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投稿你的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16次
  • 评分4
  • 47
  • 0

宋文娟1 昂 虎2 董志坚1

1.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云南昆明 650041;2.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红河 654306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病房收治的患者94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组,其中5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44例非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双侧颈总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8.0%和43.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位置:两组分别检出斑块142个和86个,且均以颈动脉分叉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3.4%和3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位置差异无显著性(P>0.05);斑块超声分型:观察组以软斑块居多,而对照组则以硬斑居多,且观察组在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不稳定斑块的检出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脑梗死;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14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脑梗死的检出呈现逐年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脑梗死的不发生不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脑功能的退化,甚至偏瘫生活不能自理[1]。脑梗死的诱发因素较多,现已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其发生关系密切[2]。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斑块形成程度与脑梗死的关系也是学界最为关注的焦点[3]。颈总动脉解剖学位置表浅,十分利于超声检查,本文拟通过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病房收治的患者94例,依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组,其中5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范围41~85岁,平均年龄(63.8±7.2)岁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另选择同期44例非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年龄(61.4±5.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仪器选用PHILIPS iU Elite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嘱患者取平卧位,先休息10~15 min。肩部垫枕,头转向对侧约45°,以便颈部充分暴露。先从左侧下颌部开始扫描, 从颈动脉根部开始依次对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进行扫描[3],纵向扫描完毕后,90°旋转探头,沿着动脉走向横切扫描,左侧完毕后,相同顺序扫描右侧,观察患者动脉形态、内膜,以及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形状、分布以及管腔狭窄等情况。

1.3 指标观察和诊断标准

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膜(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诊断标准:正常的颈动脉超声下应呈现为双线征,而两条线间的距离即为内-中膜厚度,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1.0 mm,球部内-中膜厚度≥1.2 mm即可判定[4],当上述内-中膜厚度≥1.5 mm时即可诊断为斑块形成[5]。其中斑块呈强回声则为稳定性斑块,斑块呈低回声则为不稳定斑块;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超声下表现可分为4型,即软斑:呈弱或中等回声的隆起性团块,即表明粗糙不平的斑块;硬斑:边界清晰,斑块强回声,且后方伴有声影;溃疡斑:横和纵向切面超声均显示斑块表明有“火山口”的缺损影,其边缘回声较低;扁平斑:是指内膜-中层厚度不均,且呈现偏心性增厚,向管腔内突起,表明光滑,低回声[4]。斑块诊断率:是指颈内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斑块检出总数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下斑块情况

观察组患者斑块最大厚度和体积略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共检查斑块44例,检出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2%(χ2=21.269,P<0.01)。

2.2 超声下颈动脉斑块分布和分型情况

两组分别检出斑块142个和86个,且均以颈动脉分叉处检出率最高,其中观察组中占6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颈内动脉外,其他位置检出率均有差异(P<0.05),见表2。观察组以软斑和溃疡斑最多,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则以硬斑最多,约占41.9%,且扁平斑检出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现代影像学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梗死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斑块的性质也是决定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不稳定斑块,易于脱落和破裂[6],形成远端栓塞的几率增加,也极易诱发低灌注性脑梗死的发生。颈动脉位置较为表浅,也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观察的最为理想位置。

内膜的损伤和增厚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像学评价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内膜脂质、血液成分的灶状沉淀[7],以及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的增多都是斑块形成的早期表现,而这些改变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和椎动脉起始部位。本组50例患者中共检出合并斑块者44例,共计斑块142块,总检出率达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2%,略低于牛媛媛[3]报道的90%检出率,但高于游节委[4]报道的72.5%。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虽然两组斑块均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但观察组的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部位斑块分布比例基本一致。王敬林[5]对4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其认为可能与动脉分叉处血流对动脉内膜冲击较大,流速下降血液成分易于沉积等因素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也是诱发远端闭塞的最主要原因,王敬林[5]研究发现相对与稳定斑块而言,不稳定斑块诱发脑梗死的几率更大,该类型斑块多为脂质成分,极易破裂出血,脱落,诱发梗死。游节委[4]也发现软斑和溃疡斑均属于不稳定斑块,在脑梗死患者中更为常见。本研究也发现相同的结果,与非梗死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高达42.3%,虽然硬斑的比例也高达31.6%,但却略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溃疡斑比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所周知,硬斑和扁平斑是以纤维成分为主,因而更加稳定,不易破裂和脱落,而软斑、溃疡斑则多是以不稳定的脂质物质为主,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极易剥落形成栓子,进而诱发栓塞,这也是造成梗死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研究还发现,两组斑块虽然在性质和部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斑块的平均体积和最大厚度却相差无几,这也验证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是影响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故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对于不稳定斑块大量存在的患者应加强预防的力度,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笔者认为颈动脉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故可作为斑块筛检的手段,同时可对已形成的斑块性质和部位进行界定,对于不稳定斑块进行稳定性治疗,将有助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再发,可作为血管检查的首选方法血管检查的首选方案。

总之,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不稳定斑块的检出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林成实,蒋小玲,程云帆.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1):79.

[2] 张敏,杜秦川.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39-40.

[3] 牛媛媛. 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4):1850-1851.

[4] 游节委. 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像特征的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1065-1067.

[5] 王敬林.超声对脑梗死患者动脉壁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8):1003-1004.

[6] 周明华,邵利.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征[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8-39.

[7] 罗凝春,宋晓玲.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探究[J].吉林医学,2011,32(18):3739.

(收稿日期:201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