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预防与控制

  • 投稿BB姬
  • 更新时间2015-10-26
  • 阅读量956次
  • 评分4
  • 24
  • 0

仝苏黔

贵州省龙里县人民医院 贵州省龙里县 551200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到2014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手足口病患儿,总结病原体及传播途径,并对所有患儿容易发病的年龄、时间、住院隔离治疗及所涉及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而复杂,流行强度较大,主要传染途径是粪口传播途径,病毒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也是造成传染的原因,1 ~ 4 岁年龄组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 ~ 7 月份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居家治疗与门诊留观治疗患儿发病率均高于住院隔离治疗;上述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 必须从个人,集体以及医疗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避免病情的恶化,应用科学有效的整体性预防控制措施, 能够使病症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进一步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传染;预防与控制

本文随机选取了100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是探究小儿手足口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原学分析及传染源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EV71 及CoxA16 型病毒最为常见。但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 酒精和5% 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 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 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经粪便、口、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1.2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100 例小儿手足口患儿中,男70 例,女30 例;1 ~ 4 岁72 例、其他年龄段28 例;全部患儿入院时都有程度不一的发热情况,高热状态50 例、中等热状态36 例、低热状态14 例;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 初期为发热、厌食、精神不振,l 天-2 天后出现皮疹,为手足口水疱,臀部下肢丘疹,口腔溃疡,特征为丘疹充实性,水疱为深在性,泡壁厚不易破裂,皮疹周围绕以红晕,皮疹—般局限,严重者可泛及全身。

1.3 方法

1.3.1 确诊方法

医院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遇见患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应做好诊断,对符合下列症状体征的患者可诊断为临床诊断一般病例或重症病例,通过实验室检查检测到病毒或相关标志物的为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的基础上,经实验室对患者疱疹液检测到EV71 核酸检测阳性或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出EV71 病毒或患者血清EV71IgM 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 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手足口病确诊病例。

1.3.2 治疗方法

以患儿具体病情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住院隔离治疗、居家治疗以及门诊留观治疗等。做好全部患儿检测、报告、指导以及消毒等整体防控措施。对住院隔离治疗患儿,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如维生素B、C 等,行口服;同时与患儿具体病症为依据,细分为三类,分别是轻、重、危,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临床症状较严重患儿,例如有高发热、咽腔充血及厌食等症状患者,使用抗感染补液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皮肤丘疱疹患儿采取阿昔洛韦软膏,行外敷,以拭擦的方式每日进行三次, 持续使用一个星期;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患儿, 可对患儿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 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儿手足病发病情况比较

1 ~ 4 岁年龄组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 ~ 7 月份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居家治疗与门诊留观治疗患儿发病率均高于住院隔离治疗;此统计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住院隔离治疗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住院隔离治疗28 例患儿,采取科学有效的整体性预防控制措施后, 治愈20 例、效果显著5 例、有一定效果的2 例、没有效果的1 例,总有效率为96.4%。

3 讨论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 型,其中以EV71 及CoxA16 型最为常见。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经粪便、口、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儿童被传染后发病率很高,且传播极快,且因病死亡率较高,对患儿生命健康已构成非常大的威胁。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者, 相关预防对策及控制对策包括:

(1)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2)对医院进行强化消毒隔离措施。

(3)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以此使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能够得到有效治愈。

4 结语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科学有效的整体性预防控制措施,能够使病症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白刃. 小儿手足口病传染的有效防治[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1).

[2] 李德辉. 小儿手足口病276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