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学分评价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 投稿菲斯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96次
  • 评分4
  • 37
  • 0

俞永军

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常常在思考:能否让我们的数学评价像很多数学题的解一样明确,让数学评价具有数学特点?能否让学生也清楚地知道教师评价的标准和量化值?能否让评价体系的作用的发挥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于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点一点地尝试,一点一点地总结。我们要建立的这个基于等级制评价基础的体系应当是等级制评价的一个良好的补充,这个评价体系必须是全面的、明确的、量化的、易操作的。

经过试行,我们拟订了一个学分评价体系。这个学分评价体系包括必评分和加分两部分。

一、必评分(所有的必做作业的成绩都计入必评分)

二、加分

到了期末,等级制基础上的学分制评分将成为各项评比的依据:学分总分前5 名的学生将有资格成为数学免考生;学分总分前10 名的学生将有机会竞争“数学小博士”(即数学特长生)的荣誉;学分上升幅度较大者将成为“飞跃之星”;数学学分将成为期末各项评优的重要参考条件。等级制评价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将平时成绩纳入到评价范围中。但是,平时成绩如何纳入、以何种标准纳入等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作为等级制评价的一种补充,我们的学分评价体系在试行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学习习惯得到整体提升。我们的学分评价制将每一次书写、听课、发言等学习习惯纳入评价范围,最后计入总分,作为期末评比的重要参考,因此学生对这些基本习惯更加重视。学分评价制试行后,学生的书写质量进一步提高。

学优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钻研数学趣题上,“学数学”变成“研究数学”。学有余力的学生不满足于已有学分,主动寻找课外趣题、难题,一起钻研。班里钻研的氛围越来越浓,又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受忽视群体”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实行学分评价制后,我在免考的名单中惊喜地发现了徐某的名字。徐某平时作业认真,基础扎实,但是如果以等级制评价,在同等条件下同学们一定会把票投给课堂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的同学。在累积学分面前,徐某也得到了肯定。其他同学十分羡慕,也对自己再次充满了信心。一段时间下来,班里中等生的学习热情明显升温,还开展了学习竞赛,在学分面前你追我赶,效果十分理想。教师操作简便。教师每天记录学生作业得分,以个体为单位单独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学期结束后均以Excel 统计完成,简单明了,却能达到全面、准确的目的。

后30%的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前面说过,让后30%的学生一下子提高一个等级是有些困难的,但是帮助他们上升一分二分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看得到自己的进步,才会对下一次的进步充满信心。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鹿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