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界“老寿星”胡家芝

  • 投稿wine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198次
  • 评分4
  • 72
  • 0

文/远 山

摄影/彭 晟

人生百年

1897年2月23日,胡家芝出生在浙江桐庐的一个书香门第,七八岁时她就喜欢上了剪纸。那时候,当地流行一种地方戏,叫芦茨戏。戏里鲜活的人物吸引了幼小的胡家芝,回家后她就拿起剪刀在纸上剪了起来。当年的胡家芝可真没有想到,这一剪,竟然剪了100多年!

回忆当年看戏后自己回家剪纸的事,胡家芝曾露出孩子般的微笑,对记者说:“当时就是剪着玩的,不算好。”的确.七八岁孩童的剪纸也许算不上很好,但是十几岁少女时,胡家芝的精美作品却深深打动了一个小男孩——表弟叶浅予。

1985年,已逾七句的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在写给表姐胡家芝的信中说:“由于你的启发,喜爱造型的细胞在我身上发了芽。理所当然,你是我走向艺术的引路人。”

胡家芝16岁毕业于桐庐县第一女子学校,在那里,她不仅学业优异,而且得到了一位杭州手工教师的指点,从此,她的剪纸作品除了具有民间传统,更具一层文化内涵。20岁时,胡家芝嫁到了离家30里地的珠山村。

珠山村溪流清澈、远山凝翠,秀丽的乡村风景为她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更深厚的生活源泉。胡家芝拿起剪刀,剪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喜花、灯花和礼花。在珠山生活的30多年里,胡家芝成为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乡亲们亲切地称她为“福星”。深厚的家学修养、新式的学校教育,再加上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使胡家芝的剪纸作品既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审美意象,又继承了江南喜花吉祥如意,祈福迎祥的悠久传统,形成了玲珑剔透、俊秀优美的剪纸风格。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评价:“胡家芝老人的剪纸艺术.融合了中国的文人艺术和民俗艺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1952年,胡家芝随家人迁居南京。从桐庐到南京,胡家芝一直没有放下剪刀,她用剪刀来反映新的生活和新的思想感受,她在长期的民俗活动和艺术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民间剪纸的技艺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但是,她并不满足于人物、花乌、走兽、禽鸟等各种吉祥图案的创作,新的时代、新的生活,使胡家芝产生了许多新的生活感受。1959年,胡家芝精心设计了作品《祖国万岁》,讴歌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十年。

胡家芝晚年时,有记者问她:”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个?”老人笑了,抚了抚鬓角的白发,想了想,说:“是《祖国万岁》。”记者又问她:“为什么最满意?”老人答:“农业变化大呀。”记者听着老人的娓娓叙述,看着《祖国万岁》上沉甸甸的稻麦穗、雪白的棉花、水灵灵的瓜果,仿佛能够触摸到胡家芝当年对五谷丰登的最美好祝愿。

20世纪80年代,胡家芝的剪纸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她创作出《万象更新》、《美满人间》、《鸳鸯戏荷》等一批精品。这些精品体现出老人剪纸的独特风格:篇幅宏大、内容多样、内涵丰富。胡家芝还常常运用多种吉祥语言,通过谐音、寓意、象征等表现手法,创作出既突出主题又内涵丰富的作品。这一时期,反映胡家芝艺术成就的图书.《胡家芝喜花剪纸集》出版了,纪录片《胡家芝剪纸艺术》也成功拍摄。

2007年,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授予胡家芝老人“终身成就奖”,并授予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荣誉传承人”称号。

2009年11月桐庐县政府拨出专款修缮了胡家芝故居,成立了胡家芝剪纸艺术馆,并对外免费开放。胡家芝剪纸艺术馆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晚清建筑风格,是一座集胡家芝生平剪纸作品展览、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名人纪念馆。每到节假日,桐庐县城不少市民带着小孩前往胡家芝剪纸艺术馆参观或者学习剪纸。胡家芝剪纸艺术馆为了传承剪纸艺术,聘请毛金凤、申屠美芳、田金莲等民间剪纸艺人,节假日期间在胡家芝剪纸艺术馆现场表演剪纸并手把手地教学生剪纸,每年暑假期间还组织开展剪纸培训班。

剪纸,胡家芝从一个黄毛小丫头一直剪到了满头白发,剪出1000多件作品。她先后创作了《三八抒怀》、《四合如意》、《百花齐放向太阳》、《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参加了省、市及全国的展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2012年2月23日.江苏年龄最大的老寿星,有剪纸界“金母泰斗”称号的胡家芝老人,因器官衰竭抢救无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去世,享年整整115岁。长寿秘诀

胡家芝在世时,经常有人问她:“您这么高龄,怎么眼不花?”她回答:“我经常吃胡萝卜。”胡家芝一日三餐,简简单单,从不偏食,也不挑食。她年轻时喜欢吃肉,年老时只吃很少的瘦肉或鸭翅膀,基本以蔬菜为主,最爱吃豆腐。

胡家芝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她从来不吃保健品,也不吃零食。每天早晨起来,她先喝一杯淡盐水,几十年如一日。对此,她总结的好处是:睡了一夜,体内的水分会减少,早晨起来喝杯淡盐水,能补充夜间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还能清洁肠胃,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胡家芝的“盐水养生法”成了她家的“传家宝”,家里人也都养成了同样的习惯。

在一次胡家芝剪纸作品展上,有一位专家评论道:“这些剪纸,简直就是共和国的“大事记”、老寿星的”亲情图”啊!”人们纷纷祝贺胡家芝成功举办剪纸作品展,同时也向她讨教长寿之道。胡家芝笑呵呵地重复那句话:“早晨喝杯盐开水,平时只吃粗茶淡饭。”

据胡家芝的儿子介绍,母亲当时虽然已经111岁了,仍坚持看报,关心时事,每逢重大事件,都会精心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例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等。她对家人、亲友怀有一颗爱心,也将这些融入她的《万象更新》、《春满人间》、《鸳鸯戏荷》等剪纸作品之中。

2006年,胡家芝大女儿袁振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妈妈的长寿经验》。这篇文章回忆起,她小时候曾亲眼见到母亲肠胃病发作时躺在那里用手掌按摩腹部的情形。对母亲为何长寿,文章也作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可归结为三个“有”,在这里与各位读者分享。

一是有好的心态妈妈子女孙辈众多,她常说:“你们家家都好,我就高兴。”

二是生活有规律 “每天早上起来一杯盐开水,这个习惯妈妈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近20年来,妈妈的早餐一般是燕麦片蛋花羹(半两燕麦片、一个鸡蛋),再加点枸杞子或红枣或芝麻核桃粉,用一匙蜂蜜拌匀了慢慢吃。中、晚餐主食以米饭为主,有时吃点面条。菜则荤素都吃。

三是精神有寄托 妈妈喜欢剪纸,剪纸创作需要动脑、动手,这成就了她较高的思想境界,也给她带来健康与长寿。

胡家芝简介

1897年出生,逝于2012年,享年115岁。江苏省最长寿的老人。她是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也是江苏省年龄最大的“老寿星”,进行剪纸创作100多年。胡家芝的10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文联、桐庐县文化局和华夏剪纸博物馆收藏,她的简历被载入《中国美术家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