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教育: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89次
  • 评分4
  • 43
  • 0

娄小明

近来,常听到一些教育“不回来”的事情。

有的是杰出人才不回来。正如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孟晓骏在赴美签证通过后,恶狠狠地抛下一句:“我这次去美国,就再也不回来了!”仿佛国内教育带给他的只有仇恨,一流人才只有留在国外才是最佳出路。这绝不是一种个人观点,说它曾经是一种集体思潮也不为过。请看多少顶尖人才痴迷于考托福、雅思,钟情于留学异国他乡,而对国内的教育嗤之以鼻,对国家的投入心无感恩。面对这种现象,某大学教授指出,国内的某些高校培养的都是“汉奸”,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外国入开拓市场,打败中国的企业。话虽偏激,但中国教育“为他人做嫁衣”的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的是教育投入不回来。笔者看到周边越来越多的家庭给子女选择出国留学的机会。有的家庭并不富裕,却甘愿每年花费三四十万人民币让孩子在国外镀金,无形中滋养了他国的教育收入。这不禁使我想到了《中国合伙人》中的一个片段,孟晓骏愤然拒绝了成冬青送给他的别墅,却欣然接受了对方以他的名义,给国外某个实验室的慷慨捐助,为的是满足他的所谓“尊严”。这多么像中国当前的不少消费者啊,辛辛苦苦赚了几个钱,不知道支援国内市场,却满足于购买国外价格离谱的奢侈品。试想这种“肥水只流外人田”的行为能够振兴民族企业,能够繁荣教育事业吗?

有的是教育生活不回来。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这些现象,从中可以看出国人对教育生活的态度。在高中阶段我们国家学生的答题量是较多的,但是成人的阅读量却是较小的。在中小学阶段我们的孩子很爱讲文明,但是在国外的旅游者却屡遭诟病。在教师节不少学生乐于向老师送礼,但成人后对学校的捐助却是屈指可数……我们似乎有这样一种意识:教育只是一块“敲门砖”,用过了也就丢弃了,象牙塔与社会是两个不同的天地,“书包翻身”和“走出去”的价值取向,隐含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决绝。

当然,这种对教育的背离现象还有很多,例如:在内容上对国学的扬弃,在师道上对教师的怀疑,在管理上对“教师终生制”的奉守,在宣传上对西方教育的偏爱,在交流中对民族教育的缺乏自信……它们共同推动教育“出走”,走向一条没有回头的道路,使之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是比较危险的。

教育应该回来,“回来”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

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是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的回归,人人都可以为师,教育他人之前必先学习。孔子又说:“老而不教,死无思也”。那是对生命的回归,当你拥有一定的人生经验后,把它们传递给后代是你应尽的责任。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那是对教育内容的回归,生活和教育互融一体,彼此对流,相互完善。王阳明曾经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已。”那是对教育行为的回归,快乐才能让学生找到进步之源,发现教育之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回来”是教育循环的必然环节,是教育生长的“代谢”手段。

如果说“回来”是教育的必然环节,那么“回来教育”就是学校不容回避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愉悦是“回来教育”的基调。美国著名教育家雷夫把“不害怕”作为评价好老师、好学生的标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在《第五十六号教室》一书中写道:孩子们回到第五十六号教室,不是因为他们想念自己,而是想见见他们的同学,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罢了。的确,给孩子以安全感,才能让他们回来。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安全需要作为人类需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快乐就是安全的表征。把快乐渗透到教育最困难的地方,让孩子们体会到教育就是快乐的,才能让他们心有所属,并且乐此不疲。雷夫在让学生回答难题时,就采取了游戏的策略,寻找出题者布下的“陷阱”,找到他们作难的“伎俩”。这样孩子们在答题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得意的笑声,这样的状态怎么会让学生害怕考试呢?但是我们看看周围,教师害怕上班,学生害怕上学的现象还不少见。害怕似乎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件法宝。然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做的那样,在强迫的手段下连公鸡都不会吃米,更不要说教育了。教育应该是愉悦的,当然,这种愉悦不是一味讨好学生,而应该是严中有爱,让学生体味到最高需要的快乐。总之,这种愉悦是一种智慧的心情,一种道德的态度。

教学一体化是“回来教育”的行为习惯。一位教师曾经激愤地说道:一些教师认为孩子们学成归来后看望自己,是对自己教育生涯最好的回报。错!有许多孩子是在可怜你,在向你炫耀。你只有学有所成,才能真正赢得尊重。这话情虽偏,理却正。教师凭什么受到他人尊重,不是靠别人“想念”你,而应该让自己学有所长,保持教育者“学高”的姿态。这是靠不断学习锤炼而成的,向同行、学生、书本学习,学习应该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行为,这样获得的尊重才不是“过去时”的尊重,而是“现代时”“将来时”的真正尊重。当然,学生要“回报”教育,必须从小确立一种教的行为。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习好的教学习差的。后六中学就是这么做的,他们通过先学后教、学生互教的方式,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不唯如此,他们把一种教的意识传达给学生——只要你“学高”,就有教的义务,而不是把学习作为学校生活的唯一行为,把学习所得作为“独门秘籍”。总之,教因为学而教,学因为教而学,把教学一体化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有所成长,学生学成后归来教学,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一些国家,学有所成的校友会回到母校做讲座,这种教学一体化行为已经成为他们自我发展的最好习惯,而在我们的一些学校教育中,教师只教不学,学生只学不教的现象还比比皆是;这种割裂能不能够让他们体会到能力也是一种责任,所得必须回馈社会呢?

感恩是“回来教育”的重要课题。古人曰: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知道孝顺了,那道德的基础也就坍塌了。但是不能不说当前的学校对感恩教育缺乏深入研究。某些学校认为学校的任务是教学,感恩是家长的责任。某些教师认为教育只是付出,感恩需要等到学生长大之后。某些家长认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感恩需要依靠孩子的良心发现。总之,当前学校的感恩教育存在着不全面、不到位、不深入的现象。不全面:一些学校只是局限于孩子对家长的感恩,而忽视了对国家、社会、教师的感恩。不到位:一些学生对“恩”缺乏准确的认识,认为受到表扬了才是恩情。这样可能物极必反,只会使学生对批评产生抱怨。不深入:有些学校仅仅把感恩教育停留在说教方面,而没有采取多元的体验方式,合理的评价手段,从而不能让孩子心灵受到震撼,只能让学生疲于应付……笔者发现,以前某些地区老师过世,全村的学生都来送葬,哪怕外地的学生也要赶来,那种场面让教育者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而现在,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有恩能报是人类的美德,把它深深植入孩子的心灵,才能让教育叶落归根,花开烂漫。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