情境化的环境来激发儿童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兴趣和欲望,教师所发挥的是情境的设计和儿童交流的引导功能,并没有融入到儿童的内心之中,使得教育的效果往往停留在浅层次上。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开展过程中要注意融入儿童的生活之中,进入其内心,洞察其产生恐惧、自卑等心理的原因,并通过鼓励、示范等方式增强其自信心。可以让儿童设计一些家庭生活的情境,然后由老师、同学扮演其家庭成员来进行生活场景的表现,这样可以逐步打开儿童封闭的心理,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交往、合作的乐趣与必要性。


  三、引导儿童敞开心扉


  自闭症儿童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内心处于封闭状态,对外界事物充满了排斥心理。因此,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情境、互动式的游戏、启蒙式的交流来逐步消除其内心的封闭,使其心灵的大门逐步打开,融入到社会交往之中。同时,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尽量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风格、方式方面的一致性,使儿童不会因为教育差异而变得心理畸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和学习中表现出“双面”的情况,在生活中自卑、孤独,在课堂上却活泼好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就在于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更多表现为家庭教育)的差异化。


  四、培养儿童多样化的交流能力


  交流障碍既是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同时也是加重自闭状态的突出因素,因此,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要从突破交流障碍出发。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识字教学、口语表达训练、绘画作品创作、每日心语写作等方式来引导儿童掌握口语、绘画、写作等多种交流技巧,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交流场景进行交流方式的灵活选择与应用,克服因为表达方式单一所造成的交流障碍。


  儿童多样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教师要借助丰富的交流场景来为其营造多种交流能力共同训练、灵活切换的思维与习惯形成环境,使儿童能够掌握更多的交流技巧。可以组织儿童进行信息交流接龙,第一名儿童用语言传递某一信息,然后第二名儿童用文字将所听到的信息写出来,第三名儿童将看到的文字信息用绘画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儿童感受到交流方式的美妙,使其积极学习各种交流的技巧。


  五、丰富儿童实践行为


  在日常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过多的室内学习,让儿童多走出去经历和感受,通过丰富的实践行为来充实儿童内心的情感。每周三下午,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并尝试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当学生接触到那些性格开朗的老人时,自己内心就会充满一种向往和憧憬之情,认识到世界的美好和生活的充实感,逐步消除内心的自闭。


  由于自闭症儿童产生自闭情况原因方面的差异,教师在对这类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创新,从了解儿童个性特点、打开儿童心扉、培养儿童沟通能力等多个层面开展教育活动,使儿童在成长中进行自我的突破和能力的发展。


  柳河县育智学校孙凯,(作者系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