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学论文2900字_儿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5-30
  • 阅读量56次
  • 评分0
  • 0
  • 0

  导读:儿科医学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儿科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儿科医学论文2900字(一):高职医学生儿科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论文


  摘要:实习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经之路,儿科因其特殊性,医疗风险高、纠纷多,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实习生儿科动手操作机会较其他成人科室少,严重影响着实习质量和实习效果。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习带教经验,指出了目前高职医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更好地指导实习,确保实习效果。


  关键词:医学生、儿科、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a)-0237-02


  临床实习是学生由理论到实践,由学生角色到医生角色转变的关键阶段。儿科疾病复杂,病情变化快、小儿沟通困难,诊治不配合,家属情绪焦虑,不敢让实习生操作,儿科医疗风险高且纠纷多,这都给儿科实习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该文总结以往实习带教过程中的经验,分析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找到解决办法,提高儿科实习质量。


  1儿科实习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对儿科不感兴趣、不重视,积极性不高


  很多学生都想成为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或妇产科医生,很少会主动选择成为儿科医生。儿科专业性和实践性强,其对象是儿童,儿童不同于成人,是不断生长发育中的个体,学生在学习儿科生长发育、肺炎、腹泻、先天性心脏病等章节时往往感觉难度较大,要记、要背的内容多且不易掌握,阻礙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儿科用药、手术均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判断有较高要求。儿童检查治疗不配合、儿科工作繁重、儿科医疗风险大、收入比成人科室少,学生逐渐对儿科不感兴趣、不重视,导致他们在未来职业规划计划中,很多并不选择从事儿科。


  1.2儿科医患沟通困难,影响实习效果


  (1)患儿沟通困难。儿童通常不能表达自身存在的问题,家属情绪焦虑,对实习生信任和配合程度低,实习生临床经验少、缺乏必备的沟通能力,导致在给儿童查体和治疗时很难取得配合,儿科操作动手机会减少,实习生因此产生畏难、自卑心理,实习积极性降低,严重影响实习质量。


  (2)儿科病例书写有其特殊性。儿科的对象是儿童,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解剖、生理、病理特点都有不同,儿科病例书写不同于其他成人科室,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1.3实习医生角色转换障碍


  跟以往课堂学习的模拟病历不同,实习生进入陌生的科室,面对的是真实的病患,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诊疗程序不熟练、技能操作不规范、人际沟通不协调等现状,加之升学考试与就业压力,医学生实习期间压力巨大。大量研究证实,临床医学生压力水平,往往会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上升,而压力最大的阶段为实习阶段和住院医师第一年[1]。实习压力导致学生不敢主动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甚至很多实习生没有转变角色,依然把自己当作学生甚至是旁观者,不主动参与到分析病情、与家长沟通病情等临床工作中。儿科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实习也成为很多学生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4实习生管理和教师因素


  实习过程普遍存在有以下问题:一是临床实习与升学、就业冲突,导致实习期间态度不端正,很多学生无法保证实习时间,甚至逃离实习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医院带教意识不够。临床实习生较多,带教老师相对不够,带教老师临床工作负荷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督促指导实习生,对实习生关注低。还有很多医生认为实习只是一种形式,只要不引起医疗事故就行,其他则置之不管。另外,实习带教工作并没有额外增加收入,这也影响着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三是实习医生承担了过多无意义的琐事,如打印资料、搬东西、跑腿等,实习生很难真正融入治疗小组,实习质量大打折扣。四是出科考核不完善,多数院校实习成绩只占毕业成绩的一小部分,考核方式多为理论考核,不能促进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解决办法


  2.1加强入科纪律教育,加大实习管理监督力度


  全面系统的管理直接影响带教效果,加强实习生的入科教育,严格纪律要求,加强考勤,对在岗实习医生进行出勤考核,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禁止旷工、迟到早退等现象。儿科不同于成人科室,入科培训除包括科室介绍、基本医疗规范、规章制度以外,还应着重介绍儿科的特点,包括儿科的用药特点、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计算、小儿问诊及查体技巧、儿科病历书写规范等。


  2.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长期以来,医院及带教老师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少对实习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儿科医患矛盾突出,加强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有利于实习和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也是培养全面合格医疗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带教老师将医德医风教育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到医疗法律法规体要求,有助于实习生深刻感受职业认同感,这对未来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都意义巨大。


  2.3加强临床带教医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临床教师是承担实习生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深刻影响着临床实习的质量。应选取具有丰富儿科临床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生进行带教,实习过程中一对一专人带教,确保良好的带教效果。带教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在儿科实习的主动性。带教教师需对学生诊疗中良好的表现进行正面表扬和鼓励,增加其儿科实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应对实习中出现的错误操作及时纠正,避免其下次出现相同的错误,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体下,让实习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


  2.4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带教


  如杨丽芬[2]的研究中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带教中以案例为主线,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组织住院医生、实习医生等围绕病例开展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来,鼓励实习生去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培养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兴趣。兰频等人[3]的研究中使用思维导图用于临床带教,有助于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增加床旁讲解的频次和深度;定期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会;利用模拟医学提高技能操作;开展讲座,介绍疾病的最新诊疗指南及研究进展等多种模式,增进实习效果。


