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研究

  • 投稿掌蘑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56次
  • 评分4
  • 54
  • 0

金雷辉1 周春艳1 徐祎2 蒋秀凤3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处,上海200011;2.上海第一妇幼保健医院,上海200011;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上海200011

[摘要] 目的 该研究以心理学专业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心理测评量表,以上海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健康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满意度以及抑郁情况的调查,来剖析医护人员职业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相关的有效性解决措施。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和抽样调查问卷法,分析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主要参考上海市青年医护人员现状调查问卷。对于抑郁状况调查主要测评量表为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结果 医护人员总体还是呈现满意状态,只有少数的人员不太满意。有超过70%的医护人员有轻度的抑郁情绪,并且心理压力越大越有可能带有抑郁情绪。结论 医院应更加关心医护人员得的心理需求,注重医护人员与医院间心理契约的维护,以加强医护人员的忠诚度,更好的为医院和病患提供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医护;职业心理;满意度;抑郁量表

[中图分类号] R19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143-02

[通讯作者] 蒋秀凤,女,江苏扬州人,主要从事医院管理,邮箱:jyrlzyc@126.com。

[作者简介] 金雷辉(1984,3-),男,上海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职业规范以及本身的职业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倦怠引起的抑郁症以及医护人员对其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及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医护人员职业心理研究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逐渐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护工作者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持续高水平的应激状态严重影响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工作质量。因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据统计,某三甲医院近5年辞职人员中,56%为护理人员,30%为医生;男性为25%,女性为75%;辞职人员中“80后”占到62%。

为进一步更好地留住优秀人才,提高在职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该研究通过调查医护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现状,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意见与对策。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某三甲医院在职医护人员,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00份—《医护人员职业心理健康研究》,回收问卷257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50份,有效率为83.33%。问卷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

2.1.1 被调查人员基本信息情况 被调查者的职业类别、性别、年龄、学历情况、职称、工作年限以及所在科室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2.1.2 被调查人员心理健康情况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现在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情况、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情况、一些可能因素对于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情况以及是否有抑郁的表现等。①被调查者总体满意度情况:该院医护人员总体还是呈现满意状态,只有少数的人员不太满意。近85%的医生、护士表示对工作比较满意,仅有5%的医生和2.9%的护士表示不太满意。从不同年龄段来看,对工作不满意情况较大的分别是在30岁以下和30~49的年龄段中。不同的职称的医护人员都存在一定的不满意状况。②有关被调查者的去留意向:该院医护人员中20.8%的人员有意向要去外院工作的。其中医生(24.8%)有意愿去外院工作的比率大于护理人员(18%)。从不同的年龄段来看,30岁以下和30~39岁的医护人员流动意愿较大。③被调查者的工作岗位与个人兴趣的关联程度:35.6%的医护人员只是因为工作而工作。其中有近1/2的护理人员认为所从事的工作与个人兴趣没有关系,还有一小部分认为与个人兴趣相违背,而多数的医生(76.2%)还是认为自身的工作是与自身兴趣相关的。从职称来看初级职称的医护人员更多的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与个人兴趣没有关联。而年龄的大小与对自身岗位有无兴趣没有明显的关系。④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从问卷来看超过2/3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超过8h。有76.2%的医生工作大于8h,其中每天工作超过10h有40.6%,有65.7%的护士每天工作大于8h,而大于10h的较少(仅9.3%)。年龄在30~39岁的医护人员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较长。⑤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排序:医护人员认为最能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很大比例是薪酬福利(48.8%),其次是工作兴趣(16%),而第二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就较分散,包括晋升机会(17.2%)、薪酬福利(17.6%)、工作条件(15.3%)。⑥抑郁情绪调查:绝大多数的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心理压力的状况,其中71.2%的人员处于较高的心理压力下。同时有超过70%的医护人员有轻度的抑郁情绪,并且心理压力越大越有可能带有抑郁情绪。

3 建议与对策

3.1 营造医院组织文化

以“民主平等,以人为本”为基础,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被全院职工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首先建立医护人员都认同认可的组织文化,才能使他们更愉快的在医院中工作。

①增加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感。医护人员也是平常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有时会发生一些漏诊、误诊、口角纠纷,组织如对由此产生的医疗纠纷不加调查盲目归责于医护人员,或者是对事件不采取行动,如此一来不但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还会伤害医院职工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归属感。因此,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应激事件处理机制,保护医护人员免受病患伤害,同时科室应在技术层面帮助他们认识到医疗过错所在。②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可以促使医护人员更主动地去完成工作,努力避免过失。在奖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不能单考虑工作“量”的问题,而忽略了“质”的问题。在处理“惩”的过程中,应该加重对那些为谋取利益而故意违反规章的人员的惩罚,而适量地减轻对因无意过失而违反规章的人员的惩罚。

3.2 注重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现今人才越发地成为医院的主要竞争力,对人才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为医院今后的发展铺路。提供更多合适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是增加医护人员的归属感和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

①提供合适的职业规划和深造的机会。医疗技术是一项日新月异的技术,要做得好除了增加临床的实践经验外还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但是业务和科研的双重要求往往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因此医院可以制定相应政策将两者的时间错开,给予特定的时间段来处理临床研究。②提供岗位变化和升职机会。岗位变化能有效的调节医护人员因重复劳动而麻木的神经,同时也可以扩大他们的交友圈,接触更广泛的人群,也能促进医院职工之间的熟悉度,提高办事效率。对于工作上表现突出的医护人员,应该公平公正的给与他们上升的机会和空间,增加其对自己的工作的主动积极性。

3.3 加大对医护人员健康的关怀

医院应为他们职工的需求考虑,而不单单只看他们能给医院带来多大的利润,从长远的角度,将他们的发展与医院联系在一起。可以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定期安排心理咨询辅导,压力管理培训,同时也应该设置专职人员,组织开展自我体验,小组学习等体验式培训活动,增加医护人员之间的了解。此外也应该定期组织联谊舞会、茶话会、棋艺比赛,缓解员工的精神压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樊召峰,俞国良. 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J].保建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3.

[2]贾晓燕,朱永新.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06(4):6-8.

[3]陈杰,路潜,英圣艳,等.护士职业认同感、工作压力和满意度及离职意愿调[J].中国护理管理,2006(12):43.

[4]刘秋鸣,王海燕.某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离职意愿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12(25):3229-3230.

(收稿日期: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