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毒学论文5600字_医学病毒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5-30
  • 阅读量83次
  • 评分0
  • 0
  • 0

  导读:医学病毒学论文应该怎么写?想必对于这方面的职业学者来说写作论文已经是尤为常见了,并且也都是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说证明自己的能力,本论文分类为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医学病毒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医学病毒学论文5600字(一):研究医学病毒学的目的是造福人类健康论文


  以“科学促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去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部主办,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承办。通过“学术、智库、产业、科普”相结合模式,精心组织了60个生物学和医学各前沿领域的专业分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暨港澳生命科学青年论坛等3个综合性特色分论坛,同期围绕干细胞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疫苗研究、生物治疗、人工智能、健康产业等举办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成果展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400余位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围绕医学与健康、农业与食品安全、环境科学、生物技术与经济、卫生政策等领域,开展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教授在10月29日举行的大会报告上,做了题为《人类病毒感染与免疫的特点及今后的研究策略》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病毒学发展历史和病毒感染的免疫学特点,同时指出,控制病毒病是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福人类健康的重要保证。


  侯云德院士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从事科研工作数十载,科研成果根植于祖国大地和人民健康事业,为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人类病毒学研究成绩斐然


  侯云德院士首先简要回顾了病毒发现史。人们在埃及发现的木乃伊上发现,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了天花病毒感染人类的记录。1892年D.Ivanovsy发现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烟草,1898年M.Beijerinck发现烟草化叶病毒,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现了只含有一种DNA或RNA核酸类型的最小微生物,目前已有5000多种病毒的详细描述。1971年发现类病毒,1981年到1983年间发现拟病毒,1982年发现朊病毒,2002年发现微生物基因的水平传播和转座子。到2014年科学界普遍认为病毒是一种最为简单的生物系统,每种病毒的大小都不尽相同,如痘病毒比较大;而且,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也是多样的。病毒分为DNA病毒或RNA病毒两种类型。DNA病毒科的双链DNA病毒有痘病毒科、虹彩病毒科、疱疹病毒科、多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腺病毒科、棒状病毒科;单链DNA病毒有细小DNA病毒科等。RNA病毒也有双链RNA病毒和单链RNA病毒,RNA病毒可以有包膜也可以没有包膜。


  侯云德院士介绍了医学病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进展。1798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Jinner)发表了其对接种牛痘的研究成果,人类通过接种痘苗病毒活疫苗预防天花取得成功。1885年7月6日,路易·巴斯德给一个被疯狗严重咬伤的9岁小男孩约瑟夫用一种通过兔脊髓反复传代获得的减毒狂犬病病毒,在右肋皮下连续接种13针,从而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因此狂犬疫苗获得成功,疫苗也被认为是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


  进入20世纪,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取得的多项重要进展为维护人类健康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1907年发现人类疣组织的无细胞超滤物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1911年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933年分離出流感病毒。1937年研制成功黄热病减毒活疫苗。1942年发现流感病毒具有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1942年发现第一个哺乳动物RNA肿瘤病毒。1943年创建体外培养和鉴定病毒新技术。1949年利用单层细胞培养成功脊髓灰质炎病毒。1957年发现干扰素。1962年阐明了许多病毒的二十面体结构。1967年阐明了类病毒本质。1998年发现Nipah病毒脑炎。进入21世纪,2001年发现可导致婴幼儿肺炎的偏肺炎病毒;2005年发现Boca病毒致呼吸道感染;2012年发现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到2012年,艾滋病已经从发现时的一种绝症转变为一种可预防的慢性病。2014年,美国CDC报道了西非Ebola出血热流行。


  侯云德院士说,在医学病毒学研究史上,中国学者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朱既明教授发现流感病毒非特异性β血凝抑制素。1996年何大一教授提出HAART治疗艾滋病新疗法。1997年袁国荣教授等首先发现禽流感病毒H5N1可感染人。2003年袁国荣教授、钟南山教授最早描述了SARS流行。2009年薛澜教授等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对H1N1流感大流行进行人为干预并获得成功。2013年李兰娟教授、舒跃龙教授等发现禽感H7N9感染人类比H5N1的感染率高100倍。


