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方案分析

  • 投稿老衲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22次
  • 评分4
  • 83
  • 0

许 静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以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从这些患者中选取4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有效方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40例患者均被成功脱离危险,被成功的抢救过来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其中新生儿中有35例存活下来,有2例患者在宫内就已经死亡还有2例新生儿死产。纤维蛋白原定量以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却比治疗前缩短了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及时的补充血容量以及应用肝素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让患者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有效地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应用肝素;补充血容量

[中图分类号] R55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76-02

[作者简介] 许静(1980-),女,河南省南阳市,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肿瘤及微创妇科,具体开展:宫腔镜及腹腔镜下各种妇科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在临床上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快危害大对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1]。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通常是由许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进行治疗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当然在进行治疗时也可以通过去除这些病因来对这一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通过对病因进行有效地控制可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2]。由于这种病有着多种的病因引起的,其发病机理比较的复杂。当患者发病时,要做到及时有效科学的进行抢救和治疗才能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文对我院的40例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探讨对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希望以此为以后该病的治疗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从这些患者中选取4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有效方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这40例患者年龄在19~39岁之间,平均年龄(25.4±5.4)岁。这些患者的孕期在28~45周之间,平均孕期为(35.2±2.4)周。其中初产妇有24例,经产妇有16例。这些患者发病时间也有所不同,按照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产前发病以及产后发病。其中产前发病患者有8例,产后发病患者有32例。在这些患者中有28例患者出现了阴道出血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出现凝血的迹象这些患者的出血量已经超过了1000 mL。经过检查发现患者的血液中的相关物质出现了异常,主要表现在血浆纤维蛋和血小板的异常。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和正常值相比较明显的偏低,并且凝血酶原时间也被延迟了。

1.2治疗方法

对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方案进行及时科学的治疗,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对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将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尽快的找出来并采取有效地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对患者需要补充血容量,并且需要应用凝血的药物以及搭配肝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具体的治疗时需要将25 mg的分子量肝素注入并且尽可能的将其在500 mL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后滴注的速度。一般在对滴注速度进行确定时,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实际凝血情况加以判断调整。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补充血容量,此外还需要为产妇提供适量的凝血因子。在补充血容量时,需要为患者提供新鲜的全血,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给患者补充血小板与纤维蛋自原。这样是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弥补患者身体所消耗的血小板以及凝血因子,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因为缺乏血液而导致休克。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检测,一旦发生酸中毒现象需要及时的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当患者出现电解质的紊乱以及酸中毒时,需要对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对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这40例患者均被成功脱离危险,被成功的抢救过来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其中新生儿中有35例存活下来,有2例患者在宫内就已经死亡还有2例新生儿死产。这些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凝血功能,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这一结果在一定多个程度上也说明了应用肝素以及补充血容量这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具体见下表1。

患者在接受有效方案进行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定量和血小板计数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而凝血酶原时间却大大的减小了。也就是说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凝血功能得到了非常有效地改善,充分的说明了补充血容量和肝素等联合治疗方法是比较有效地治疗方案,对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2.1不同的发病因素导致的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情况

2.1.1产后大出血在所有患者中有1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在产后出现了大出血的情况,面对这种严重的情况医护人员及时采取了科学有效地治疗方法。对这10例患者分别进行血容量的补充,与此同时还使用了肝素作为凝血剂保证血液被患者吸收使用。

2.1.2羊水栓塞在这些患者中有5例出现了羊水栓塞,面对这种情况采取了有效地方法。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吸氧、抗休克以及抗过敏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所出现的肺动脉高压状况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消除和缓解,主要是采用扩容治疗[4]。

2.1.3严重妊高综合征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严重妊高综合征导致的,其中有11例患者是因为这一因素而产生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10例患者是由于剖宫产导致的,还有4例患者是因为血流不止切除子宫造成的。在对这些患者治疗时,需要在进行降压和补充血容量治疗之后采用终止妊娠的方法。

3讨论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给产妇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5]。一般情况下孕产妇在妊娠的时候会出现凝血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凝血酶减少造成血管内凝血情况的产生。凝血酶一般存在于孕产妇的羊水和胎盘之中,在孕妇进行分娩的时候会迅速的被释放[6]。在这个过程中会对血管的内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大出血。在临床上导致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因素有许多种,通过研究发现主要包括大出血,羊水栓塞以及妊高综合征等因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这一病症的治疗变得更加的复杂。

其中羊水栓塞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产妇的羊水之中存在着大量的凝血物质以及纤溶激活酶,这些物质会融入到产妇的体内[7]。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孕妇体内的血液由最初的高凝状态而发生快速的转变,成为纤溶状态。在对由羊水栓塞导致的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进行治疗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抗休克以及抗过敏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所出现的肺动脉高压状况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消除和缓解,主要是采用扩容治疗。而对于产后大出血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肝素作为凝血剂保证血液被患者吸收使用。在对严重妊高综合征:治疗时,需要对患者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降压处理。并且还需要及时的进行抗凝治疗。

在对疗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进行治疗时,及时准确的采取措施是十分的关键的[8]。要迅速的找出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对症治疗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也是相当的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住患者病情的恶化稳定和控制病情的发展。在进行治疗时可以采用低分子肝素,他可以比较及时有效地进行抗凝处理并将患者血管中的凝血快速的消耗掉[9]。对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对凝血因子的抑制,通过抑制患者机体内的凝血因子阻止凝血酶原的激活。这样能够比较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的凝血酶原的活性,此外还可以促进纤溶的活性[10]。本文以这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发现这些患者均被成功脱离危险,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其中新生儿中有35例存活下来,有2例患者在宫内就已经死亡还有2例新生儿死产。在治疗之前凝血酶原时间为(18.3±2.5),而治疗之后大大的缩小了为(4.2±3.3)。纤维蛋白原定量以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却比治疗前缩短了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患者在接受有效方案进行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定量和血小板计数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而凝血酶原时间却大大的减小了。在和以往的研究相比[11],本研究在凝血酶原时间上效果更显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患者自身的体质,和进行的护理都有关系。

综上所述,这些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凝血功能,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这一结果在一定多个程度上也说明了应用肝素以及补充血容量这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对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去除引发这一疾病的病因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对患者及时的补充血容量以及应用肝素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让患者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有效地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常利娟.探讨肝素在妇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89.

[2]张瑞,罗大菊,徐凤.低分子肝素治疗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9): 2878-2879.

[3]陈娟.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1): 90-91.

[4]陈巍.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急救护理措施[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22(9):189-190.

[5]黄娟,吴琼,冯方方,等.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体会[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1).

[6]曾秋莲.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护理探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4):375-376.

[7]朱建香.2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46-147.

[8]李苑瑛.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3例临床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98-99.

[9]陈颖.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7):71.

[10]刘宿,刘怀琼.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救治[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5):634-638.

[11]甘冰.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8例临床诊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107-108.

(收稿日期:201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