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视域中自我认识的嬗变与启迪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1-05
  • 阅读量3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自我认识是多学科、多领域探索的主题;认识自我是心理学的根本命题,也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焦点所在。对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传统心理治疗、后现代叙事疗法及正念疗法的自我观进行梳理,揭示出心理治疗自我观从传统心理治疗流派的实体自我到后现代叙事疗法的关系自我,再到正念疗法无常无我的演变轨迹,发现东方佛教与西方心理学自我观走向融合的趋势,心理治疗各流派的理论和技术也日趋走向整合。


  关键词:心理治疗,自我认识,无我


  作者:程萍①葛明贵②


  人类对自我的探索在东西方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代先哲老子曾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成为西方心理学的源头。美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声称“自我是个人心理宇宙的中心”,对自我的探索是心理学的根本命题。致力于解决人类心理问题的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也是建立在其对自我的认识框架之上。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之所以在宏观的治疗理念和微观的方法、技术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根本上是源于对“自我”的不同认识[1]。本文旨在对传统及后现代等心理治疗流派自我观进行梳理,试图发现其演变轨迹及其对当代心理治疗的启示。


  自我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也是心理学中含义不确定的概念。詹姆斯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将自我划分为“主体我”(I-self)和“客体我”(Me-self)两个部分,前者称“纯粹的自我”,是个体经验、知觉、想象、选择、记忆和计划的主体;后者为个人认识的客体或对象、“被知者”或“客观可知的东西的经验的集合”,也称“经验的自我”,包括所有一切个人可以称为属于他的全部东西。心理学中的自我研究多建立在詹姆斯的“客体我”概念基础之上。我们考察西方心理治疗学派的理论主张,从中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期对“自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有所差异。这一方面反映了心理科学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折射了心理治疗理论的转折与提升。


  1传统心理治疗流派关注自我的实体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创立的精神分析疗法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开山之作,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分析移情及阻抗等技术使来访者潜意识意识化,加强来访者的自我功能,达到消除症状、治愈疾病的目的。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需要不断运用各种防御机制以满足本我、超我和外在环境的三重要求,从而维持主体与环境之间,以及主体内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当自我能够有效地行使其防御功能的时候,主体内部的三个结构及主体与外在环境之间即处于和谐的状态,此时主体就处于正常状态;反之,如果自我不能有效地防御来自本我的冲动,或是来自超我的要求,或者是来自环境的压力,那么主体的内部结构就会失去平衡。为了稳定主体的结构,作为妥协形成的心理症状便会产生[2]。因此,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评价来访者的自我功能是做出治疗决定的关键。自我功能问题严重的人首先需要给予自我功能的支持,而自我功能较好的人可以承受对无意识的揭露并从中获益[3]。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Ellis)的合理情绪疗法、阿伦·贝克(AaronT.Beck)的认知疗法和唐纳德·梅钦鲍姆(DonaldMeichenbaum)的认知行为矫正疗法等。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的心理痛苦主要不是外部环境发生的事件导致,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个体的内在认知,从而导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认知行为疗法的自我观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上。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认知心理学把人脑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加以类比,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加工是由个体的内部认知结构决定的,这些认知结构被称为图式(schemas)。自我图式包括以与自我相关的具体事件和情境为基础的认知表征和概括的、来自本人或他人评价的认知表征。自我概念由一系列自我图式组成,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自我”,如“好的自我”、“坏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可能的自我”、“应该的自我”等[4]。认知行为学派认为来访者各种症状的根源即在于其拥有消极的自我图式,即贝克[5]的核心信念包括我是不可爱的、我是无能的、我是无价值的等。因此,运用多种技术揭示及改变来访者的消极自我图式,帮助来访者建立并强化新的、更为适应的自我认知图式,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目标。


  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也称求助者中心疗法,是通过治疗师的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为来访者创造一种温暖、安全的氛围,协助来访者自我成长的过程。以人为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之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具有潜能和成长着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其代表人物之一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自我实现”描述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健康人格的特征及实现途径。人本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在多年心理治疗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格自我理论。罗杰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心理困扰是因为被迫放弃按机体评估过程去评价自身经验,而依据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评价经验,这意味着人的自我与经验之间产生了疏离,人处于“异化”状态之中,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心理适应问题的根源在个体自我中那些无效的、与其本性相异化的自我概念[6]。因此,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实质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使其恢复成真正自我的过程。


  从精神分析疗法中需要强化功能的薄弱自我到认知行为疗法中需要改变的消极自我,以及以人为中心疗法中需要恢复的异化的自我,传统心理治疗自我观中各流派对自我的结构、内容及形成过程的描述虽然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认为“自我”就像自然界的物体那样,是具体存在着的,即人们的行为内部隐藏着一个关于自我的“精神实体”[7]。