  必须重视病毒感染与免疫特点


  侯云德院士说,充分掌握和了解病毒感染与免疫的特点十分重要。病毒仅能在活细胞内进行复制繁殖,因此研究病毒是如何感染进入细胞的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病毒感染与免疫的特点就是基于这一特性而引起的。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的衣壳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然后发生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有的在细胞浆内形成内胞,此时病毒依然被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包围,病毒的基因物质仍然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的胞浆内。


  侯云德院士说,基于病毒在细胞内才能繁殖,因此细胞免疫在抗病毒中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机体对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天然免疫系统,病毒要在被感染的细胞内进行复制和繁殖,首先要克服先天性免疫防御机制。如何识别细胞和进入细胞,病毒感染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病原体相关模式识别受体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关键成分,不同病毒通过不同受体进入细胞中。人体细胞为了发现病毒等病原体,免疫系统装备了病原体识别受体,这种识别是特异性的,这些受体是先天性免疫的关键成分,受体主要表达在抗原递呈细胞上,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但是也可在其他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上。目前发现病原体相关模式识别受体有四个家族,其中以TLR研究较为充分且比较重要,TLR受刺激诱导产生的某些成分包括:前炎性细胞因子、抗炎症细胞因子、驱化因子受体、抗微生物分子等,TLR信号传递对增强抗原的摄取和递呈十分重要。


  侯云德院士介绍,急性病毒感染后最早的免疫反应是产生干扰素,也是TLR受体受到刺激后最为重要的一类蛋白。它是宿主细胞对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或肿瘤细胞的一种反应性蛋白,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很快产生干扰素,干扰素产生后会很快被释放到细胞外并与其他尚未被感染的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抗病毒蛋白质,使未被感染的细胞成为抗病毒状态。干扰素信号传递主要是通过Jak-Stat系统,干扰素目前有三个型别,不同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不同。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IFN-α1是中国人群白细胞受到病毒刺激后所产生的主要一类干扰素亚型。


  侯云德院士强调,病毒感染需要早期治疗。当急性病毒感染时,首先启动的是先天性免疫反应,其中最早的抗病毒反应是干扰素的产生和NK细胞的激活。当患者出现症状时,病毒繁殖的高峰往往已经过去,所以对急性病毒感染的治疗要早,如达菲治疗流感最佳时间在发病24小时以内,超过48小时药物就无效了。此外,病毒感染与免疫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与病毒基因的整合,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可持续终身。如EBV感染、水痘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幼年时的水痘在临床痊愈后,病毒并没有从机体中清除而是潜伏在神经根,当到老年时或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时,就会复发出现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部分病毒感染人之后病毒的基因组会整合到人的染色体中来完成病毒复制,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就是这样。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有学者估计,有38%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原始来源于祖先病毒基因组片段,并发现约有1%的序列是全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序列。


  侯云德院士说,病毒感染与癌症存在一定关系,如肝炎病毒包括HBV、HCB与肝细胞癌相关,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等相关。病毒感染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是有些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可引起依赖于胰岛素的糖尿病,HSV-1感染后可引起感染后脑炎,水痘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另一方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以激活带状疱疹复发,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后可促使乙型肝炎病毒复发。来自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的研究发现,慢性病毒感染可以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另有研究发现,疱疹病毒科的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能引起健康人轻微流感样症状,但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则可引起严重的疾病,发达国家有50%至80%的人感染过CMV,部分慢性CMV感染者诱发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侯云德院士特别提醒道,某些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后,当再遇到病毒感染时不仅没有保护作用,还可引起依赖于抗体的免疫病理反应,如登革热灭活病毒疫苗,冠状病毒灭活疫苗,麻疹病毒灭活疫苗等,因此当发现某种新病毒后,如要立即研制灭活病毒疫苗需要十分小心,灭活病毒疫苗并非100%安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压力下,病毒自身在长期的适应环境中可改变病毒的致病性。


