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儿童龋齿病因的调查和分析

  • 投稿Lesl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992次
  • 评分4
  • 77
  • 0

王 瑛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

【摘 要】近年我们来对甘州区406 名3 ~ 8 岁现阶段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及龋齿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做好我区儿童口腔龋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现报道如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甘州区儿童;口腔龋病;调查;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龋齿列为全球第3 位需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影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与健康的口腔疾病之一[1]。2005 年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甘肃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2] 显示, 甘肃省5岁儿童患龋率55.8% 低于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平均水平 66. 0%。近年我们来对甘州区406 名3 ~ 8 岁现阶段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及龋齿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做好我区儿童口腔龋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甘州区406 名儿童,其中男210 人,女196 人;3 ~ 4 岁102 人,5 ~ 6 岁177 人,7 ~ 8 岁127 人。自愿参加本调查,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采用WHO 推荐的普查方法和标准

口腔保健医师在自然光线下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按牙齿顺序逐个检查全牙列的方式进行,在检查过程中对牙面的色、形质的改变以及窝沟间隙等龋病好发部位应仔细检查,并做龋齿相关发病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1或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因素分析

儿童总患龋率为43.60%,且男女童之间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年龄因素分析

儿童龋齿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但不同年龄组之间患龋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甜食因素分析

针对儿童平时吃甜点、零食、水果、喝甜饮料及喝牛奶加糖的饮食习惯,吃甜食频率每天多于2 次为喜食标准。结果显示,儿童不同甜食进食频率之间的患龋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2。

2.4 牙齿排列、牙列、牙位龋齿分布分析临床检查发现牙齿排列不齐易患龋齿,与牙列整齐儿童存在明显差别。乳牙以上切牙、下颌牙如磨牙最易患龋,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下颌乳前牙最少。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我区儿童总患龋率为43.60%,男女儿童间患龋率无明显差异,但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各年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小儿牙弓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扩大,生理间隙形成,牙齿之间的接触点丧失,易嵌塞食物,便于菌斑的形成相关。致龋原因调查分析证实,爱吃零食、甜食,睡前有吃甜点或喝甜饮料习惯,都是儿童患龋病的危险因素[3-4]。常吃零食、甜食的儿童龋患率明显高于少食的儿童。因为口腔环境中的多种产酸细菌可利用甜食中蔗糖产生有机酸,使牙釉质表面脱矿、软化而出现龋洞。调查发现晚上刷牙与不刷牙的儿童组别患龋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与睡前吃零食、甜食后不及时、有效地清洁牙齿相关。儿童龋齿的发生具有牙列、牙位的特点,以上中切牙龋患最高,其次是上侧切牙及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排在第三位,下颌乳前牙龋患最低,这与牙齿的部位清洁程度及食物停留时间长短有关。牙齿排列不齐的儿童易患龋齿,因为这类儿童其牙齿表面不齐整,使牙菌斑容易存积、不易清除所致。

龋齿的发生与牙齿结构、排列整齐度、食物种类、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机制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睡前不吃甜食及酸乳制品,控制饮食中糖的含量;其次培养儿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指导儿童正确刷牙,爱护牙齿;对于不同年龄采用不同的牙齿清洁方法是防止患龋病的重要措施。同时建议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钙,定期对儿童进行龋齿健康检查和口腔保健、防治知识教育,早发现及早治疗,维护和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

[2] 杨兰, 马力扬, 冯正虎等. 甘肃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4):501-503.

[3] 童慧玲. 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形成中的家庭因素[J].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6):357-358.

[4] 张蓉, 林焕彩, 支清蕙等. 高发龋和无龋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5):29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