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87例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分析

  • 投稿北冥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36次
  • 评分4
  • 67
  • 0

刘大船

辽宁省沈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采用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手术(PMC)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87例采用PMC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结果均符合手术要求,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指标基本稳定,但研究组患者的拔喉罩时间和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PMC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对患者心率、血压等的影响较小,且术后清醒快,值得在临床手术麻醉中进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瑞芬太尼;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b)-0112-02

[作者简介]刘大船(1977-),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医学,邮箱:270286172@qq.com。

PMC手术是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优秀等特点,但由于实施手术时需行全身麻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麻醉药物的选择就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1-2]。为探讨对采用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手术(PMC)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该研究2011年1月间—2012年12月在该院对麻醉药物瑞芬太尼在PMC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共87例,其中男46例,女41例,年龄为36~69岁,平均为(52.5±16.5)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能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左侧疼痛的有42例,右侧疼痛的有43例,双侧疼痛的有2例。对疼痛的部位进行诊断,有28例患者Ⅱ支神经痛,有21例患者Ⅱ支并Ⅲ支神经痛,有13例患者Ⅰ支并Ⅱ支并Ⅲ支神经痛。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数为43例,对照组患者数为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PMC手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实施前实施喉罩置入式全身麻醉。在术前30 min为患者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和0.1 g苯比妥钠药物,在进入手术室后为患者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0.1 mg/kg维库溴铵、1.5 mg/kg丙泊酚以及3 μg/kg的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实施麻醉诱导,诱导完成后将喉罩置入,并用静脉滴注0.1~0.2 mg/(kg·min)的异丙酚和吸入七氟烷来维持麻醉。研究组患者在采用0.1 mg/kg维库溴铵、1.5 mg/kg丙泊酚以及1 μg/kg的瑞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实施麻醉诱导,诱导完成后将喉罩置入,并用静脉滴注0.1~0.2 mg/(kg·min)的瑞芬太尼和吸入七氟烷来维持麻醉状态。

在麻醉实施完成后,让患者取平卧位,运用C型臂机对患者的三叉神经疼痛部位进行穿刺定位,并放入附有微球囊的导管。在定位完成后将导丝去除,用造影剂填充微球囊,对患者的半月神经节进行压迫,根据患者病情持续3~10 min后,将导管撤除患者脸部,完成压迫手术。

1.3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A1)、置入喉罩前(A2)、置入喉罩时(A3)、穿刺开始时(A4)、实施压迫时(A5)以及拔出喉罩时(A6)几个时间点的心率(HR)以及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值进行记录,比较两组之间的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拔除喉罩和术后清醒时间进行记录比较。

1.4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计量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x±s)表示。

2结果

2.1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麻醉均符合手术要求,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5.6±3.66)min,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为(15.9±3.78)min,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点的心率值和血压值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首先在组内比较上,两组患者在A1、A3、A4、A6这几个时间点其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2和A5 两个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与麻醉诱导实施前A1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在组间比较上,两组患者在几个时间点上的下降幅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术后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拔除喉罩和清醒时间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拔除喉罩的平均时间是(5.3±1.9)min,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拔除喉罩的平均时间是(9.2±2.9)min,对照组的拔除时间明显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清醒时间平均为(4.8±2.2)min,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清醒时间平均为(8.7±3.1)min,对照组的清醒时间明显慢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发热、头痛等并发症。

3 讨论

PMC手术是现代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与射频热凝手术和减压手术相比,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适合于高龄患者或对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治疗三叉神经痛[3-4]。在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在15 min左右,对患者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小,且术后恢复快,因而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PMC手术的实施需要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会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选择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的麻醉药物就成为手术麻醉的关键。该研究主要对瑞芬太尼药物在PMC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并将其麻醉效果与芬太尼药物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麻醉药物的不同对患者手术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很大影响,两组患者均在15 min左右完成了手术,且术中患者的麻醉效果符合全身麻醉的手术要求。

在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面,两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其心率和血压均有所下降,在置入喉罩、穿刺开始以及拔除喉罩这几个时间点与实施麻醉诱导前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且使用芬太尼的患者组和使用瑞芬太尼的患者组之间相比,两组下降的幅度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不论是瑞芬太尼还是芬太尼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影响都比较小,稳定性较好。但在置入喉罩前和实施压迫时这两个时间点,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与实施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下降幅度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置入喉罩前和实施压迫时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与麻醉药物的种类并没有直接关系[5]。患者在置入喉罩前其心率和血压出现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在麻醉诱导阶段,患者的血流动力受诱导麻醉药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而在实施压迫时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发生明显变化,则可能是由于在穿刺针进入患者面部触及半月神经节时,神经感觉核的传出神经与迷走神经的运动核发生联系[6],对迷走神经产生刺激,并经迷走神经对患者心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使得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出现明显变化。

在术后恢复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状,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喉罩拔除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这说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瑞芬太尼属于由脂酶代谢产生的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果比芬太尼高出1.5倍多,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消除快、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十分适合于临床手术麻醉,且在停止输注后其药效能够快速停止,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小。本身PMC手术的时间就短,对麻醉药物的效力和作用时间有较高要求,而瑞芬太尼起效快和镇痛作用强的特点正符合PMC手术的要求,因此与芬太尼相比更适合于应用于PMC手术麻醉中。

但瑞芬太尼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并不是没有,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在置入喉罩前和实施压迫时其心率和血压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并积极对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另外,瑞芬太尼药物的价格比芬太尼高,在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综上,瑞芬太尼在PMC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对患者心率、血压等的影响较小,且术后清醒快,值得在临床手术麻醉中进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齐文斌.两种静脉麻醉方法在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54-55

[2]袁燕,申文,刘功俭.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麻醉在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0):60-62

[3]杨颖.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静脉麻醉方法的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4):249-250

[4]罗刚,陈涛.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在鼻内窥镜下行三叉神经上颌支部分切除术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8,19(4):29-31

[5]李广鑫.48例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保健,2010,11(3):68-68

[6]刘辉,蔡长华,张静.喉罩在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2):141-142.

(收稿日期: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