  2.5强化实习前的综合培训及考核


  实习生操作能力差,临床上又少有操作的机会,即使有了机会很多学生害怕出错不敢操作,长期以往其操作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和提升。学校可以在实习前开展针对实习的强化训练,如儿科病历分析、儿科技能操作培训、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等,提高实习的效率。


  2.6注重出科考核


  学校可适当提高实习成绩占毕业成绩的比例。设置综合性考评体系,改变传统出科的单纯理论考试形式,增加医德医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临床技能等方面的考核比例,全方位地考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对违反实习纪律、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实习生做出补实习、退实习等处理。


  儿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将循证医学理论引入儿科护理管理的成效论文


  【摘要】儿科护理管理向来就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在传统的护理管理之下,儿科护士的临床护理实施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之下,即往往是按照医嘱机械性的执行相关护理操作,这种护理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激发护士的自主能动性,同时也不利于护士责任心和进取心的培养。因此,当前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也无法适用当前的护理管理需求,急需一种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儿科临床护理实施管理。于2017年6月成立儿科循证护理小组,将循证医学理论引入儿科护理管理15年以来,我科室护理管理人员积极学习当前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并结合我院儿科的具体情况和独有特征对儿科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医护人员100%认为儿科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效果显,将每一个护士的潜能和智慧发挥到极致,保证了团队中的人才梯队建设。与此同时,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合理分工协调配合,使得组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荣誉感得到激发,在科室内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护理工作氛围,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上进心得到激发,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得到提高,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同时也有利于护士长对儿科临床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对于儿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6-287-01


  1管理现状


  11儿科人力结构不能满足护理服务的需求


  我科室护士共计36人,其中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19名护师和12名护士;学历分布:包括本科19人,大专14人,中专3人;工作年限:20年以上3人,10~20年15人,5~9年9人,5年以下9人,儿科职称配置结构初级职称护士比重太高,不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


  12分析存在的问题


  121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科学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护士长的现代化护理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管理者没有及时授他人权力,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支持,没有让员工担负起应负的责任,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


  122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人员为护士长指定的人员


  组织中长期以来保持着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信息的传递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无法获得民主反馈意见,这就很容易造成考核结果存在偏差,无法准确地反应一线临床护士的工作情况,有失公平公正。


  123护理人员质量意识较欠缺,管理矛盾大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实行的都是等级分明的管理方式,管理者与被检查者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护士将临床护理质量考核工作单纯的认为是应对护理管理者所制定和提出的各项规范、制度,无法正确对待护理质量考核工作,导致护理质量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13探讨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31循证支持


  针对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文献检索,尽量采纳国家护理临床指南、权威组织文献系统评价、护理专家的意见及建议等,凭借相关证据,结合临床,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儿科护理效率和质量。


  132制定护理管理决策时必须符合的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二是适用性原则;三是持续改进的原则。


  2模式介绍


  21介绍管理模式的开展及实施情况


  循证应用


  (1)积极引入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2)改善心智模式,明确团队目标(3)实施参与管理模式


  22改进内容


  在研究中,采取的具体措施


  (1)明确考核标准(2)组建微信群,做好团队激励,一旦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则通过微信平台让全体护士在第一时间内对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促使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纠正和改进,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3)《量化及护理管理质量控制考核表》的使用,把控现场管理人员条件;确定岗位职责,应用走动式管理模式;强调重视集体成绩,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23结果


  实施该模式运作,护士能够从以往的被动执行医嘱,应对护理质量检查,转变为主动改进护理质量,促使护理质量达到。该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实现了集中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由行政约束的“人治”转变为“法治”,制度化的“法治”克服了“经验式管理”的随意性和感情用事的弊端,使压力变为动力,激励护理人员主动自觉把工作做得更好,充分调动了各小组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基于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及技能,我们注重科学证据的引用,经综合考虑,选择最为恰当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每一个护士的潜能和智慧发挥到极致,保证了团队中的人才梯队建设,使患者享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24取得的成效


  (1)护理品管组工作成效:


  实施该管理模式,实现了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明确了各岗位的专业职能、行为准则及管理标准,规范了护理服务细节及行为,更新了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了护士素质,加强了环节监控,做到了专项内容专组控制,使护理质量控制更加科学、完善与持续,达到了护理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患者提供了最适合的服务,更有效地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2)教学组工作成效:


  在健全的“互联网+”模式下,构建起学习型组织,使每一位护士都能够参与到其中,通过组织培训、沟通讨论等方式,给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促使其自身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地提升,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护理装备管理组工作成效:


  更新《科室仪器档案表》,每日对使用后的仪器立即进修检修,保证了临床护士使用仪器的方便及放心,抢救及时率100%。


  (4)护理行政管理组工作成效:


  将循证医学理论引入儿科护理管理,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来挖掘、更新和发展。使得组织成员有了渴望实现的团队共同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使命感。


  综上所述,经过15年的实践,更新管理思想,将循证医学理论引入管理实践中,突破对周围世界的原有认识,从自我设定的各种限制中解放出来,将循证医学理论运用到了儿科护理管理中,为解决儿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而有效的途径,从而促使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