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的具体应用初探

  • 投稿甲鱼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413次
  • 评分4
  • 55
  • 0

汤 俊

重庆市巫溪县下堡中心卫生院 重庆市巫溪县 405807

【摘 要】目的:初步探究优质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为妇产科护理寻找最佳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300 名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 名产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反馈意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所提供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更加满意,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为众多产妇提供了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使产妇在愉悦、温暖的气氛中顺利生产,缩短生产时间,减少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痛苦,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值得进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妇产科;反馈

孕妇是所有疾病中最为特殊的患者,她们来到医院,主要是为了顺利分娩,而传统的护理服务工作比较被动,没有热情,产妇往往得不到贴心的照顾,因此为了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为妇产科患者提供一个最舒服、最满意的护理服务,本实验研究选取300 名孕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服务,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实验找到传统的妇产科护理模式中的弊端,并加以改正,建立一套优质、舒适的副产科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最贴心、优质的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300名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 名产妇,平均年龄21~45 岁,所有孕妇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签署协议,两组孕妇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妊娠情况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具体的内容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工作积极性,当班护理人员不可工作懈怠,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个人思想觉悟,激发工作热情。其次,为了使孕妇可以得到最周到的护理服务,将医院的孕妇随机分配在妇产科内的所有医生名下,建立每名医生和护士为5~7 名孕妇提供护理服务,归属于同一个医生的孕妇集中在一起,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医生管理和照顾,每名医生至少配置3~5 名护士配合护理,同时组内的护理人员需要分工合作,任务分明。再者,护理人需要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学习护理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与孕妇多沟通,仔细观察孕妇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了解产妇的需求,以便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孕妇鼓励和支持,以稳定其情绪。在孕妇的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时刻陪护,全程监督,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以确保婴儿顺利出生和孕妇的产后恢复。最后,为了保证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建立评价、考核制度,把护理环节划分成不同的分值,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比、考核,选出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分值过低的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以此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工作,禁止懈怠懒惰,所有护理人员齐心协力,共同为孕妇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每位孕妇离院后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对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总结。

1.3 护理效果评价

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计分标准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等四个等级,结合产妇的反馈意见,平时表现等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0 名孕妇对护理服务的反馈意见经过统计后,结果如表1,发现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孕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对照组孕妇的满意度比较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本次实验研究选取300 名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 名产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孕妇满意度更高,82% 的孕妇表示对所提供的优质服务非常满意。说明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使孕妇处于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进行待产,安抚孕妇的紧张情绪,减少手术中大出血、产后并发症等危险的出现,值得在妇产科护理的临床中进行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雷丽芳, 张书丽.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实践与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2).

[2] 孙静.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妇产医院急诊的应用效果与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