  病毒学未来研究方向


  侯云德院士说,对所有的生命体来说,病毒基因组变异是绝对的,由此造成原有病毒还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且不断发生变异,新病毒又陆续出现。1977年以来不断有新病毒被发现,如1983年发现HIV,1989年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1997年发现禽流感病毒H5N1,2003年发现SARS病毒,2005年发现Boca病毒,2010年我国多个省市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2013年发现新H7N9病毒,2015年首次发现与小脑症有关的寨卡(Zika)病毒。新病毒爆发流行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以寨卡病毒为例,自2014年以来,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感染,欧洲、亚洲、大洋州等也有输入病例报告。截至2016年1月26日,寨卡病毒已蔓延至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同年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告称,寨卡病毒在美洲呈“爆炸式”传播,预计寨卡病毒可能在美洲感染300万到400万人,其中哥伦比亚感染人数已超过30000例。2016年2月9日,中国确认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8年12月4日,中国工程院等在北京联合发布《全球工程前沿》报告,在医药卫生领域研判的Top9工程研究前沿中就包括了“新发高致病病毒的发现及其疫情的预警与防控”。报告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高致病性病毒的发现及其疫情的预警和防控,成为全球关注的抗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研究重点之一。


  报告指出,新发高致病病毒的发现及其疫情的预警与防控,是指针对于人类高致病性病毒所实施的分离鉴定及其疫情的实时监测和防控策略的研究,最终达到及时发现、紧急预警和有效防治的目的。其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对相关病毒的鉴定、传播途径和致病性的评估、流行状况的监测预警以及相关疫苗和药物等防治策略的研发等。目前,国际上对于新发病毒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研究体系,可快速明确基因信息及种属,并建立了预警监测体系。通过病毒的分离或拯救等技术可及时获得相关毒株,从而对其进行病原学特征、传播及感染特征和致病力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近年来科学界在特异性抗体等蛋白类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患者紧急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手段。近期,国际社会携手开启了“全球病毒组计划”,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新发高致病性病毒的发现和认知、疫情的监控和预警、以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将会向更加精准、更短时间内完成和更加安全强效等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病毒鉴定及公共卫生监控体系,并发展了“关口前移”等国际化预警策略,在防治技术上也建立了特色储备。


  侯云德院士认为,当今医学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信息医学、转化医学、循证医学和5P医学4个方向,未来病毒学研究要与这些医学研究方向相结合。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即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加敏感人群,依然是预防和控制病毒性传染病的基本策略。在控制急性病毒病方面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毒疫苗的研制应当优先考虑。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流行早期,医学隔离应当是有效的,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危重病例的积极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一种有效方法。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耐药性,需要引起重视。对慢性病毒感染一定要清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对某些病毒病的重症患者治疗,由于先天性免疫的过度反应,治疗细胞因子潮是必要的。侯云德院士最后说:“我学习病毒学已经有58年了,研究医学病毒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于改造世界,控制病毒病,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福人类。”


  专家简介


  侯云德,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项技术总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教授。曾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副院长等职。在分子病毒学研究和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率先研发出国际独创、我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国家I类新药)—重组α1b型干扰素,实现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从无到有的“零”的突破,推动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基因工程药物不仅已应用于上千万患者的临床治疗,而且成功替代了国际进口产品并产生数十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对中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布局建立了多部门、多领域、覆盖全国的传染病检测平台和监测网络,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和能力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医学病毒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摘要通过分析医学检验专业分子病毒学课程的特点,揭示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结合教学经验,对课程的开设时间、教材的选择、师资力量及双语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分子病毒学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0-0111-02


