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7-08
  • 阅读量51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分析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74名妇产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且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37)。常规组实施常规教育,实验组实施医学模拟教育,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的专业理论评分、实践技能评分均相对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学生教学满意率为83.78%,数据比较明显低于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率100%,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妇产科教学;学生


  传统的妇产科教学中多采用理论教学结合资深医师经验教学的方法,进而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1]。但是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对妇产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逐渐展现,需要创新妇产科教学的方法。文章抽取74名妇产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教学研究的结果,评价医学模拟教育方式的应用价值,且将内容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74名妇产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且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37)。实验组男女比例6:31,年龄取值22-25岁,均值为(23.54±1.13)岁。常规组男女比例7:30,年龄取值22-26岁,均值为(23.48±1.22)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可以实施分组调查(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教育,结合教材内容实施专业知识讲解,解答学生提问等。实验组实施医学模拟教育,具体方式如下。


  1.2.1角色模拟


  适当创设情境,让一些学生扮演医师,一些学生扮演患者。根据患者所描述的病情、症状等进行模拟诊断,而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最后实施角色互换。在学生治疗期间,根据其行为实施错误的更正,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1.2.2虚拟系统


  建立虚拟现实的远程医疗系统,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远距离学习妇产科手术的相关流程,也能够通过远程技术学习妇产科治疗的案例,将具体的临床治疗案例与学生知识学习相互融合。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由专业医师对学生理论与技能进行考核,分数在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则表示学生学习效果较好[2]。由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的评价,包含满意、良好及不满三个选项,教学满意率=满意率+良好率[3]。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软件作为统计学分析工具,以x2实施计数资料的计算,计量数据则以两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差值对比低于0.05则视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检测结果对比


  与常规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的专业理论评分、实践技能评分均相对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常规组与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率对比


  常规组学生教学满意率为83.78%,数据比较明显低于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率100%,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医学模拟教学主要是借助模拟技术创设患者临床治疗的场景,将理論知识与实践技能指导活动相互融合[4]。根据妇产科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比如在解剖知识指导期间,则可以通过模拟技术实施教学指导,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5]。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指导方式,医学模拟教学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能够在多变化的治疗环境下,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专业理论评分、实践技能评分均相对较高,且常规组学生教学满意率为83.78%,数据比较明显低于实验组学生教学满意率100%,证实了医学模拟教育方式的应用价值,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综合上述内容,医学模拟教育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效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医学模拟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