  2后现代叙事疗法强调自我的关系性、建构性


  后现代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之一的叙事疗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White)及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Epston)共同创立。二人合作出版的《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被认为是叙事心理治疗诞生的标志。叙事治疗是通过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对话,帮助来访者解构旧的人生故事,建构新的人生故事,引导来访者重写较期待的自我认同故事,以唤起其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叙事治疗作为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中坚力量,主要建立在后现代叙事心理学自我观基础之上。叙事心理学以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萨宾(Sarbin)主编的《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的出版为其诞生标志。叙事理论认为:人生就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故事使我们认识世界、自己和他人,没有人们对自己经历的各种事件的叙述,我们就无法知道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以及人们内在的心理历程;另一方面,故事又以它所传递的社会文化规范、风俗习惯塑造着每一个人[8]。


  “叙事是‘为了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9]是人们将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叙事的意义在于以时间为主要维度,将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独立的事件联系起来成为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使我们的人生有了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10]。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了故事,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自我的不断演化的故事。故事为自我提供了连续性,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昨天的你是如何成为今天的你、明天的你。在故事中,我们可以建构过去、体验现在、期待将来,故事意味着自我的统一与整合[11]。叙事自我就是我们生命故事中各个“我”的统一体。我既是故事的主人公,又是故事的创造者。故事建构着自我,自我也创造着故事。


  叙事疗法认为来访者心理问题的产生是语言建构的结果,当个体经由消极无力的语言所建构的叙事自我与当前生活的重要经验产生矛盾时,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症状。叙事治疗的过程就是通过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对话,帮助来访者采用积极的话语方式,建构更有生命力的、积极的自我认同的过程。叙事疗法常用的技术有外化(把问题作为来访者个人之外的客观对象加以观察)、解构(了解来访者的一些观念想法的来历、解构主流文化对问题的影响及问题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重写(发现来访者故事中的支线故事,挖掘特殊意义事件)及文本和仪式的应用(应用一些文件及仪式来共同见证来访者的改变和成长)。


  后现代叙事治疗自我观崇尚多元及建构的理念,认为不存在一个心理的实在或精神实体,没有一个本质的自我,后现代自我是在各种关系、各种故事中呈现,“新的关系产生新的自我。自我被建构、解构和再建成‘另外的’自我,因此自我不是指实际的实体。后现代自我是一种在没完没了地改写中的角色”[12]。


  3正念疗法超越自我,崇尚无我


  正念的概念起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发展而来,是一种自我调节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压力治疗中心的卡巴金(J.Kabat-Zinn)将正念引进医学及心理学领域,把正念定义为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卡巴金[13]认为:正念就是有意识地觉察、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下的一切都不作评判。此后西方对正念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兴起,并在临床心理学界发展出多种以正念训练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接受与承诺疗法等。因此,正念疗法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而是对一系列心理疗法的合称。这一系列心理疗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通过各种正念训练方法(如觉察呼吸、身体扫描、觉察情绪与念头等)达到一种高度觉知的、平衡的、放松的正念状态,从而达到缓解压力、减轻身体病痛、消除不良情绪甚至开悟解脱的目的[14]。


  正念疗法是东西方文化整合的产物,其自我观来源于佛教心理学的无我观。以修心为根本的佛教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宗教,与心理学的联系最为紧密,被称为心理主义的佛教有着极为丰富的关于自我的知识体系。佛法对于世界的解释是“缘起性空”,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自我也不例外,是由“五蕴”和合而成。所谓“五蕴”是指色蕴(有客观性的事物)、受蕴(感知)、想蕴(记忆)、行蕴(作意及行为)、识蕴(意识)五者,是构成万物的五种类别[15]。“五蕴”不能自作主宰,而是依赖各种条件暂时缘起的存在,就像水泡一样地刹那幻灭。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佛说“五蕴皆空”,“五蕴”和合而成的“我”当然也不存在。因此,佛教心理学自我观的核心是“无我”。“诸法无我”是佛教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核心,有“印中之印”之称[16]。


  “无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所感知到的自我,并非一个恒常不变的实我或自体,而是随着因缘而流转的主观感受[17]。然而,世人常常执着一个无常的自我为真实,于是就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痛苦。我的理想、我的地位、我的名誉、我的财产、我的工作、我的尊严、我的想法、我的情感……当所有这一切都被贴上了“我”的标签时,人们就会患得患失,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不断地去追求那些外在的支撑;就会执着于自我的感受和利益而不能自拔,而这正是造成人内心困惑矛盾、人与人之间隔阂、人与自然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故佛教心理学认为“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必须加以破除”[18]。


