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治疗分析

  • 投稿味精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561次
  • 评分4
  • 64
  • 0

杨泽娟

大理州云龙县人民医院,云南云龙 6727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辛辅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治疗;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141-02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儿科门诊的常见和多发疾病,表现为患儿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水样便伴有未消化食物等,主要的致病原因为消化不良、饮食不当和脾胃虚弱等。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仍存在一定难度,长期腹泻会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导致营养性疾病,影响发育。本研究就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疗效,现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0例,所有患儿入院时均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伴有未消化食物,部分患儿出现腹痛、失眠等症状。本组80例患儿经过临床诊断和检验全部确诊为消化不良性腹泻。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10岁,平均5岁,病程3~18d,平均10.5d;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9岁,平均4.5岁,病程3~21d,平均9d;排除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代谢性疾病患儿。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措施 对照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给予微生态调节剂、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给予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抗生素实施治疗;对患儿的饮食进行合理干预,强化喂养,保证患儿体内营养的充足摄取,提高其身体免疫力;实施液体治疗,给予其充足的液体,避免出现脱水现象;若为轻度脱水患儿,应给予其口服补液盐;若为中重度脱水患儿,应对其实施持续静脉补液,以有效缓解其脱水现象,14d为1个疗程。

1.2.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以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6个月以下患儿给予10mg/d口服,6个月以上患儿给予20mg/d口服,14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会议制定的《腹泻病疗效标准》进行临床效果的评价。痊愈:腹泻次数减少至每天2次以下,水样便消失,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每天腹泻次数、粪便性状和全身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无效:腹泻次数、粪便性状和全身性症状均未明显好转甚至持续恶化。症状程度分级:0:无症状;1级:轻微症状,1分;II级:有症状,尚能正常活动,2分;III级:症状重,不能正常活动,3分[3]。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29例患儿显效,8例患儿有效,3例患儿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17例患儿显效,12例患儿有效,11例患儿无效,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对比差异(P<0.05 ),但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表明观察组取得更好的症状控制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 )。

注:与同组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与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小儿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同时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医疗工作者更应对其引起重视。小儿抵抗力一般较弱,且其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较为旺盛,受天气、腹部受凉等因素的影响,小儿常出现口渴现象,导致其饮奶过多,继而产生腹泻现象。除此之外,对小儿的不科学喂养也可导致其发生腹泻,例如喂养食物不合理、喂养时间不固定、食物种类改变或者肠道食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其肠道发生酸度紊乱,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内源性感染,体内水电解质失衡,最终导致其发生腹泻现象。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发病无季节性变化,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腹泻、大便性状异常、食欲不振和精神不振等,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消化功能障碍、脾胃虚弱等导致。现代医学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紊乱失衡,诱发腹泻,腹泻加重菌群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锌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是体内多种酶进行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免疫功能和细胞生长方面起到核心作用。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时,由于肠道吸收故障和大量失水,导致体内锌元素流失,导致肠道肠绒毛应缺锌萎缩,双糖酶活性下降,进一步导致腹泻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及时补锌可以增强消化道酶的活性,修复胃肠道损伤粘膜,促进消化功能恢复,且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提高胃肠道系统对外界病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促进消化不良腹泻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和痊愈。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症状恢复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较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更佳,应该加强应用推广,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郑通喜,陈洁,陈川碧,等.婴幼儿迁延性肠炎补锌治疗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76-4477.

[2] 李霖,周国民.131例小儿腹泻患者住院治疗回顾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7(1):106-107.

[3] 许世跃,郑路.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现代康复,2009,3(2):l8-19.

[4] 庞象,许红伟.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国外儿科学,2011,20(5):246-248.

(收稿日期: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