  近年来,非典型性肺炎病毒(SARS-CoV)、乙肝病毒(HBV)、艾滋病毒(HIV)、H5N1和H1N1禽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分子病毒学研究因此迅速发展,其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临床检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已成为医学检验领域中一门重要学科。培养全面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对于当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的设置来说,单一理论讲述已远不能满足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提高本科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的交流能力,成为高校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以分子病毒学作为双语教学试点课程,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1双语教学的定义


  双语教学是指用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多采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模式,通过双语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加强和提高英语水平。2004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表示,“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1]。


  2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工具语言,英语在国际中的地位是无可匹敌的。随着我国改革和对外交流的蓬勃发展,医学界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轨,要把英语作为一门战略性的交流工具来使用。


  医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医学专业知识、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推广双语教学,有助于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更全面、准确、快速地获取国内外最新的专业信息,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医学检验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常规检验技术与方法,更要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科研研究动态和先进的技术。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高端的医疗检验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及控制面板皆为英文编写,如果不懂专业术语以及专业词汇的英文缩写,将无法正确操作仪器,也难以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说明。除此之外,处于生物技术及医学教育前沿的多是发达国家,大多数专业期刊、专业书籍都为英文编撰,医学检验工作者获取专业文献、资料,推广专利成果等都要依赖于良好的专业知识及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因此,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任教师,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普及英文专业词汇以及常用检测技术、方法的英文译文,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3分子病毒学课程教学特点


  分子病毒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内容融合了病毒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将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作为研究重点,提示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本质,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及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分子病毒学教材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应用到病毒学的分类、致病机理、临床监测等方方面面。目前使用的分子病毒学教材,都部分引用了英文文献,甚至有的章节是英文译著。全英文的教材也有不同的版本,以适用于本科、研究生教育。这就为实施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4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实施


  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为:在学科知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专业英文水平。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专业词汇的释义与缩写,能够较为顺畅地阅读专业文献。


  双语课程开设时间及教材选择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已经开始英语的普及教育,这为步入大学的医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相对于日常口语会话、新闻性的短篇阅读理解来说,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特点是医学词汇繁多,单词冗长,专业技术方法表述复杂,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通盘考虑,决定将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这门课程安排在第5/6学期进行。学生通过大一、大二的基础医学的学习,掌握了基础医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医学专业英文词汇(如解剖学中组织器官的英文名称,病理学中疾病的英文名称,病原学中微生物的英文名称及检测方法等),而且大多数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核,在专业英语的阅读和交流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双语教学教材的选取是否适当,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若直接拿来外文原著,虽然专业性强,可专业词汇量过大、难度高,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选择重点章节的英文资料,将其进行汇总编撰。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基础教学内容讲述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章进行双语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分子病毒学专业词汇及专用术语,以达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目的。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英语作为获取国内外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必备工具,是未来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二本院校,河南科技大学在校学生水平尚未达到可使用全英文教授专业课程的程度。若盲目使用全英文教学,学生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记忆晦涩、繁杂的专业医学单词,势必会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丧失对双语教学的兴趣[2]。


  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正确理解、认识英语与专业课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方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专有名词定义、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时,使用英语教材来讲解,中间穿插用汉语讲解;在进行致病机制等较为抽象内容讲解时,先用中文进行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穿插补充英文资料,将分子病毒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英文专业词汇、句式的传授进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提高师资力量双语教学在要求以英语为载体授课的同时,更要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重。在此模式下,教师对专业课程的熟练程度以及英语口语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大[3-4]。


  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医学检验教研室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授课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英文表述水平。


  首先,定期举办英语口语培训班。利用本科教学平台,聘请国际教育学院的英语外教,对分子病毒学专业课教师进行英文口语技能的培训。


  其次,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分子病毒学的双语教学涉及专业英文词汇及表述,通过定期举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词汇及英文原文翻译的知识竞赛,来提高专任教师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英文识记能力。


  最后,加强分子病毒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前所述,分子病毒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产物,其基本内容、检测技术、监测方法等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必须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将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