  当代佛学学者陈兵[19]认为:佛学高唱无我,也是从真谛的角度破除众生执假我为真的执着而发,并不否定世俗意义上的、个体人格意义上的自我(俗我、假我)。佛教大讲无我,与其说是一种哲学观,毋宁说是一种破除执着、体证涅槃的修行方法[16]。目的是让人们看清“假我”的虚幻不实,运用缘起的观点来看待世间万物,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的成败得失,如实觉察自己内心念头的生灭及情绪起伏而不被念头和情绪带走,实现从烦恼中解脱的目标。


  正念疗法的目标就是要破除对自我的执著。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认知觉悟与行为修行相结合。在认知上觉悟无常无我,使来访者认识到:没有什么恒常不变的事物,世界上一切存在(包括“我”)都是在一定的因缘条件下和合而成的。在行为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如禅定、冥想、静坐来调养身心,来观想与体验那种无我、空寂的生存状态,以使个体在坐禅中、在生活中体验清净的本性,使身体与心灵都达到一种宁静、平衡的活在当下的存在状态[14]。


  正念疗法的自我观崇尚无我的境界,它认为人们所有关于自我的观念都是通过认同产生的,而被人们认作自我的东西都是暂时的、虚构的,“即使是最健康状态下运作的自我,也不是我们的本来”,自我认同的解除才能带来最高的心理健康,才能走向最终的自由和解脱[20]。


  4心理治疗各学派自我观的演变是相互交融与整合的结果


  传统心理治疗自我观是“实体自我”,后现代自我观是“关系自我”,而建立在佛教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正念疗法自我观则彻底放弃对自我的执着,认为世界乃是“无常无我”。可见,心理治疗的自我观经历了实体自我——关系自我——无常无我的演变。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演变不是简单、否定的线性变化过程,而是各学派互相交流逐渐融合的过程。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经历了从经典精神分析到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及主体间性学派的发展过程,其研究重新定义了心理结构,提出了由人主观需要的关注、价值、意义、报负、理想、自尊和情感依恋等因素组成的自体的概念,认识到自体并非存在于个体内部的独立的、固定的实体,而是在永恒变化的自体客体或主体间领域内关系的建构[21],这种自我观与佛教心理学的无我观已经是殊途同归了。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称为心理学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派以超越自我为研究对象,认为人不仅有实现自我的潜能,还有超越自我的倾向[22]。超个人心理学深受东方宗教和哲学的影响,其关注的超越自我的意识状态与佛教中通过坐禅达到的无我境界是一致的;后现代心理治疗的自我观已经不再执着自我的实在性而转向重视自我的关系性、建构性、流动性,这与佛教自我的缘起性、相对性、无常性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心理治疗自我观的融合必将导致心理治疗目标的整合。身为当代著名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专家杰克·康菲尔德(JackKornfield)[23]205指出:灵性生活有两个并行的任务: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观。这也应当成为当代各种心理治疗流派共同的目标,即首先加强自我功能,建构积极自我,在强化积极自我的同时又要超越自我、放下自我。发展健康积极自我,如果不能最终放下自我,心理治疗终将是不彻底的;但如果只是强调无常无我,而没能对自我做全面的剖析,认识并修复有创伤的自我,治疗效果也是不稳定的、没有根基的,可能陷入自我欺骗的防御之中,如哈佛大学的佛学教师及心理学家恩格勒(JackEngler)所说“你必须先成为重要的某人,然后才能成为无我之人”[23]213。


  各种心理治疗流派自我观的融合导致心理治疗技术也呈现整合的趋势。例如,正念认知疗法既有认知行为疗法的识别消极自我图式的技术,又有正念疗法中的接纳消极认知(念头)的环节,即不试图改变认知的内容而是改变人与认知的关系,把消极的认知当作一种心理现象加以觉察、接纳但不认同。因此,正念认知疗法既属于正念疗法的体系,又被划入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24];叙事疗法的外化技术与正念觉察技术也是异曲同工。外化技术是指导来访者把人的自我认同和问题区分开来,即“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而正念觉察也可以被看作“更加彻底的外化”,即不仅外化人的问题,人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动都是外化的对象,人只是了了分明地觉察而不认同,既不执着于痛苦的情绪,也不执着于愉悦的感受,只是如其所是地体验接纳。


  5结语


  西方心理学与东方佛教心理学的自我观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的整合也日渐显著。也许当今每一种心理学理论都揭示了奥妙复杂的人类心理的一个侧面,就像触摸大象的盲人,期待着呈现整个大象全貌的理论早日诞生。


  参考文献

  [1]杨菲.自我的社会建构与叙事心理治疗[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张沛超.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3]CABANISSDL,CHERRYS,DOUGLASCJ,etal.心理动力学疗法[M].徐玥,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45.

  [4]杨锐.论自我观念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贝克.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张怡,孙凌,王辰怡,译.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60.

  [6]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305.

  [7]柳艳松.叙事心理治疗视角的自我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36(8A):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