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8-01-31
  • 阅读量568次
  • 评分4
  • 21
  • 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学检验结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6年1月—2016年2月抽检的442例二对半检验标本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病毒学血清检验,并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采用免疫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并对研究对象的病毒化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检验分析可以得出,全阴性155例,小三阳43例,大三阳11例,表面抗体阳性125例,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阳性4例,表面抗体,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陽性47例,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阳性33例,表面抗体,E抗原(HBeAg)、E抗体阳性10例,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14例。结论对于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病毒学详细检查,能够有效地促使乙肝的五项指标在乙型肝炎患者当中得以更加精确地被检测,这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具有有效的临床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6)12(c)-0070-03
 
  乙型肝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这种病症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导致的[1]。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检验的时候,其病毒检测的指标在关于对患者乙型肝炎进行检测当中,遇到很多检测方法。比如常见的有DNA检测、乙型肝炎“二对半”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等等[2]。其中二对半检验方法的应用率较高,也就是对乙型肝炎的五项指标进行检测,涉及到五项指标,主要包括表面抗原指标、表面抗体指标、E抗体、E抗原和核心抗体[3]。而采用DNA技术检验乙肝病毒,其检验结果能够有效显示乙肝病毒在患者肝细胞增生活跃范围和活跃性能。该研究主要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学检验,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2月该科在接诊经二对半检验选择出442例检验标本。对所有标本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240例,女性患者202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35.8±13.4)岁。对该研究442例标本进行病毒血清检验,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对患者检验的仪器为SYM-BIO免疫分析仪,试剂是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并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化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表面抗原指标、表面抗体指标、E抗体、E抗原、核心抗体。
 
  1.2方法
 
  清晨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无误,在进行采血之前的1d,叮嘱患者需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服用药物,同时禁止患者饮酒。采用离心的方式分离患者血液当中样本的血清部分,采用SYM-BIO免疫分析仪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根据患者五项指标的相关情况按照表面抗原指标、表面抗体指标、E抗体、E抗原、核心抗体顺序对患者进行检验,并且对检验结果的阳性和阴性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1.3评价标准
 
  表面抗原:≥ng/MI阳性。表面抗体:如果含量超过了10MIU/mL阳性。E抗原:如果含量超过了0.5PEIU/nk,那么为阳性。E抗体:如果含量超过了0.2PEIU/mL,那么为阳性。核心抗体:如果含量超过了0.9PEIU/mL为阳性[4-5]。
 
  2结果
 
  442例标本中,全阴性155例,小三阳43例,大三阳11例,表面抗体阳性125例,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阳性4例,表面抗体,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阳性47例,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阳性33例,表面抗体,E抗原(HBeAg)、E抗体阳性10例,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14例。具体情况請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在临床医学当中,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具有嗜肝特性的病毒,这种病毒会对患者的肝细胞造成较大的损害,而且病毒会对患者的肝细胞进行不断的复制,长期定居在患者的肝细胞当中,这种病毒容易导致患者肝细胞受到损害,患者肝细胞出现纤维化,导致患者肝细胞坏死,并且出现炎症反应[6]。
 
  临床上对于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验的时候,检验之后如果患者的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那么表示患者已经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的重要指标就是患者的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如果患者的表面抗体为阳性,那么可以说明患者的体内存在有乙型肝炎病毒抗体,也就说明患者不会被乙肝病毒所感染。乙肝病毒的E抗原主要表示患者乙肝传染性的能力的强弱,或者是表明其核心因素的相关情况[7-8]。如果E抗原具有较大的含量,那么说明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相反就说明患者具有较弱的传染能力。如果患者的病毒E抗体为阳性,证明患者的乙肝病毒在细胞当中已经基本上停止复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其具有较弱的传染性。假如患者的核心抗体为阳性,那么可以说明患者具有乙型肝炎的病史,而且目前正在康复的进程当中。
 
  在临床检验当中,大三阳所指的就是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以及E抗原均为阳性。而大三阳也能表明,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巨多,而且其复制性能较高,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小三阳指的是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体均为阳性,如果检验表明患者为小三阳,那么说明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相对较少,复制性能和活跃性能以及传染性相对较弱。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下,那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癌变[9]。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检测患者的五项指标均为阴性,那么表明患者不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史,而且患者体内也不存在乙肝抗体,表明患者容易感染,所以此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乙肝三系定性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所以乙肝患者在做乙肝三系定性检查的时候,应结合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检查、B超检查等来判定病情的轻重。
 
  该研究的调查来看,对442例二对半抽检标本进行检验,采集患者的血液并通过相关的仪器检验,最终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全阴性155例,小三阳43例,大三阳11例,表面抗体阳性125例,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阳性4例,表面抗体,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阳性47例,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阳性33例,表面抗体,E抗原(HBeAg)、E抗体阳性10例,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14例。一方面说明该研究中已经肝炎患者相对较少,同时也可以表明对患者进行二对半检验,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病毒学检验的精准程度,能够使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有一大部分地区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经过半,所以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那么病情恶化以后,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肝癌等多种器官出现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乙肝,做好早期检验和早期诊断,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诊断的有效率[10]。通过对该研究,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也可以得出,已经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主要是机体发生感染的重要标志,所以针对于表面抗原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在机体感染病毒之后,乙肝病毒的表面就会产生保护抗体,这样就能够通过实现病毒细胞的入侵,来对患者机体组织进行改变,进而实现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说明患者的乙肝病毒活动较为频繁,也能够表明患者的肝损伤程度较大,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进行有效的干预。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为阳性,说明患者携带乙肝病毒,而且没感染状态,综合对乙肝病毒的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就能够实现对患者的诊断,并且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情况。这种诊断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乙肝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更好地实现对患者病情的预后情况的评估,在临床上对于乙肝病毒的检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乙肝表面抗原进行定量检测,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也能够使其监测应用α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确定肝移植患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对乙肝的表面抗体进行定量检测,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11];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
 
  对患者进行病毒学检验,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综上所述,对于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病毒学详细检查,能够有效地促使乙肝的五项指标在乙型肝炎患者当中得以更加精确地被检测,这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具有有效的临床作用和价值。
 
  作者: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