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导致的体温升高与血常规的变化关系

  • 投稿李明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77次
  • 评分4
  • 23
  • 0

康素花1 陈小丽2

1.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2.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病毒感染导致的体温升高与血常规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妇幼保健院接收的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发热病例10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58例(58%);水痘病毒感染者42例(42%),分析研究低(37.5~38℃)、中(38.1~39℃)、高热(39.1~40℃)患者的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特点,根据检查结果对比呼吸道感染毒和水痘病毒血项的不同。 结果 100例患者平均体温在37.8±0.7℃。其中低温58例(58%);中温23例(23%);高温19例(19%)。该研究一共有100例病人,临床血液常规检查正常的一共有17例,占总体的17%,当中白细胞计数平均值在(8.2±2.7)×109/L,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平均值在(16±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值在(77.2±8.7)%;低热组病人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79.3%;中度发热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100%,高热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100%,当中以NC升高为主,其次为LC降低,高热组、中热组血常规异常率均高于低热组、高热组、中热组LC降低幅度,NC升高幅度大于低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毒组WBC、NC高于水痘病毒感染组,LC低于水痘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感染者体温升高的同时会伴随血常规异常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水痘病毒感染的血常规异常情况有所不同,应酌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采取治疗方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血常规;变化关系;体温升高;上呼吸道感染;水痘

[中图分类号] R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34-02

[作者简介] 康素花(1982.9-),女,福建人,本科,检验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病毒感染指的是可以在人类机体寄生繁殖,同时能够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相关症状以及病毒寄主以及侵袭组织器官造成炎症损伤而导致的一种局部症状。其中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包括有水平传播以及垂直传播两种。造成水痘的主要为带状疱疹病毒 ,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也是由病毒造成的,其中包括有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目前,对病毒感染主要采取临床血液常规检查,可以使临床确诊率明显提高,被众多基层医院广泛应用。该研究就对病毒感染导致的体温升高与血常规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妇幼保健院接收的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水痘发热的病人一共有100例,对100例病人的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结果给予总结。另外,进一步分析研究低、中、高度发热病人的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妇幼保健院接收的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水痘的病人一共有100例,100例病人全部符合上呼吸道感染和水痘的临床诊断标准。当中,男性73例,女性27例。年龄在12~36个月,平均年龄为(20.5±1.6)个月。100例病人体温≥37.10 ℃。100例病人体温≥37.10 ℃。

1.2 临床方法

对该研究100例病人采取系统而全面的临床检查,对100例病人的姓名、体温、年龄、性别、相关症状(头部疼痛、剧烈咳嗽、咽痛、流涕以及鼻塞等)以及流行病学史。另外,排除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胃肠炎以及传染性疾病等导致的体温升高,病人在出现症状以来一直没有采取过任何抗生素进行治疗,采取腋下水银体温表测量5 min,采集指血给予临床血液常规检查,对WBC(白细胞计数)、NC(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LC(淋巴细胞计数)给予详细记录,同时给予对比分析。

1.3 临床诊断标准

病人体温>37℃诊断为发热。其中低热:37.5~38.0℃;中热:38.1~39.0℃,高热:39.1~40℃,白细胞计数正常值:(4~10)×109/L;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在20%~40%,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值在50%~70%[1]。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人体温情况

100例病人体温在37.2~39.1℃,平均体温在(37.8±0.7)℃。当中体温在37.2~38.1℃一共有76例,占总体的76%;体温在38.2~39.1℃的病人一共有24例,占总体的24%。

2.2 发病时间和相关临床症状

通过该研究临床调查发现,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人发病时间在(1~4)d,平均发病时间为(1.5±1.1)d。其中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头痛一共有59例,占总体的59%;咳嗽一共有63例,占总体的63%;咽痛一共有62例,占总体的62%;鼻塞一共有48例,占总体的48%;流涕一共有39例,占总体的39%。另外,28例伴随其他相关症状,例如全身疼痛以及乏力等。

2.3 临床血液常规结果分析

该研究一共有100例病人,临床血液常规检查正常的一共有17例,占总体的17%,当中白细胞计数平均值在(8.2±2.7)×109/L,然而白细胞计数>10×109/L的一共有22例,占总体的22%,没有发现白细胞计数<4×109/L。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平均值在(16±5)%,淋巴细胞计数<20%的一共有72例,占总体的7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值在77.2%±8.7%,中性粒细胞>70%的一共有80例,占总体的80%。

2.4 体温升高与临床血液常规之间的关系

低热组病人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79.3%;中度发热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100%,高热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100%,当中以NC升高为主,其次为LC降低,高热组、中热组血常规异常率均高于低热组、高热组、中热组LC降低幅度,NC升高幅度大于低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5 上呼吸道感染组和水痘病毒血项之间的对比

上呼吸道感染毒组WBC、NC高于水痘病毒感染组,LC低于水痘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病毒感染指的是可以在人类机体寄生繁殖,同时能够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相关症状以及病毒寄主以及侵袭组织器官造成炎症损伤而导致的一种局部症状。其中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包括有水平传播以及垂直传播两种。

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都是由病毒造成的,其中包括有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造成全身或者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引起的,例如,着凉、天气变化、淋雨以及过度劳累等,都会使原有存在上呼吸道的或者从外界进入的病毒或者细菌大量繁殖,进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然后再继发细菌感染。因而血常规化验一般是在应用了抗生素以后,因而本来可能高的血象就恢复了正常。

发热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症状,在发热的时候病人大部分有热感,有的时候体温虽然升高,可是病人无法感觉到,但也有的时候病人会自然发热,可体温不高,判定是否发热以测量体温升高为标准。健康成年人腋下温度大部分<37℃,机体血液常规就会出现相对应的改变,临床血液常规检验能够辅助临床诊断发热诱因,正确指导广谱抗生素的科学、合理的使用。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2],当病人体温升高的时候,白细胞总数增高的病人,所占有的比例也就相对比较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增加的病人比例明显增大,即便在白细胞正常的时候,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明显增高。该组研究中,低热组病人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79.3%;中度发热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100%,高热组临床血液常规异常为100%,当中以NC升高为主,其次为LC降低,高热组、中热组血常规异常率均高于低热组、高热组、中热组LC降低幅度,NC升高幅度大于低热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呼吸道感染毒组WBC、NC高于水痘病毒感染组,LC低于水痘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3]。

综上所述,病毒性感染造成的体温升高病人,随着体温不断升高,使增加细菌感染或者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大,因此,应该根据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结果,酌情对病人采取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何英武,李玲芬.浅析发热与血常规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5(9):1208.

[2] 景亚斌,李慧,吴建设.甲流期间469例发热病例血常规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456.

[3] 邢亚楠,张国,杨冠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体温与血常规变化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13):219.

(收稿日期:201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