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 投稿陈书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950次
  • 评分4
  • 53
  • 0

康 华

湖南湘潭市中心医院脊柱科,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方法与成效。方法 以86例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将患者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46例),前者采用植钉固定或保守治疗,后者采用前路固定。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手术疗法,同时采用MRI、CT、X线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并比较治疗成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均得以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成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a)-0081-02

多节断脊柱骨折是脊柱节段(除棘突和横突外)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生骨折,骨折节段位于胸腰椎则称为胸腰椎多阶段骨折[1]目前在临床上的好发率较高,而高处坠落或者是交通伤则是主要的致伤原因,基于患者体征及其临床症状的特殊性,使得临床上常易出现误诊和漏诊,使得治疗难度加大的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痛苦[2]。因此,针对于该疾病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临床诊断手段具有多样性,为了提升诊断准确率,可将MRI、CT、X线检联合应用,同时依据患者骨折类型的不同合理的选择治疗手段[3]。目前该院在针对该类患者诊治的过程中遵循以上原则,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该研究将以86例于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之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后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86例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之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人数分别为40例和46例,其中甲组包括了22例男性和18例女性,其中13例为交通意外伤,17例为高空坠落伤?10例为重物砸伤,患者的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2.1)岁,患者骨折到就医时间间隔在30 min~6 d,平均时间为(4.5±0.3)h,6例患者合并肋骨骨折,2例合并四肢骨折;而乙组包括了26例男性和20例女性,其中23例为交通意外伤,10例为高空坠落伤,13例为重物砸伤,患者的年龄在2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3.2)岁,患者骨折到就医时间间隔在2 h~7 d,平均时间为(7.5±1.3)h,4例患者合并肋骨骨折,7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合并脾、肝、肠破裂。以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就医时间长短、致伤原因、并发症等方面仅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于治疗前对以上86例患者进行MRI、CT、X线检测,进而基本明确患者的损伤情况,如稳定性、损伤程度及其骨折类型。其中脊柱不稳定损伤的判定标准如下:椎体压缩1/2以上,后凸畸形在20°以上,三柱损伤,且CT现实椎管累及50%以上[4]而稳定型骨折则与之相反。之后将损伤椎进行主次区分,通常次要损伤多为压缩型骨折,而主要损伤则包括了骨折脱位和爆裂型骨折[5]。其中40例患者被诊断为稳定骨折,而46例患者被诊断为不稳定骨折,前者采用的植钉固定或保守治疗,后者采用的是前路固定、短节段和长阶段固定手术疗法。

1.2.2 治疗方法 针对乙组46例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骨折部位长短,进而将长节段固定术和短节段固定术合理的选择,并且以检测的X线片子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先对患者进行全麻,之后将后路手术实施,患者取仰卧位,垫枕于会阴部、胸腰段两侧和胸部,悬空腹部,抽出垫于胸腰段两侧的垫枕后复位,以纵向牵引进行骨折复位,腹部施压结胸腹部返反弓,在复位失败的情况下,则应用椎弓根钉,在它和连接棒的压紧,提拉和撑开作用下复位,同时行后正中入路,且以伤椎为中心,将相邻椎间关节和椎板显露,再在X线的作用下将椎弓根螺钉置入[6]。假如将长节段固定应用,则要将伤椎相邻的上下椎体固定,在明显压迫椎管和神经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则切除椎板,达到减压的目的,之后再复位突入骨块,并将横突间植骨和椎间融合实施,外露马尾神经的,则应修复硬膜囊,并将引流管放置,而实施前路手术的患者同样也是进行全麻,之后气管插管,且患者取右卧卧姿,将联合切口选在左侧胸腹,切开胸、腹部膜后,将椎体侧方和前方暴露,切除伤椎椎体和上下间盘组织,显露椎体侧前方硬膜囊,清除脱落骨块及骨折坏死组织,将与切除椎体相同的植骨植入和固定,最后进行分层缝合止血、以上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将患者的脊柱生理弧度、椎体高度恢复,同时解决椎管受压情况和神经症状[7]。而甲组的40例稳定型骨折患者则是选择的植钉固定或保守治疗,要绝对卧床,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行植钉固定,从而起到减轻椎板压力,促进患者治疗和治愈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并比较治疗成效。

1.4 临床诊断标准

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征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经MRI、CT、X线检测,骨折部位均愈合,且恢复了正常胸腰椎功能[8] ;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征和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经MRI、CT、X线检测,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未完全恢复正常胸腰椎功能[9];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体征和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并且经MRI、CT、X线检测,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较差,未恢复正常胸腰椎功能[10]。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有效)/该组总人数×100%。

1.5 统计方法

对调查的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比较

以上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之后,在伤椎椎体后凸角与前缘高度上与治疗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2.2 治疗成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甲组的显效、有效和无效人数分别为15例、22例和3例,乙组在以上指标上分别为18例、24例和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91.30%(42/46),可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依据相关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合理分型,并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即对40例稳定骨折患者实施植钉固定或保守治疗,对46例不稳定骨折患者实施前路固定、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手术疗法,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之后,在伤椎椎体后凸角、前缘高度、治疗有效率上与治疗前相比较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以上的研究结果与学者党洪胜的研究具有一致性[8]。由此可见,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无论是采用手术治疗还是采用保守治疗,在治疗成效上均可达到90%以上,因此,在后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但是该研究认为要想将良好的治疗成效达成,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脊髓损伤及其程度;②骨折的类型及其稳定性;③其它并发症的情况与损伤程度,只有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复合伤,并且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开展骨折治疗,也只有严格遵循以上诊断和治疗原则,才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但是以上的调查研究还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受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在样本的抽取量上严重不足,这也是后期研究所需要补充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马俊.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2013(13):74,76.

[2] 杨荣.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6):82.

[3] 韩成龙.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 求医问药,2012(4下半月):226-227.

[4] 潘登,张长江,李洪珂,等.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94-95.

[5] 鲁天祥.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4(7):102-103.

[6] 张建军.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53-154.

[7] 刘志修.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1(22):264-265.

[8] 党洪胜,赵猛,严永祥,等.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治分析[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12):1441-1444.

[9] Leferink VJ,KeizerH J,Oosterhu is JK,et al.Function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treated with dorsal instrum entation and transpedicular cancellous bone grafting[J].Eur Spine J,2003,12(4):261-267.

[10] Tadao Okada,Shohci Honda,Hisayuki Miyagi,et al. Hepatic ostcodystrophy complicated with bone fracture in early infants with biliary atresia[J].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ty,2012,10:284-287.

(收稿日期: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