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分析

  • 投稿第一论文网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010次
  • 评分4
  • 78
  • 0

栾春来 孟君霞 何孜岩 唐广 张晓南 陈杰甫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血液一科,河南濮阳 45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8—2014年收治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促红素联合沙利度胺,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30例,其中15例基本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其中14例基本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6,占总数的20.0%;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14例,占总数的46.7%。两组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应用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促红素;沙利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104-02

[作者简介] 栾春来(1977.8-),男,本科,主治医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相对增生过多,且其中成熟和幼稚细胞形态异常[1]。目前认为该类造血功能障碍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导致异常的骨髓增殖性克隆,进而造成成熟和幼稚细胞形态异常。其发病因素可有多种如接触苯、感染、自身因素等。其临床表现多样,缓慢进行性贫血是其最常见症状,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患者抵抗力明显降低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是由严重缺乏粒细胞造成的。目前针对该病治疗方法不具备特异性,也没有公认的标准。MDS谷氨酸衍生物沙利度胺, 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显著 ,应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2]。红系造血祖细胞( CFUE)的集落生成率在应用促红素后显著提高[3]。国内有报道应用联合促红素与强的松可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因此设计了本实验,旨在综合探讨和分析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08年7月—2014年5月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6.3±6.3)岁,其中难治性贫血(RA)患者18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S)患者5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患者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RAEBT)患者5例;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5.6±6.8)岁其中难治性贫血(RA)患者13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S)患者5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患者5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RAEBT)患者7例。全部患者均经临床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和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确诊。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皮下注射促红素(益比奥,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10001)3000单位,2次/周,HB在给药4周后可见上升。当红细胞比容>40%时,本品的剂量应减少为2000单位,2次/周皮下注射,以防止红细胞过度增生。当红细胞比容36%可维持该剂量注射3~8个月。每晚睡前口服沙利度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9220613H2),以100 mg/d为初始剂量,然后每周以50 mg/d剂量递增,维持剂量100~200 mg/d(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联合治疗组给予促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同时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4]。

1.3 疗效评估标准

(1)参考MDS国际工作小组推荐标准[5]①完全缓解: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05,各系细胞无形态学改变和发育异常且比例正常;血象(绝对值至少保持2个月):Hb>110 g/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5×109/L;血小板100×109/L,无原始细胞,无形态学异常。②部分缓解:较治疗前骨髓原始细胞减50%或以上,或转变为更轻的FAB亚型。③进步:2个月内病情无进展,但未达到部分缓解。④无效: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人数+部分缓解人数+进步人数)/本组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出现率:统计两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便秘,皮肤斑丘疹,深静脉血栓)的例数,不良反应出现率=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数据比较,经χ2检验,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

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0.0%,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46.7%。经χ2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克隆异常性疾病,其起源为造血干细胞,主要发生于老龄人群,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慢性进行性血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占绝大多数),有形态学发育异常的改变,有增多或正常骨髓造血细胞,在疾病过程可并发致死性感染和出血,且较易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变。有研究表明,MDS早期阶段同时存在正常和异常克隆,骨髓造血表现高增殖高凋亡,发病机制异常复杂;在晚期阶段异常克隆增殖占主导,高增殖低凋亡的骨髓造血表现。其他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由MDS骨髓的单核细胞可合成和分泌[6]。细胞凋亡受TNF调节,而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与VEGF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减少骨髓细胞调亡,扶持正常克隆是早期低危患者的主要治疗目的;抑制VEGF,减少肿瘤血管新生则应主要运用与高危患者应,防止其发展为急性白血病。细胞原癌基因突变或(和)、反转录病毒作用抑癌基因缺失或表达异常等因素可能与MDS发病有关[7]。但多在MDS较晚期RAEB、RAEB-T型患者中发生上述基因改变,而在RA、RAS早期MDS中较少,表明MDS患者发病原因尚难全部用基因突变解释。可诱导细胞基因突变而导致MDS或其他肿瘤发生的还有是烷化剂、放射线等苯类芳香烃化合物、化疗药物,也可导致继发性MDS。此外,MDS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高龄可降低细胞内修复基因突变功能使发病率升高。

有研究提示,沙利度胺对Th2型细胞生成有显著促成作用,且可同时产生抗TNF-α和抗VEGF双重作用,从而使骨髓细胞的凋亡数目显著减少,是理想的治疗MDS药物。Zorat等治疗30例MDS患者时给予沙利度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10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促红素(EPO)是一种活性糖蛋白,主要在肾脏分泌。对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产生作用,使其增殖、分化水平提高。应用促红素后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集落生成率显著提高,可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性贫血作用[8]。而有报道标准化疗加造血因子治疗可以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为此,我们采用沙利度胺联合促红素治疗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应用相对于单用沙利度胺,确实能够提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治疗的疗效。同时,联合治疗组治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应用相较于单用沙利度胺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郭天剑,龚峻梅,吴必嘉,等.三氧化二砷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80-84.

[2] 韦苇,侯健,周帆,等.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3):142-144.

[3] 晋鑫,张翼鷟.雷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20(1):205-209.

[4] 孙巍,王晓华.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59-60.

[5] 茹晓,李青,房孝生,等.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1):116-120.

[6] 周新,孙超,蒋元强,等.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34):106-107.

[7] 邱锦英.促红素(EPO)与强的松联合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8(5):90.

[8] 马俊丽,曲文闻,胡晓梅.砷制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6):4819.

(收稿日期: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