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教学中的医药学应用教学案例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8-22
  • 阅读量8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医用化学》是护理、助产等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打好这一基础,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又由于护理、助产等专业的学生化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故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尽量联系医药学相关知识。在此仅介绍与芳香烃知识点相联系的药物的教学案例,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医用化学;护理、助产;教学案例;医药学


  《医用化学》是护理、助产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对于涉及到化学知识因课时少,一般是略过。有文章显示,化学教学与医学教学相互渗透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1]。传统的纯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尝试过在化学课堂中引入医药学案例进行关联讲授,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仅以芳香烃教学为例,从以下四点进行简述:


  一、学生状况研究


  教学对象为2015级护理专业9个班、助产专业3个班,学生共500多学生,学生比例为男少女多。学生来源为中职单报高职、高升专,化学基础都不好,且大部分早已放弃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然而,化学学科又是这些医学专业课程基础中的基础,在此仅以芳香烃与相关药物的教学为例,以此来阐释化学教学中引入相关药物案例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二、芳香烃基本知识


  芳香烃是结构特殊的烃类物质,苯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与不饱和的烯烃、炔烃相比,其性质表现为:虽然结构上是高度不饱和的烃,但不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这与烯烃、炔烃化学性质显然是不同的;虽然不是饱和烃,但反而易发生取代反应,这点又与饱和烃相类似,这就是芳香烃的芳香性。早期研究发现芳香烃多具有芳香气味而得名,故称这类物质为芳香烃[2]。


  三、芳香烃的性质教学


  (一)物理性质与医学应用教学


  单环芳香烃一般为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苯的同系物每增加一个亚甲基(-CH2-),沸点增加20~30℃[2]。苯系列分子结构中对称性好的分子比非对称性的分子沸点高,这有利于用蒸馏的方法对含苯系列有效成分的中草药进行有效提纯。然而苯的同分异构体之间沸点很相近,因此若药物有效成分中含有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时很难用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提纯。比如具有邻、间、对结构的甲苯酚混合物不易分离提纯,即医用杀菌消毒用的煤酚皂溶液,俗称来苏儿就是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和对-甲苯酚混合物,这些甲酚不溶于水,用50%的肥皂水溶液溶解混匀后使用[2]。


  (二)化学性质与医学应用案例


  苯有毒,皮肤若经常与苯接触,皮肤会脱脂而显得干燥,也可能会出现湿疹。人若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的苯蒸气后,易引起头昏、头痛、乏力等症状;若机体长期吸入苯,基本上有致癌、致残和致畸三种症状[2]。


  案例一,以硝基苯为例。硝基苯分又称苦杏仁油。密度比水大,易溶于乙醇、乙醚和苯,难溶于水[2]。硝基苯取代基为硝基(-NO2),毒性更强,若吸入大量蒸气或大量沾染皮肤,可引起急性中毒,其原理为因硝基苯有氧化作用,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的能力,从而引起中毒。


  案例二,以苯胺为例。苯环上氨基接受质子的能力弱,故苯胺的碱性比氨弱[2]。在医学应用方面,利用苯胺的弱碱性,与强酸作用生成铵盐而溶于水。在制药过程中,将苯胺制成铵盐,目的是增加其水溶性,从而提高药效。如局部麻醉用的普鲁卡因在水中溶解性低,将其制成盐酸普鲁卡因,便于制成注射剂临床使用[2]。


  案例三,以染发剂的成分为例,对苯二胺是染料主要成分之一[3]。据报道,人若染发频率过高或者使用染发剂的品种多样化,势必会引起乳腺癌、皮肤癌、白血病和膀胱癌等疾病,因此染发尽可能使用一些含草本为主要成分的染发剂[4]。如果是人工合成的染发剂,多为醌式染发剂,多为对苯二酚即氢醌等。据研究资料显示,这些合成染发剂的毒性比较大,属于高毒类化合物。


  案例四,在以苯的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药物为案例,在此以阿司匹林的合成为例,阿司匹林为老药新用的药。底物水杨酸是足弓散的主要成分,具有杀灭真菌、消炎作用,但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不宜内服[5]。因此,用水杨酸合成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具有镇痛、解热、抗风湿和抗炎的作用[2]。從而降低了水杨酸原有的刺激性,提高了疗效。


  四、结语


  综上案例显示了《医用化学》课教学内容的安排需要衔接药物相关知识点。通过对芳香烃与医药学知识点进行关联并实施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小测验,化学成绩统计发现,合格率比传统纯化学教学法提高了30.5%,优份率提高了10.2%。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表现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中,能主动联系化学知识,并试图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释相关医药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