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急性面瘫患者的护理

  • 投稿xmen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931次
  • 评分4
  • 74
  • 0

林宇芬 李素华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在急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7例急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面瘫患者在中药牵正散加减内服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并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疏通患者经络和促进气血运行,该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药内服;针灸;急性面瘫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83

急性面瘫是指急性发病的面神经麻痹,面神经受凉,引起局部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所致[1-2]。患者临床主要以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为主要病症反映,发病后往往连抬眉、闭眼、鼓嘴等最基本的面部动作都不能顺利完成。该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当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普遍认为与病毒感染、风寒、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关。我院对收治的70例急性面瘫患者给予中药口服联合针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137例急性面瘫患者,男62例,女75例。年龄15~69岁,平均(51.3±5.6)岁。患者发病时间2~19 d,平均(4.3±1.1)d。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与《针灸治疗学》[3]。排除继发性周围性面瘫、妊娠与及哺乳期女性以及并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中药牵正散加减口服治疗。药方:僵蚕10 g,白附子10 g,地龙10 g,防风10 g,全蝎6g,甘草6 g,白芷15 g,鸡血藤15 g,川芎12 g;气虚患者加黄芪20 g,党参15 g;痰浊患者加胆南星10 g,瓜蒌20 g;淤毒患者加鬼箭羽15 g,虎杖15 g。水煎服,每天1剂。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中药内服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中药用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取患者患侧的牵正、颊车、地仓、迎香、颧髎、阳白、攒竹穴位,健侧的合谷与双侧的风池穴位,面部的穴位都给予0.3 cm左右的2~3 min的浅刺,合谷与风池穴位行常规轻度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即可。两组治疗期间均禁烟酒,均以2个星期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治愈:面容及面肌运动完全恢复正常,鼻唇沟正中位置,眼闭合恢复正常,无后遗症[4];有效:患者病症较之前明显改善,但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尚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病症无好转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痊愈所用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采用t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痊愈所用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表2)

3护理

3.1心理护理面瘫发病多比较突然,因其主要影响患者仪表,因此,患者普遍会担心外貌不美观而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临床以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为主要表现,且这种负性心理贯穿整个治疗全程。因此,加强对面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也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及个性特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5],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宣教,使其明白致病原因与救治方法、过程以及预后,同时向患者介绍该病治愈成功的范例,增强患者治愈成功的信心,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3.2面部护理确保面部暖和,坚持每天对患侧面部给予2~3次15~20 min的热敷,注意该段时间患者面部无知觉,应防烫伤;忌面部受寒、受冷,面部忌吹电扇与空调。指导患者进行早期面肌训练,若患者患侧一旦有了知觉,应鼓励其行皱眉、鼓腮、吹气等随意的面肌训练。

3.3膳食护理面瘫患者患病后,其咀嚼与味觉功能都会受到制约,严重影响其食欲,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进食,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咀嚼,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软质食物为主,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4眼部护理患病后,患者的眼睑闭合功能受阻,常处于未完全闭合状态,使其角膜外露而易发感染,因此,临床应指导患者注意避免处于强光状态下而导致角膜受损,外出时需戴墨镜,睡觉时应用纱布或眼罩遮盖眼睛,并坚持每天用眼药水滴眼以保护眼睛。告知患者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与加强锻炼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4讨论

面瘫是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群[6]。急性面瘫是由于风痰在患者头面部位运行不畅,使得其阳明经脉受损,因此,临床应采用祛风化痰止痉之方法治疗。现代医学认为,通过浅刺可促使面瘫患者机体神经、血管与组织受到刺激,从而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功能的改善,以及面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引起急性面瘫的主要原因是风邪引起经络运行阻滞,从而使患者气血运行不畅、口眼歪斜。针灸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与扶正祛邪的功效。中医认为面瘫患者的阳明、少阳经络受到风寒之邪乘虚入侵,使得血液与气的运行不畅通,因此,针刺选择阳明、少阳为主的经穴,并配合太阳经穴,可起到疏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人体面部经络以阳明经为主,其多气多血,少阳经多气少血,太阳经多血少气,因此,此次我们针刺时采用四白、地仓、颊车、迎香、阳白、攒竹、颧髎等穴位,用以疏通调节患者经气和调理其局部气血,以促进患者血液流通。风池、合谷属于远端穴位,风池乃风邪侵入患者体内的门户,其对初有外感的病症有散风通络作用;合谷乃四总穴之一,临床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

牵正散作为一种中药治风剂,其临床功效主要体现在祛风化痰、通络止痛,对由于风痰阻滞引起的口眼歪斜效果较为显著。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针灸治疗同时还结合了中药牵正散加减内服治疗,药方中白附子、僵蚕与全蝎都具有较强的祛风化痰止痉效果,而清热通络、补充气血本方中选择了地龙、鸡血藤与川芎,方中的白芷、防风均具祛风寒解表的功效,甘草能将方中的几种药物予以调和,同时我们对气血虚患者增加了黄芪、党参两味药物用以扶正祛邪;对于痰浊患者我们添加了胆南星与瓜蒌两味药物用以化痰止痉;而对于存在瘀毒患者我们添加了鬼箭羽和虎杖两味药物以化瘀通络。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给予急性面瘫患者在中药牵正散加减内服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并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疏通患者经络和促进气血运行,该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金咏羚,马越.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97-98.

[2]贾玉影.针罐结合加TDP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2):55.

[3]陶加平,王玲,杨青容,等.针药优化方案治疗急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7-9.

[4]贾庭英.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面瘫60例针对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11-12.

[5]宋海云,张东云.面瘫分期施治及分期施护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5B):1726-1727.

[6]安化捷.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43例[J].河南中医,2014,34(9):483-486.

(收稿日期:2014-10-28)

(本文编辑崔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