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的语言礼仪研究

  • 投稿国士
  • 更新时间2017-04-25
  • 阅读量1022次
  • 评分4
  • 62
  • 0
语言是为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符号系统。从侠义上讲,语言指由文字的形、音、义构成的人工符号系统,而广义的语言则包括一切起沟通作用的信息载体,不但说话、写字就连距离、眼神、体势等都包括在内。谈判的语言能充分反映和体现一个人的能力、修养和素质。

一、谈判的用语

用语是指在洽谈中如何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词语,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意思。谈判中常见的用语有五种,即礼节性的交际语言、专业性的交易语言、弹性语言、幽默语言,以及劝诱性语言等。

谈判用语的基本要求是清晰、明确,能充分、完整、快速、确切地表达己方意见和意思。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礼仪的规范,洽谈中话语的字面含义是简单无歧义的,但其后却蕴藏了复杂微妙的意思。能透过对方话语的字面含义识破其心机,深入、准确把握对方的意思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是谈判人员的一项重要素质。既能遵守礼仪维护洽谈气氛,又能维护己方礼仪在谈判中是难能可贵的,因而谈判用语既要准确明白,又要文雅中听。

洽谈中用语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求能准确表达意见。用语不要含糊其辞,态度不要模棱两可,以避免对方做出错误理解,导致错误反应,引起洽谈的困难甚至破裂。由于策略需要的弹性语言必须用得心中有数,做到不含糊,不被误解。语言应尽量文雅有礼,任何出言不逊、恶语伤人的行为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无助于洽谈目标的实现。

二、语言的表述

在选择好合适的词语以后,还需要将选择好的词语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即需要考虑用什么样的语速和语调以及音量去进行洽谈。语速和说话的节奏对意思的表达有较大的影响,说话太快,一下子讲很多而无停顿,使对方难以抓住你说话的主要意思,难于集中注意力正确领会和把握你的实际表达含义。有时候还会使对方误以为你在为完成某项工作而敷衍了事,于是对方不再费神去听,从而导致双方的语言交流不畅,难以沟通。在有翻译的情况下,要注意照顾翻译的工作,不要长篇大论,只顾自己发挥。说话太慢,节奏不当,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易被人认为不可信任,或过于紧张。因此,洽谈中陈述意见时尽量平稳中速进行,有特殊需要时,适当改变一下语速,以期引起特别注意或加强表达效果。

说话时的语调,声音大小也对表达一定影响。不同语调可以使同一句话表达出不同的含义,而声音的大小则反映说话者一定的心理活动、感情色彩或某种暗含的意思。在洽谈中一般问题的阐述应使用正常的语调,保持能让对方清晰听见而不引起反感的高低适中的音量。适当的时候为了强调自己的立场、观点,尤其在针对有分歧的问题意见时,可调整语调和音量来增加话语的分量,加强表达的效果。一般而言,升调表达的是一种惊讶、不可思议、难以接受或不满的感情和意思,降调则反映某种遗憾、无可奈何或失望沮丧灰心的心理活动;声音高低的起伏表明说话者的某种情绪波动。有时是有意识的表达需要,有时则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需对洽谈对手的话语敏锐把握,同时对自己话语表达加强控制,不能出现音调、音量失控的情况,那就不符合洽谈活动的本来目的,也有损自己的礼仪形象了。

总之,,语速、语调和音量要由具体的情况决定,但一定要在人为控制中。谈话者不能失去内心的平衡,这样才可根据洽谈的气氛,洽谈的具体内容来正确运用商务洽谈的语言,达到预期的洽谈效果,实现预期的洽谈目标。

三、肢体语言

体态是一种身体语言。洽谈中,有人会有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它们能透露出有关内心动静的有用信息。人在某种环境下,可以通过自觉的意识,在语言、语气等方面显示出强硬和雄辩,表现得信心十足,决不后退,但因为内心不踏实,没有把握,便在下意识中借助一些动作来掩饰自己,平衡内心的紧张和冲突。比如频繁的擦汗,抚摸下额,敲击桌面等都反映心情的紧张不安。有经验、训练有素的洽谈人员极能自我控制,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意识动作,在任何情况下都镇定自若,不慌不忙,显示出风雨不动稳如山的风度。

