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 投稿粉红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51次
  • 评分4
  • 11
  • 0

向世华

泸州泰康精神专科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选取偏垫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均为我院精神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医护(对照组,n=40)与运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PANSS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总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思维障碍因子、反应缺乏因子、抑郁因子及偏执因子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激活性因子、阳性症状量表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分散内观认知治疗,可避免场所和参加时间的限制,为病房内患者的需要提供了良好条件,可依据治疗师的情况和病房对治疗程式灵活设置,以使患者积极性提高,对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进而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偏垫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138-02

临床严重精神病性障碍疾病类型中,精神分裂症占较高病发比例,病程进展缓慢,迁延,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社会功能造成了极大伤害。复发常为主要引起致残的因素,而针对康复期患者,社会适应、非理性认知、家庭功能、人际关系、职业竞争能力无法用药物改善的方面,为主要诱导复发原因[1]。依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等治疗指导,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和缓解期,心理教育干预均为标准的治疗程序,是药物维持治疗有效的补充手段,对改善疾病预后意认重大[2]。认知疗法在心理治疗方法中,是应用和研究最多的项目之一,内观认知疗法(NCT)综合国、内外观点,是使主观、客观趋于和谐的创新性心理疗法,可使患者调整心态,促使情绪平和,疗效肯定。本次选取偏垫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组,就分散内观认知疗法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偏垫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均为男性,年龄16~40岁,平均(35.2±2.1)岁。均与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相关标准符合,监护人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本人自愿在本次研究中参与。排除冲动兴奋不合作或严重衰退者,脑器质性疾病或伴精神发育迟滞者;自知力缺乏者及严重躯体疾病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组间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取氯丙嗪、利培酮、奥氮平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加强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支持、日常照护等。观察组在应用药物治疗及开展常规医护的同时,连续28 d实施分散内观认知疗法,每天3 h,并评估近期效果。分散内观疗法相较集中内观认知疗法,在地点、时间上灵活性较强。具体为:①医院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制定《指导手册》,对治疗全过程规范和记录。②按统一要求的内容、环境,在每天开展分散内观认知治疗,每日1次面接,患者就心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思考和回忆情况,加强指导,并予以肯定,后指导行贝克认知心理治疗,并监督全程。③选择一间单独病例作为治疗地点,无装饰物,要求患者安静,以静坐为主,不能看报读书,有严重心理困扰时,可躺卧。④个人成长过程中,一个回快阶段为3~5年。内观对象,如母亲,如最亲近的人,父亲,次亲近的人,恋人、朋友、其它亲人为第三亲近人,最讨厌的人,次讨厌的人等。⑤内观主题:我给对方造成的困扰;我为对方做的;对方为我做的。⑥治疗层次:进入内观情景;对自我重温;试着换位感受;感悟并察觉。

1.3 指标评定

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量表含条目30个,分值越低,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PANSS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总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思维障碍因子、反应缺乏因子、抑郁因子及偏执因子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激活性因子、阳性症状量表分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我国和日本学者均对内观疗法尝试性应用,成效显著。有报道指出,应用此疗法,可使精神分裂症病例用药依从提高,应对应激事件能力和社会支持增强[3-4]。多项研究证实,多种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采用内观认知治疗,效果理想[5]。结合本次研究示,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分散内观疗法联合应用,相较药物单纯治疗,在改善部分精神症状方法,优越性明显,特别是对思维障碍因子和偏执因子,成效更为显著[6-7]。就改善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内观治疗中,可修通偏差认知,使患者惯性思维模式改善,对非理性认知进行矫正,进而促进康复[8]。本次结果示,就抑郁因子评分而言,治疗后呈减低显示,且疗效持续至随访,表明患者情绪在应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时,可明显改善。分析改善原因,可能患者认识到在治疗过程中,有社会支持,可通过社会支持对消极情绪改善,降低抑郁情绪发生率。应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可避免治疗场合的限制,减少治疗时间,与集中内观认知疗法比较,其可使医生治疗负担减轻,医护效率增强,同时患者可依据自身情况,对心理治疗的时间合理选择,降低对生活、工作的影响,保障时间,且避免患者疲劳和厌倦,增加遵医依从,促使主观能动性可最大程度发挥。

综上,针对处于康复期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药物维持治疗基础上,应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可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使不健康认知得以纠正,对康复造成的不良因纱消除,使依从性提高,进而促使病情改善,为社会和家庭功能的重建和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促使生活质量整体提高。分散内观认知治疗,可避免场所和参加时间的限制,为病房内患者的需要提供了良好条件,可依据治疗师的情况和病房对治疗程式灵活设置,以使患者积极性提高,对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进而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韦月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干预进展[J].内科,2013,8(4):423-424.

[2] Lysaker PH,Davis LW,Bryson GJ,et al.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work outcomes in wvcational rehabilitationfor participants with schizophrenia spectrumdisorders[J].Schizophr Res,2009,107(2-3):186-191.

[3] 曹桐,毛富强,田红军,等.内观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外科杂志,2011(20):442-444.

[4] Chien WT,Chan SW,Thompson DR.Effects of amutual supportgroup forChinese peoplewith schizophrenia:18-month follow-up[J].Br JPsychiatry,2006(189):41-49.

[5] 姚玲玲.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疾病风险及防治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579-580.

[6] Clare Reeder,Nicola smedley,kate butt,et al.Cognitive predictors of Social functioning Improvements Following Cognitive Remediation for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Bulletin,2006(32):123-131.

[7] 曹桐,毛富强,田红军,等.内观认知疗法对40名医学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4(4):229-232.

[8] 孙靓.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65-66.

(收稿日期:2014-04-12)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1.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以译成汉语,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m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西文缩略语不宜拆开转行。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HBsAb、PCR、CT、D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