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口腔医学教学方法及其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3-04
  • 阅读量6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通过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雨课堂、蓝墨云班课和翻转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不同教学模式能够推进课程融合,创新课程体系,并与其他教学方法联合运用,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互联网+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完成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口腔医学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a)-0222-03


  信息技术是教学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又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实现教学科学的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的科学化的完美融合。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更多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并与其他教学方法联合运用,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里分析基于信息技术的雨课堂、蓝墨云班课和翻转课堂及其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1雨课堂


  1.1雨课堂简介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推出的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其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到师生最熟悉的PPT和微信中,创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具有低成本、易用性强的特点,不仅可实现视频、语音、课件等的课外推送(至手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实时沟通反馈,还可以便于教师充分利用过往课件资料开展教学。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的师生都在使用雨课堂开展“互联网+黑板+移动终端”的教学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增加师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教学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在实际应用时,要完善雨课堂应用保证教学双重性,教师要升级知识储备提升自身能力,要规范课程设置和雨课堂教学体系,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1.2应用


  在教学改革中,李雪等[1]组成的教学团队实验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信息技术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模拟诊所”等模拟教学活动,在口腔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中提出的“双通道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设立“同步”与“异步”两条师生互动途径,两者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确保全部教学内容与形式具有可选择性,按合适的方式展开。


  口腔本科教育阶段开展基于“雨课堂”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理念,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师生互动性、评价体系多样化、个性化教学的优势[2],以生动的案例或科学问题为引导,以灵活的线上互动为载体,更加全面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作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


  2蓝墨云班课


  2.1蓝墨云班课简介


  移动教学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发布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提供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由蓝墨科技公司开发在互联网云平台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内外教学活动的APP教学软件,包括管理班级、发布资讯、开展教学、跟踪记录与教学评价四大模块,教学平台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交互性和有数据基础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云班课手机移动助手将教学视频、教学資源发送到云平台上,同时通知学生学习,学生在课前可以自行下载或在线观看来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以辅助实现师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教学评价等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根据学习资源来设计学习活动,体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课前教师将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料传至平台上,学生可自行下载学习。学生做好了充分预习,老师也可以通过学习痕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所讲内容创设情境,学生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课后老师在平台上发布作业,设置讨论区、评论区,在线答疑区等,真正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学习评价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综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蓝墨云班课平台能很好地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增强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和了课堂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实现针对性个性化教学,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应用


  张程等[3]在急诊急救课程教学时将2015级和2016级口腔专业本科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和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期末实践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态度、课程内容以及接受程度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专业急诊急救课程的教学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学满意度的评价较高。


  3翻转课堂


  3.1翻转课堂简介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结合是一种新趋势,翻转课堂是两者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即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前将学习内容录制成短视频,学生在上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上课时师生互动及個性化指导,最终教会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式。可见,翻转课堂是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


  在使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时,要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提前完成知识的教授,同时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所,能够完成课堂练习作业,解决重难点问题。翻转课堂可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是增加师生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时间的手段;是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的混合学习方式;是学习内容可以永久存档、用于反复观看的学习;是发挥所有学生积极性的课堂;更是给所有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学习。


  在口腔医学类课程教学中,应合理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完成专业培养目标。


  3.2应用


  徐文秀等[4]将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1班和2班学生分别纳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仿头模结合翻转课堂进行口腔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实践操作和理论测试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新教学法认可率高于对照组,说明仿头模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使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加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操作的快速转变。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能方便地在用户之间传递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且可建立多个用户之间的群聊和微信公众平台,可藉此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王琳等[5]将2016级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4、5班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时分别采用以微信为平台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以微信为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马洁玉[6]以口腔修复学为研究课程,在教学中将具有可比性的2015级口腔1班与口腔2班学生分别采取翻转课堂教学(观察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在教学两周后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以及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且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范雅儒等[7]选择28名2012级本科生为试验组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结合OSCE培训及考核,选择25名同级本科生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试验组OSCE考核实践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笔试理论成绩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口腔专业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结合OSCE系统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示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邓辉等[8]选取并随机将2014级口腔医学专业共86名学生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PBL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仅采用PBL教学,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课堂表现评分和随堂测验成绩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能显著提高牙周病学课程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张文斌等[9]选取口腔医学院2016级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3DbodyAPP的口腔颌面部感染翻转课堂并组织实施,全部学生都理解了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内容,获得良好以上成绩,优秀率达到56.41%;全体学生都完成了颌面部间隙切开引流的设计及操作,71.79%学生操作能力很好,说明基于3DbodyAPP的翻转课堂设计提高了口腔颌面外科的教学质量。


  周燕等[10]选取60名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开展《口腔预防医学》菌斑控制实验课教学,实验组为翻转课堂组,对照组为传统授课组,与传统授课组相比实验组认为课程知识点清晰更易懂,课堂时间安排更合理,实验操作更易掌握,实验时间更充裕;刷牙效果显,刷牙后的实验组Turesky改良菌斑指数平均数低于对照组,说明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可以提高口腔预防医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可以推广应用于口腔预防医学的实验课程。


  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认同度较高;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可以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可以不同程度推行翻转课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