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及防治

  • 投稿南木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679次
  • 评分4
  • 37
  • 0

张玉叶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云南楚雄州 651300

[摘要] 目的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属于两种最为常见的肝硬化类型。本文将基于二者的一系列临床特征展开相应的探讨,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组)以及3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全面而综合的比较分析。结果 ①男性患者居多,A组为60 %,B组为86.67%,P<0.05;在年龄方面,A组(58.7±7.5)岁,B组(52.8±5.4)岁,P<0.05;在病程方面,A组为(6.9±3.6)年,B组为(6.0±2.8)年,P>0.05。②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26.67%、26.67%、0%、6.67%,B组分别为73.33%、80%、13.33%、46.67%,P<0.05;在脾大、黄疸、腹水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60%、13.33%、80%,B组分别为53.33%、13.33%、80%,P>0.05。③在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13.33 %、26.67%,B组分别为6.67%、13.33%,P<0.05;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33.33%、20%,B组分别为40%、26.67%,P>0.05。④在GGT、AST/ALT、ALP方面,A组分别为(63.9±10.3)U/L、(1.02±0.23)、(119.7±25.4)U/L,B组分别为(139.5±48.0)U/L、(1.99±0.54)、(215.8±46.6)U/L,P<0.05;在A/G、TBIL方面,A组分别为(0.82±0.11)、(47.4±25.7)μmol/L,B组分别为(0.87±0.23)、(49.5±27.4)μmol/L,P<0.05。结论 结合A组和B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特征,予以目的明确的防治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特征;比价;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106-02

所谓肝硬化指的是,在相关不利因素作用下,人体肝组织正常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可能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可能出现假小叶,还可能出现再生结节等。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肝功能损害,另一种是门脉高压。肝硬化患者主要集中在35~48岁这一年龄段,且男性患者更为常见,男女发病比例为(3.6~3.8):1。肝硬化的类型有很多,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前者常见于我国,而后者则常见于西方国家。现阶段,若想实现对肝硬化患者的彻底根治,只能采用肝移植这种方法。所以,有必要结合肝硬化的致病原因,积极落实相应的防治工作,这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而言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本文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0例)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例)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全面而综合的比较分析,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一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30例)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例)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所有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经过HBV、HCV抗原抗体标记确诊,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且排除其他类型的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肝功能减退,另外一种是门脉高压;所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且排除其他类型的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肝功能减退,另外一种是门脉高压。

1.2方法

1.2.1一般情况 对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进行调查和记录。

1.2.2临床症状和体征 肝病面容、无力、食欲不振、腹部肿胀、肝区有痛感、脾大、黄疸、水肿、流鼻血、牙龈渗血、肝掌、蜘蛛痣、腹水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1.2.3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6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主要包括四种:①肝肾综合征;②原发性肝癌;③上消化道出血;④肝性脑病。

1.2.4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60例患者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真实且准确的记录,主要包括六个检查结果:①γ—谷氨酰转移酶(GGT);②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④碱性磷脂酶(ALP);⑤白球比(A/G);⑥总胆红素(TBIL)。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础资料比较

男性患者居多,A组为60 %,B组为86.67%,t=4.25,P<0.05;在年龄方面,A组(58.7±7.5)岁,B组(52.8±5.4)岁,t=3.57,P<0.05;在病程方面,A组为(6.9±3.6)年,B组为(6.0±2.8)年,t=2.25,P>0.05。

2.2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

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26.67%、26.67%、0%、6.67%,B组分别为73.33%、80%、13.33%、46.67%,卡方值[A1]分别为4.687、6.921、5.263,P<0.05;在脾大、黄疸、腹水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60%、13.33%、80%,B组分别为53.33%、13.33%、80%,卡方值分别为0.919、1.845、2.632,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13.33 %、26.67%,B组分别为6.67%、13.33%,卡方值分别为5.98、4.87,P<0.05;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33.33%、20%,B组分别为40%、26.67%,卡方值分别为1.152、2.026,P>0.05。

2.4实验室检查比较

在GGT、AST/ALT、ALP方面,A组分别为(63.9±10.3)U/L、(1.02±0.23)、(119.7±25.4)U/L,B组分别为(139.5±48.0)U/L、(1.99±0.54)、(215.8±46.6)U/L,t值分别为3.56、3.67、3.96,P<0.05;在A/G、TBIL方面,A组分别为(0.82±0.11)、(47.4±25.7)μmol/L,B组分别为(0.87±0.23)、(49.5±27.4)μmol/L,t值分别为4.25、5.32、4.68,P<0.05。

3讨论

3.1肝硬化发病机理及危害

在不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出现变性坏死的问题,包括肝细胞再生速度加快以及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从而导致肝纤维化形成,最终发展成为所谓的肝硬化。肝硬化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更加常见,且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乙醇和乙醛这两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可能诱发酒精性肝炎,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形成。肝硬化患者发展到晚期时,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将会大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有必要对肝硬化的病因进行积极探讨,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3.2本次研究的相关分析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肝硬化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这一点在B组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其原因在于我国男性饮酒者居多,所以,有必要重视并做好戒酒的宣传工作。对饮酒量、饮酒时间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在平均年龄方面,A组明显大于B组,和Shen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超过A组,这是因为酒精将会对芳香化酶的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雄激素到雌激素的转化,导致患者体内雄、雌激素无法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在GGT、AST/ALT、ALP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其原因为,酒精将会对肝细胞线粒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并使其释放AST,与此同时,促使肝脏及小肠粘膜分泌更多的GGT和ALP。

在肝硬化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而肝性脑病危害最重,是此类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本次研究中,A、B组在以上两大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原发性肝癌方面,A组明显超过B组。由此可见,A组患者有更大的几率发展成肝癌,预后不理想。所以,应重视并做好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杀灭患者身体中的HBV病毒等一系列病原微生物,从而实现对慢性肝炎病理改变的控制和改善,进而减轻肝纤维化,最终降低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几率。当患者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建议尽快予以胃镜检查,便于病情的及时发现以及后续的有效治疗。在肝硬化患者发展到晚期后,应注意感染等的预防,从而降低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并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3肝硬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肝炎后肝硬化而言,其防治重点在于采取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从而尽可能地灭杀和减少肝炎病毒,抑制病毒DNA活性,最终阻止或者延缓肝硬化到肝癌的转化。对于酒精性肝硬化而言,其防治重点在于戒酒及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此类患者的预后效果通常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所以,应重视并做好戒酒的宣传工作,降低饮酒量及时间,从而最大可能地控制和降低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周永莉.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临床资料回顾性对比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

[2] 李玉梅,刘然,卜凡叶,等.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D-二聚体测定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6):740.

[3] 李玉梅,刘然,徐志峰,等.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PT测定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9):102-103.

[4] 赵琴,刘兰.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2(11):65-66.

[5] 延喜悦.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21):99-101.

[6] 丁晓玲.不同病因肝硬化临床特征对比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