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慎用“学生评教”

  • 投稿礼部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495次
  • 评分4
  • 45
  • 0

程铜锭

“学生评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之一,担任初中校长17 年,我深知学生评教在改进教师工作、促进学校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师生间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监督的一种途径。通过评教,让教师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的行为,努力为学生服务,继而实现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但是,并非评即有效。“评价不是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如果开展学生评教不遵循规律原则,不讲究方法策略,不制定可行制度,不慎行管理考核,要么就是走走形式,丝毫不起作用;要么就是造成师生间的对立,裂痕更深,冲突更尖锐,使评价适得其反。我认为,学生评教应有“三重”“三忌”:

一、重引导,忌随意

由于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对教师的一些教育行为还不能正确理解,在评价教师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有的学生胆小,害怕教师权威,不敢说真话;有的学生胆大,乘机发泄对教师的不满;有的学生认为“松”的教师好,这是和蔼可亲;有的学生将教师的严格、负责、敬业理解为“格外”。加之每个学生的性格好恶不一,主观性明显,有的学生喜欢英俊潇洒的“高帅美酷”教师,有的学生喜欢“萌”一点、有幽默感的教师,有的学生喜欢有“绝活”的教师,有的学生喜欢和他们打成一片、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师。但是相应的,那些缺乏幽默感、严厉的、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则多数得到“差评”,凭好恶或主观臆断评教,随意性太强,偏离了评教的初衷。

在学生对教师进行评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组织的教育引导。首先,校长需要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阐述清楚学生评教的积极意义,让教师坦诚地认识、看待学生的评价,从学生提供的信息中分析自己教育教学的得失,改正自己不当做法,在反思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评教有可能会出现不公正,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心平气和,将学生的意见作为教学参考,把自己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以一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才是学生评教所追求的最佳境界。其次,学校应引导学生关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正确认识教师的“严”和“松”,理性地对待教师的教育、管理、要求、批评,科学地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投入度、艺术性、绩效性。所有的评价都应紧扣责任、爱心、教育教学这三方面,使学生的评价更公正、客观,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真正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

二、重过程,忌走场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心中也有一杆秤。但学生评价教师不应单纯地设置个表格,粗线条的教学、师德、管理等几个方面,以ABCD、优良中差或分数来恒定,应注重学生评教的过程,可以采取给教师写评语、提建议、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只知道差,却不知道差在什么地方,也无法改进。有学生说老师讲课声音太小,希望老师能带扩音器上课;有学生说教师在课堂上批评教育耽误了大家学习时间,请老师下课时再批评教育。这种评价没有等级,没有恶意,从评价中,教师可以了解“病症”的根源,知道学生的心理需求,为自己学习并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找准了途径。

有的学校学生评教过于程序化,一学期规定某时间进行一次,不能形成“即知即改、评改结合”的效应。有的学校,评教只有一个结果,没有及时反馈给教师,没有和教师平时的工作结合起来,只是走了一个过场,形成了评教是评教、工作是工作的“两张皮”。学生评教,不能搞集中式的突击,评教后不了了之,没有实际意义。要让学生评教常态化,注重平时的细节性评教,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重激励,忌“挂钩”

评教权是学生的一种权利,但是满意度代表学生的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它并不能与教学质量完全画等号。评教是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管理、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一方面,要鼓励教师重视学生的看法。有的老师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和“育”,只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履行教学职责、遵守纪律约定即可,不需多在乎学生的看法,不需看重学生的“喜欢”和“不喜欢”,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喜欢你,才接近你,才乐意听你讲课,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引导。听你的,你就教得好;不听你的,你就是对牛弹琴,讲啥都是白搭。

另一方面,还要本着鼓励和促进的原则,慎重与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级、评优表模等挂钩。许多学校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对教师工作考核的一部分,背离了学生评教的目的。一旦学生评教成为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就会出现好多问题:学生评教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客观,必然导致一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挫;有的教师一心关注学生反应,为迎合学生而疏于管理,反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评教的价值和意义大打折扣。学生评教应当去“功利化”,尽量不和教师考核挂钩,可将评教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本人,并在一定程度上保密,保护好教师的尊严,就是保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学生反映问题较多的教师,学校领导可以与被评教师沟通,督促其反思并改善工作。必要情况下,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意愿,将学生评教与教师利益挂钩,但必须经全体教职工讨论表决,设定合理的比例实施,决不可强行。

(作者单位:湖北谷城县谷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