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缓兵之计治疗巧克力囊肿

  • 投稿丽茗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245次
  • 评分4
  • 22
  • 0

在门诊经常能碰到一些焦虑的患者问:“大夫,我去年刚做的手术,怎么今年体检又发现卵巢上有巧克力样囊肿?怎么这么快就复发了?这病咋这么难治啊,都快没有信心了!”

良性病变却具恶性行为

卵巢的巧克力样囊肿其实就是医生常说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细胞本来是应该生长在子宫腔内的,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内膜细胞就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还会受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反复脱落出血,如病变发生在卵巢上,每次月经期局部都有出血,逐渐就会使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褐色积血的囊肿,好似巧克力,故又被形象地称为“巧克力囊肿”。

有统计表明,约5%~10%的生育期妇女患有此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痛经、持续性下腹疼痛、月经失调、性交痛等病症,而其引起的最大麻烦就是不孕。据统计,巧克力囊肿会导致妇女不孕率高达50.9%。

研究发现,约有50%以上患者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病变可累及双侧卵巢。虽然子宫内膜异位100%属于良性肿瘤,却往往具有恶性肿瘤的“转移”、“浸润”、“易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这使治疗变得相当棘手。据最新研究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的2年的复发率高达21.5%,5年的复发率更高达40%—50%。

愈早治疗效果愈好

不管是散落的粘连,还是集结成块的巧克力囊肿,妇科医生都会建议愈早治疗愈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主要用于对症治疗,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但不能阻止病情进展;激素治疗能造成体内低雌激素环境,使患者形成假孕或假绝经,导致异位子宫内膜萎缩、退化、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则对这个疾病能做的很有限。使用中药消除异位组织的确不是容易的事,中医现在的研究重点是放在、痛经的治疗和预防手术后复发。到目前为止,西医的外科手术仍是主流,但是面对医生的建议,许多女性心里就有个疑惑:子宫内膜异位是良性肿瘤,又很容易复发再长,开刀去除囊肿有用吗?

可以这么理解:异位的子宫内膜虽然去除后会再生。但如不去除很可能会愈来愈猖狂。巧克力囊肿如果愈长愈大,粘连的范围也会愈来愈大,最后会瘫痪卵巢和输卵管的功能。妇科目前的共识是:3-4厘米以下的囊肿,不一定要开刀,可继续追踪观察;5厘米以上的囊肿,则会建议病人一定要开刀。因为囊肿愈大,占据卵巢的部位也会愈大,所以刮掉的范围也会愈多,卵巢功能当然大受影响。因此,肿瘤不要让它变大,适当的时候,愈早摘除愈好。

现在的妇科技术也愈来愈进步,以前要透过开腹手术才能处理的良性肿瘤,现在可南腹腔镜来完成。腹腔镜手术只需要在肚脐下缘和左右两旁各打一个洞,就能去除囊肿,还能用电烧或放射治疗去除散布的异位组织。此外,做腹腔镜的预后状况良好,3天之后就能恢复工作,也没有开腹手术可能会带来的粘连。

缓兵之计:治疗后尽快怀孕

许多病人可能注意到,医生在治疗时多会细心地询问是否结婚。若是已婚,多会劝病人赶快怀孕,若是未婚,也会直接建议病人结婚生育。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确实是的,因为怀孕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不管打针、吃药或是怀孕,目的都是让卵巢休息,暂时停止排卵,让异位组织不会随着每月的来潮不断增长。但是打针、吃药都是用外力的方式来干扰排卵,只有怀孕则是自然的假性停经状态,可以让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逐渐萎缩。怀孕除了10个月没有月经,全身的体质也会改变,子宫内膜会肥厚,生产时内膜会剥落,身体的免疫细胞会清除残余的内膜,不仅清除子宫内的内膜,也会清除子宫外的内膜。

根据妇科医生的临床观察,在开刀和打针或吃药之后的1、2年是怀孕的黄金时段,因为这个时候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被清除得最干净,并在药物的控制下萎缩,所以最容易受孕,治疗一年之后的怀孕率是60%—70%。

但一般手术后3个月内由于炎症、水肿、术中和术后用药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不宜怀孕,以防形成宫外孕的可能。因此,在这3个月内患者需要服用停经的药物,以抑制月经形成,避免给囊肿提供其生成所需的养分,从而巩固治疗效果。而手术3个月后医生会建议患者应尽快受孕,此时决定怀孕可以一举两得,一是受孕的几率高,二是十月怀胎就等同于10个月无月经来潮,也就意味着接受了10个月最自然、最好的治疗。

(编辑/王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