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投稿赵勇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167次
  • 评分4
  • 28
  • 0

李艳

作者单位:512000韶关市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李艳:女,大专,主管护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 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足月单胎产的400例产妇,初产妇315例,经产妇85例。剖宫产138例,自然分娩262例。年龄20~38岁。产妇均身体健康,均无产科并发症,学历小学以上(包含小学,有阅读填表能力)。新生儿体重>2.5 kg,出生时阿氏评分8~10分。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母婴年龄、生产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产科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具体见表1。

1.3观察指标(1)观察并记录泌乳始动时间。(2)院内纯母乳喂养率。(3)乳房胀痛、泌乳热发生率。乳房胀痛指乳房过度充盈,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形成。泌乳热一般在产后2~3 d发生并出现胀痛、沉重感并发热[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比较(表2)

3讨论

3.1全程健康教育树立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促进母乳喂养 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常因母乳喂养知识匮乏导致产妇及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执行力不强。产妇分娩后身体处于恢复阶段,泌乳过程尚未完善,常因母乳分泌不足、乳房发育不良等原因而缺乏母乳喂养信心,产妇产后容易发生紧张、焦虑情绪[3],这些不良刺激通过大脑皮层直接影响下丘脑,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功能,减少了催乳素的分泌,结果泌乳量减少[3]。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泌乳始动时间迟及母乳泌乳量不足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孕产妇住院过程中,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评估,及时按照产科护理临床路径,对孕产妇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方法及技巧,让产妇及家属同时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增强母乳喂养的理念及信心,使产妇在精神愉悦的情况下自觉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3.2饮食指导对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母乳来源的物质基础是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母乳营养和饮食成分对乳汁量有明显影响。产妇产后要弥补分娩的损失,恢复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哺育孩子,饮食要求非常重要。工作中我们发现产妇产后食欲比妊娠期要好得多,热量及营养量需要增加。我们按产科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后当天及时根据护理评估对产妇因人而异对产妇作相应的饮食指导,指导多吃富含高蛋白质、高钙、高维生素的饮食,做到科学搭配,均衡饮食,促进乳汁分泌。

3.2.1产后催乳按摩对推动泌乳始动时间的作用一般产妇在产后1~2 d初乳分泌量较少,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特别是剖腹产的产妇,因此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24 h、剖宫产产妇产后48 h进行的乳房按摩称催乳按摩[3]。由专职责任护士为产妇进行规范的乳房催乳按摩,能够刺激脑垂体催乳素和泌乳素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乳汁的分泌,增加初乳的分泌量,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母乳,促进母乳喂养率提高。结果显示,试验组经催乳按摩后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3.2.2产后通乳按摩能有效防止乳房肿胀及泌乳热的发生产后3 d内,部分产妇因淋巴和静脉充盈乳腺管不通畅乳房还渐胀实、变硬,有疼痛感[4],此时如新生儿不及时吸允或吸允力较弱,较多的乳汁滞留在乳房,极容易出现乳房肿胀,甚至发生泌乳热,给产妇带来痛苦。因为产后3~4 d通过评估产妇乳房泌乳情况,及时进行规范的手法通乳按摩,并指导产妇勤吸允、按需哺乳,使乳腺管通畅,有利于乳汁及时排出,并促进泌乳。结果显示,试验组从产后3~4 d开始对乳房进行通乳按摩,乳房肿胀及泌乳热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

3.3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实现了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实际上是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制定的时间表和计划表,使护士知道做什么、怎么做[5],它以时间框架做为指导,由责任护士实施,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使护士知道在各个阶段应该宣教什么,怎样宣教,逐项落实,避免疏漏,使护理工作变得有计划性、有目的性,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实现了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提高产妇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通过产后乳房按摩刺激了母亲乳汁的分泌,提前泌乳始动时间、降低乳房肿胀率及泌乳热发生,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丽芸,纳文霞.临床路径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率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4):566-567.

[2]王龙艳.产后乳房胀痛的预防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126-127.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2-95.

[4]邹震,庞大春,李庆堂.催乳师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84-85.

[5]程年平,陈红霞,杨丽红.临床路径表在产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4):737-738.

(收稿日期:2014-06-24)

(本文编辑 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