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防护知信行情况调查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3-06
  • 阅读量5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徐匯区5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于2020年6月27日—7月6日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5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264名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电子形式发放《基层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信、行调查分析》问卷,共发放问卷264份,回收2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19.3%的工作人员不清楚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2.7%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36.4%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抗生素是否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5.4%的工作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到很恐惧,42.0%的工作人员认为当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力度过当,影响了正常生活。近九成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岗位调动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94.3%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规定。28.4%的工作人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尽量不去公共场合,12.5%的工作人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通过心理自我调适缓解恐惧、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结论:通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培训、提供心理支持及人文关怀、完善工作细节等措施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知识-态度-行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1-3]。根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4]的要求,上海市各区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组建疫情防控应急队伍进驻辖区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简称隔离点)。


  隔离点工作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和护士、隔离点所在酒店工作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和志愿者等组成。本次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5家隔离点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新冠肺炎防护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防疫培训及管理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0年6月27日—7月6日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5家隔离点的264名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


  264名工作人员中,男性123名(46.6%),女性141名(53.4%);年龄为23~58岁,平均(38.17±7.69)岁;高中及以下学历30名(11.4%),大专42名(15.9%),本科177名(67.0%),研究生及以上15名(5.7%);初级职称及以下57名(21.5%),中级职称120名(45.5%),副高职称及以上39名(14.8%),其他48名(18.2%);医生93名(35.2%),护士93名(35.2%),酒店工作人员15名(5.7%),安保人员18名(6.8%),清洁人员3名(1.1%),志愿者36名(13.6%),其他人员6名(2.4%)。


  1.2研究方法


  采用冯祥等[5]设计的《基层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信、行调查分析》问卷进行隔离点工作人员防护知、信、行情况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具体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及职业,该部分不计分。(2)新冠肺炎防护认知,共15个条目,分为10道单选题和5道多选题。单选题回答正确得3分,多选题回答正确得2分,部分选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不得分。(3)新冠肺炎防护态度,共10个条目,选项包括“完全不同意”“部分不同意”“不确定”“部分同意”和“完全同意”,“完全不同意”“部分不同意”选项视为不同意,“不确定”选项视为中立,“部分同意”“完全同意”选项视为同意。条目2、3、4、5、6、7、8、9为正向计分,“完全不同意”得1分,“部分不同意”得1.5分,“不确定”得2分,“部分同意”得2.5分,“完全同意”得3分;条目1、10为反向计分,计分规则与正向条目相反。(4)新冠肺炎防护行为,共10个条目,选项包括“完全不同意”“部分不同意”“不确定”“部分同意”和“完全同意”,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计分规则与态度情况部分相同。


  调查问卷通过电子形式发放,所有调查对象均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将信息录入问卷星系统生成问卷二维码,正式调查前抽取42名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预调查问卷的Cronbach’sa值为0.942,提示问卷的信度较好。本次调查共发放264份问卷,回收26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冠肺炎防护认知情况


  96.6%的工作人员知晓新冠肺炎定义,但仍有45.5%的工作人员不清楚新冠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进行管理。工作人员对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状及传播途径等问题的知晓率最高,均为98.9%,19.3%的工作人员不清楚人群普遍易感新冠肺炎,22.7%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灭活新冠肺炎病毒,36.4%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抗生素是否能治疗新冠肺炎(表1)。


  2.2新冠肺炎防护态度情况


  45.4%的工作人员对新冠肺炎感到很恐惧,工作人员对新冠肺炎进展十分关注、愿意參加现场防护工作、愿意了解相关知识、认为有必要开展新冠肺炎相关课程和培训、能够认识到新冠肺炎的防护意义及认为有必要开展日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等的同意比例均较高,42.0%的工作人员认为当地新冠肺炎防疫力度过当,影响了正常生活(表2)。


  2.3新冠肺炎防护行为情况


  近九成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岗位调动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94.3%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新冠肺炎防控规定,总体防护执行情况较好。28.4%的工作人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尽量不去公共场合,12.5%的工作人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通过心理自我调适缓解恐惧、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表3)。


  3讨论


  3.1开展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培训


  19.3%的工作人员不清楚人群普遍易感新冠肺炎,22.7%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灭活新冠肺炎病毒,36.4%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抗生素是否能治疗新冠肺炎。可利用网络、微信、视频等形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培训,让工作人员通过可视化模式迅速掌握防护技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6]。医疗保障工作组应定期对隔离点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工作指导,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选择、使用和操作流程;监督检查手卫生及其他各种防护措施;纠正可能存在的防护不足、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降低感染风险[7]。


  3.2提供心理支持及人文关怀


  45.4%的工作人员对新冠肺炎感到很恐惧,12.5%的工作人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通过心理自我调适缓解恐惧、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通过派驻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业人员向隔离点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導,指导其正确应对应激问题,并掌握宣泄情绪的方法[8];鼓励和促进隔离点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防御情绪,建立支持关系;及时分享官方发布的疫情情况、医疗指南等信息,防止工作人员产生恐慌情绪;合理排班,确保工作人员得到充分休息。


  3.3完善工作细节,提升服务能力


  近九成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岗位调动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护措施,94.3%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新冠肺炎防控规定,总体防护执行情况较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中的细节问题需继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物资的领取发放登记,确保储备充足的防护物资;加强工作人员执行医学观察登记、疫情报告、消毒隔离等专项工作的岗前安全培训,防止医护人员成为无症状感染者。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多,对工作人员的语言沟通、掌握不同文化习俗知识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在实际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工作预案和常态化工作机制[9]。


  通过开展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培训、提供心理支持及人文关怀、完善工作细节等措施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工作,提升隔离点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转变防护态度、改善防护行为,确保安全有序地开展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