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安全性对比研究

  • 投稿麦克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59次
  • 评分4
  • 33
  • 0

张银良 何联华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胃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胃癌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各60例。实验1组对病人实施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实验2组对病人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1组病人的切口长度(4.41±0.51),手术时间(365.25±71.74),手术当中出血量(103.61±48.56);实验2组病人的切口长度(17.29±1.25),手术时间(248.25±57.63),手术当中出血量(287.25±109.67),实验1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清扫淋巴结节数量(25.03±3.87),实验2组清扫淋巴结数量(20.95±3.27),实验1组清扫淋巴结节数量明显高于实验2组(P<0.05);实验1组病人术后7 d以后C-反应蛋白值为(26.24±6.38);实验2组病人术后7 d以后C-反应蛋白值为(45.26±14.36),实验组C-反应蛋白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对胃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清扫淋巴结节的数量效果更为明显,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对比研究;安全性;胃癌;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127-02

胃癌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其病死率非常高,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现如今在国内大部分病人在就诊的时候就被确诊是进展期胃癌,五年的生存几率在28%左右[1]。所以,采用临床手术治疗对其至关重要。本文笔者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胃癌的病人120例,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胃癌的病人,实验组男性病人34例,女性病人26例。年龄在42~74岁,平均年龄为56.3岁。对照组男性病人33例,女性病人27例。年龄在41~73岁,平均年龄为54.6岁。120例病人全部采用胃镜以及活检病理检查,并被诊断为胃癌。两组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P=0.0634),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2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1组对病人采取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治疗。

1.2临床治疗方法

1.2.1实验2组治疗方法 实验2组对病人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采取全身麻醉,采取平卧体位、在上腹正中部位作为切口进行探查,游离和吻合手术和实验2组相同[2]。

1.2.2实验1组治疗方法 实验1组对病人采取腹腔镜根治手术,其中方法包括有:手术医师在病人的左侧位置,副手站在右侧,扶镜人员在病人两腿之间。在脐带下方建立气腹,腹部当中压力11~14 mmHg,之后植入腹腔镜。于此同时在上腹部左右部分分别置入四个trocar(穿刺套管)置入手术钳等,采取超声刀对胃部周围静脉血液循环给予阻断,沿着结肠面将网膜完全气短,将第十四组和十五组的淋巴结彻底清除。将胃部网膜右侧动脉和静脉完全切断,将第六组淋巴结完全清除。沿着肝部下方没有血管部位将十二指肠韧带当中的淋巴结切断。幽门一侧清除以后,在距离幽门3 cm部位将十二指肠完全切断。在胰腺上方将肝部动脉和第八组淋巴结全部清除,但要注意汇入门静脉当中的胃部冠状静脉,把其完全切断以后要采取结扎处理。在从胃部(已经切断)左上方翻转提起,沿着肝部动脉第八组淋巴结向上进行解剖,将腹腔动脉附近的所有淋巴结完全清除。切除胃部的上端、下端,其中上端最少要距离病变部位六厘米,下端最少要距离幽门三厘米。最后实施食管空肠吻合手术[3]。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临床手术指标:手术方法、时间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②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距离病灶近端和远端切缘距离和淋巴结节总体清扫数量。③临床手术对机体侵袭性:手术以后24、72 h、5d、7d的清晨采取血液对C-反应蛋白值进行临床检查,同时对24、72 h的SIRS出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④手术以后恢复情况:肠功能恢复指标以及手术以后并发症例数。⑤手术以后跟踪随访:对病人肿瘤复发、伤口转移等进行密切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样本率比较都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在临床手术方面之间对比

通过临床手术治疗以后,实验1组手术时间高于实验2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组手术当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低于实验2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之间比较

经过临床手术治疗以后,两组距离病灶的近端和远端切口边缘距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清扫淋巴结节总体数目明显多于实验2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2。

2.3两组病人C-反应蛋白值测量结果之间对比

经过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在手术以后24h、72h以及5d的C-反应蛋白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以后第7d实验1组C-反应蛋白值显著低于实验2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3。

2.4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之间对比

经过临床手术治疗以后,实验1组病人术后出血1例,吻合口瘘2例,肠梗阻2例;实验2组病人术后出血5例,吻合口瘘6例,肠梗阻8例,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4。

3讨论

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2],和常规开腹临床手术之间对比,虽然腹腔镜根治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这与学习曲线有关)[4],可是手术当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手术以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等对机体有非常小的侵袭性。C-反应蛋白和SIRS是判断人体受损程度的关键指标。本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1组手术当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低于实验2组(P<0.05);手术以后第7d实验1组C-反应蛋白值显著低于实验2组(P<0.05),和上述报道相一致,因此,可以表明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可以降低人体受损程度。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5],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对胃癌(进展期)在淋巴结清扫方面具有安全有效性,其病灶近端和远端切口边缘距离和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相同。本文实验结果显示,两组距离病灶的近端和远端切口边缘距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清扫淋巴结节总体数目明显多于实验2组(P<0.05),和上述报道相一致,因此,可以表明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对淋巴结清扫效果显著。

腹腔镜根治手术和开腹手术在手术当中的并发症以及手术以后存活率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但其临床报道不一[6]。然而本文实验没有1例病人在手术中出现并发症以及手术后出现死亡。因此,可以表明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安全稳定性。

现如今,胃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手术已经被众多医院广泛使用,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通过实验1组和实验2组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等相关对比,表明腹腔镜根治手术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具有安全有效性,可是因为当前临床病例数相对较小,手术以后跟踪随访时间相对比较短,因此,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松,李延茂,丛山.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15(2):85.

[2] 许威,刘宏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研究的现状[J].医学综述,2013,19(6):1023.

[3] 郑民华,臧潞.腹腔镜外科治疗早期胃癌的现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0,5(3):203-206

[4] 丁祥飞,卢榜裕.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J].微创医学,2008,3(5):437-440.

[5] 赵庆洪,鲁明,张弛,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5) :438 .

[6] 毛新彦,张克伟.腹腔镜、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比较[J].山东医药,2011,49(38):77.

(收稿日期: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