另一方面,自觉的体态运用也能微妙地、不知不觉地影响对方的心情,如抱着胳膊,这表示警觉和戒备心理。摸鼻子、扶眼镜,同时闭目休整,其实却表示正在集中精力思考某个问题,准备做出重大决策,有时候也表示进退两难的情况在内心引起的紧张。握拳或紧握双手是信心不足,自我鼓励的反映。以上这些肢体语言能增加一个人的潜在影响力,表现出一定的人情味,也是一种礼仪和风度,在洽谈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增效剂。

手势是另一种重要的身体语言,在洽谈过程中有助于表现自己的情绪,恩浩的说明某个问题,从而增加说话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手势要自然大方,恰到好处。太做作地有意做某种手势,易给人以虚假做戏的感觉。手势不可太拘谨,缩手缩脚,既显得缺乏应有的自信,也难以引起他人对你的信赖感。手势要注意与说话的语速、音调、声音大小密切配合,不能出现脱节的情况。做手势时应把握好手势的力度,给人以轻重合适、表达自然的感觉。

总之,肢体语言是较难把握的无声语言,如没有确切的把握,尽量少用,避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引起不必要的失误。一旦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而做出某些有失礼仪的肢体动作,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跟洽谈对手道歉。

四、面部表情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和感受的重要表现。人的表情十分丰富,有着直观的感染力,通过面部各个器官的动作,能展示出内心多样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洽谈活动中,有的人嘴唇紧闭,唇角下垂,眼睛睁大紧盯着对方,有时候甚至从牙缝里挤出话来,这表明他是一个有攻击性和敌意的人。有的人满脸笑容,目光闪烁,眉头不动,这反映了他人内心游移不定。有的人面带微笑,流露真诚,眉目平和安定,虽无咄咄逼人的气势,却反映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可能是一个有能力、难以对付的强敌。在面部表情中,眼镜是最富表现力的。一般情况下,目光以看着对方脸部的上部三角部分,即双眼为底线,前额为上顶角的部位为宜,这样既能把握洽谈的进行,又不至于因无礼而导致对方不愉快。对视的时机要正确把握,一般视交流情况而定,当强调某一个问题时,或者当对方注视着你,发出交流信号时可对视。其他情况下要视对方脸部为一个整体,不要将目光集中于对方的某一个部位,目光要求柔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化背景、心理心态习惯的不同,对目光的运用在各国有较大差异,这在进行涉外商务谈判时要格外小心。欧美国家的人大多倾向于在谈话时双方对视,认为这样显得坦诚。他们认为,只有心怀鬼胎、居心不良的人才害怕直视对方的眼睛。然而,这也有例外,比如英国人一向以传统保守著称,他们在交流中不喜欢打量对方,特别对两眼盯着对方看的人很反感,认为这使得别人紧张难堪,不是礼貌的绅士淑女行为。日本人交流的时候一般能看着对方的脖子。在地中海沿岸,人们的行为习惯不同于欧洲大陆的其他地区,他们普遍认为目光呆滞无神是某种凶险的预兆,因而忌讳睁眼直视,尤其是直而失态的相视,害怕由此带来不吉利。简而言之,了解对方的习惯很重要,如一时仓促上场,应尽量以平静的目光注视对方,显出坦诚与尊重,表明认真地倾听对方的意见,或者认真的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阐述你的观点,减少表情、目光运用的复杂性,同时注意随时观察对方的心理活动,即使作应有的调整。

五、结语

贸易全球化合作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战略给国际贸易合作带来了长远、稳定、广阔的前景。国际贸易的达成离不开商务谈判。言语交际通常被认为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直观决定成败的,也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国际商务交流与合作沟通的手段。然而非言语交际,如姿势、体距、时间取向等更能真实、高效的传递信息和情感,语言礼仪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失败。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时刻要注意语言礼仪的训练,并掌握中西方在语言礼仪上的文化差异,在实训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注意到自己在语言礼仪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学会如何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采用最得体的方式和表现进行洽谈。

参考文献

[1] 杨露雯.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无声语言[J]. 武汉理工大学,2012(04).[2] 刘艳.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非语言交际[J]. 新经济,2016(20).[3] 杜碧辉.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的应用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2013(01).(作者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简介:方兰兰(198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商务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语言测试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