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医科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1-25
  • 阅读量6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数字医学、人工智能、精准医学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新时代呼唤“新医科”,面向新医科,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加强建设?文章将从找准定位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筑牢立地式实践育人平台、优化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新医科专业建设规划4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主动适应新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人才培养的思路。


  关键词:新医科;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1-0165-04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突袭了全球,给各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因此更显其强大的生命力,也凸显了医学和医学教育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动力源头的高等医学教育,是联结“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两大战略的纽带和交集,是提供全民健康和保证全面小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综合性大学新建医学院数量日渐扩大,增加医学教育功能和培养医学人才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从国际上来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实力强大的医学院。医学教育显然已经不再是传统医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专属“领地”[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作为西部地区一所办学66年历史悠久、优质资源丰富、学科实力明显的综合性大学,特别在2019年教育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蕴含新理念、新内涵、新专业的“新医科”建设呼之欲出,吹响了“新医科”建设的冲锋号[2]。学校站在了宏观的高度,对医学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围绕新医科建设内涵的“五个新”:“新理念”(创新型、科技型、综合化的新医科教育);“新结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专业结构);“新模式”(医教产研协同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新质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医科教育质量);“新体系”(中国特色的新医科教育体系)[3],加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理工交叉学科建设,优化医学人才的供给规模,增强医学科研的创新驱动力。


  一、找准定位,更新理念,主动服务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主动服务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医科”建设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论断为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直接考验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医学教育体系,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医科”建设就是要根据实现上述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主动布局、设置、建设和发展相关“新医科”专业,培养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卓越医学人才[4]。目前,交叉学科的融入已使医学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達芬奇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智医助理”等[5]。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截至2019年12月云南省总人口4858万余人,医疗资源匮乏、医学人才短缺是严重制约了我省医药健康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与之对应的是我省本科医学院校较少,培养的毕业生远不能满足众多医院及科研院所的用人需求。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紧紧抓住国家大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医学院,并与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同致力于培养医学人才、服务民众健康,为我国尤其是云南省医药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9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以国家、云南省教育和卫生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导,因时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2018年获得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医学教育稳步、规范、全面、可持续发展;2020年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继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凸显教育特色,提高医学教育办学层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扩充综合实力。同时运用昆明理工大学优势科研平台,激励医学与我校其它优势学科如灵长类转化医学、生物科学、材料学、计算机、化学等多学科交融共进。2020年软科发布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里面昆明理工大学有7个学科上榜,涵盖了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学校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要务”的办学理念,强调以德为先、医术并重,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培养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促进传统医学教育升级


  学校结合办学定位,认真征求医学教育专家、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课程计划。基于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和我校医学教育实际,开展了多轮次、渐进性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开始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打破学科界限,通过整合,减少内容重复,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注重基础与临床、理论和实践渗透融合。成立系统教学小组,聘任有经验的教师作为组长。通过邀请省内外医学教育专家来校介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临床实习、教学评估,重点是如何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疾病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次组织各年级师生座谈,走访基础与临床教研室,在师生中开展调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如过度依赖大班授课来传授知识,缺乏前后期课程整合,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学习考试以终结性考试为主,以指导学生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形成性评价不够等。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促进传统医学教育升级[6]。


  (一)重素质,基础与临床全员育人


  无用之用是大用,无用之美是大美。职业精神是医生漫漫职业道路上的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7]。我校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双班主任”的带领下,基础与临床不断线,除了借助“两课”平台正面灌输外,专业课教师言传身教,在讲授和实习带教时潜移默化影响,做到全员育人。同时开设《临床医生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并通过“入学教育与授白袍仪式”、“向大体老师致敬”、“医学生誓言宣誓”、暑期“三下乡”、“三早”教育等多种仪式教育对医学生开展以生命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充分运用综合性大学优势资源,参观各临床教学基地医院院史馆等场所体验式实践教学,培养医德情感,发挥载体育人。开展诸如“医笔医画”解剖绘画大赛、医学模拟法庭、与抗疫英雄面对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朋辈教育等主题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医德修养,发挥文化育人。让医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提高觉悟。


  (二)强基础、筑牢“立地式”实践育人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所谓“高精尖”,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越来越淡化。古人云:“大医治未病”。目前临床中重治疗轻预防,重视慢症重症,轻慢“小学科”,医学生难以落实“岗位胜任力”[8]。我校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打牢医学基础,根据医学教育专家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体系坚持“基础以学科为中心,临床以系统为模块”的教学模式,重视基础医学的学科学习。在过渡到临床阶段的学习中,增加学生小组讨论式学习和形成性评价,强化学生的综合临床思维能力。确定了专业教育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等,以及核心课程组9个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群,并结合社区特点增设专业方向社区卫生实践教学活动。考虑到在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联系与衔接,还开设了信息检索(文献检索与利用)、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课程,实施自主学习和职业素质教育,为学生毕业后进行终身学习和开展临床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优化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学业成绩评定是实现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依据,考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依据教育计划,我校注重对医学生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能力的综合评价,并将其纳入学生成绩评定,逐步完善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积极探索和开展考试方式研究和改革。学校根据《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结合学校本土化研究与实践为契机,加强考试方法的理论研究,加大考试改革力度;在命题管理、考试设计、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努力试行对医学生的多元化考核[9]。


  (一)改革传统理论考核方式


  在传统理论考核(侧重概念和理论记忆)基础上,加大对应用型和综合性内容考核,2015级开始实施器官系统教学改革以后,整合课程组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主要以客观型题型。


  (二)探索形成性评价


  自2015级开始,在内科、外科实习阶段实施微型临床评估练习(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评价。由带教老师在门诊、急诊、病房中直接观察学生临床诊疗过程,使用结构化表格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内容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卫教咨询、组织效能、整体表现。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DirectObservationofProceduralSkills,DOPS)考核方式,带教教师对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直接观察进行评价。从明了执行技能之适应症、进行告知后同意、术式前之准备、适当且安全之麻醉、技能之熟练程度/技术、无菌观念、适当时机寻求协助、术式完成之后处理、沟通技能、专业素养及同理心、整体表现。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在操作中的不足。


  (三)应用SP进行考核


  我校自2016年开始培训并建立了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队伍,面向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设计了SP培训脚本,学生在毕业综合技能考试阶段在标准化病人身上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训练,及时得到标准化病人的评估和反馈,对培养医学生基本临床技能,如沟通技能、问诊、体格检查发挥了较好作用。


  四、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做好新医科专业建设规划


  学校经过9年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并于2020年设立了灵长类生物医学创新班。该创新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维智教授领衔,整合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及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高层次专家教授,聚焦生命科学技术前沿和人类健康科学问题,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创新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竞争格局的拔尖人才。创新班以培养具有深厚学科基础、学习研究和发展潜力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核心,依托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我校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云南省创新团队等研究平台和資源,聚焦生物治疗与精准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器官再造等前沿科学技术方向。课程体系包含生物医学类和前沿交叉课程。结合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研究,设置通识基础、生物学基础及理论、前沿技术探索及应用、综合实验等课程模块,尊重个性化发展。目前首届创新班从全校范围品学兼优学生中选拔,通过院士领衔特色培养模式,创新导师制度,注重基础和交叉,拓展综合能力推进国际化,提升国际视野,立足前沿,与国际接轨。


  学校也将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结合新医科“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健康全周期:预防、治疗、康养”的新理念,科学规划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新发展[10]。牢固树立学科、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整体理念,总体规划,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建设,实现面向新医科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医教协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