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1137次
  • 评分4
  • 96
  • 0

管艳庆/ 河北省涿州市农业

犬瘟热,又名犬麻疹、狗瘟等,为一广布全世界的犬科动物之严重高传染病毒性疾病,本病对幼犬乃为高死亡率之传染病。

(一)病原

犬瘟热俗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感染肉食兽中的犬科( 尤其是幼犬) 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此病的特征:呈现双相热型( 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0℃左右, 持续1 ~ 2 d 后降至常温, 经2 ~ 3 d 后, 体温再次升高), 鼻炎、支气管炎及呼吸和消化严重障碍,少数病例可出现脑炎, 鼻部和脚垫的高度角化症状。病犬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 鼻汁、唾液、泪液、心包液、胸 水、腹水及尿液) 以及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脊髓等脏器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随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健康犬与病犬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空气或食物而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除幼犬最易感染外,毛皮动物中的狐、水貂对犬瘟热也十分易感。

犬瘟热病毒对热和干燥敏感,50 ~ 60℃,30 min 即可灭活,在炎热季节犬瘟热病毒在犬群中不能长期存活,这可能是犬瘟热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的原因,在较冷的温度下,犬瘟热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在2 ~ 4℃可存活数周,在-60℃可存活7 年以上,冻干是保存犬瘟热病毒的最好方法。

犬瘟热病毒对紫外线和有机溶剂敏感,最适pH7.0,pH4.5 ~ 9.0条件下均可存活,0.75% 碳酸和0.3%季胺类消毒剂4℃ ,10 min 不能灭活病毒, 临床上常用3% 的NAOH 作为消毒剂效果很好。

(二)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为3 ~ 9 d。症状多种多样,与毒力的强弱、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犬瘟热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 ~ 3 d。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几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粘脓性。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和衰弱死亡。

神经症状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症状10 d 左右出现。临床上以脚垫角化、鼻部角化的病例引起神经性症状的多发。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病毒损伤于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它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性犬瘟预后多为不良。

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 d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该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 ~ 90%。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

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预后很差。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三)诊断要点

临床特征:体温呈双相热型( 即病初体温升高达42 ℃ 左右, 持续1 ~ 2 d 后降至正常,经2 ~ 3 d 后,体温再次升高) ;第二次体温升高时( 少数病例此时死亡) 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犬咳嗽、喷嚏、流浆液性至脓性鼻汁,鼻镜干燥,眼睑肿胀,化脓性结膜炎,后期常可发生角膜溃疡;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有米粒大红点、水肿和化脓性丘疹;常发呕吐;初便秘,不久下痢,粪便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少数病例可见足掌和鼻翼皮肤角化过渡性病变。约有10 ~ 30%的病犬出现神经症状( 痉挛、癫痫、抽搐等)。本病的致死率可高达30 ~ 80%。如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时,致死率更高。由于本病常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细菌,使症状复杂化。因此,单凭上述症状只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还须采取病料( 眼结膜、膀胱、胃、肺、气管及大脑、血清)送往检验单位,做病毒分离、中和试验等特异性检查。

(四)治疗

感染犬瘟热病毒早期应用特异性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或大剂量高免血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当出现神经症状时,应用特异性犬瘟热病毒唑(利巴韦林)、双黄连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犬感染犬瘟热病毒后常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病情应用抗菌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普康素等进行治疗,以减少死亡,缓解病情,王畔新等(2000 年)报道,用速高捷疗治疗有神经症状的犬瘟热病总有效率达86%。对于犬瘟热临床症状明显,出现神经症状的中后期病,即使注射犬瘟热高免血清也大多很难治愈。

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是在患病初期使用犬瘟热高免血清或五联血清,每千克体重2 ~ 3 ml 皮下或肌肉注射2 ~ 3 d。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感染,选用广谱抗菌素,按每千克体重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20 mg 或红霉素5 ~ 10 mg; 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卡那霉素5 ~ 10 mg 或先锋霉素20 ~ 30 mg,也可选用庆大霉素、双黄连注射液等。病初投予抗菌素的同时用地噻米松5 ~ 20 mg 肌肉注射,每天1 次,具有消炎和解热作用,对较早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脱水的症状,要注意补液,同时补充ATP、辅酶A、细胞色素C 等,对发热的病犬,可给予双黄连、清开灵、柴胡等。对肺功能差和呼吸困难的病犬,要减少输液量以防止医源性肺水肿,应给予平喘、镇静的药物如氨茶碱、氯丙嗪、安定等。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犬,可口服扑癜酮或苯妥英钠,增加营养,如静脉输注犬血白蛋白,饲喂动物营养膏等可帮助病犬早日康复。

另外,补糖、补液、退热,防止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等方法,对犬舍环境进行消毒,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对症治疗:初期用抗感染、抗病毒、抗休克的药物,如氨卞西林钠、头孢唑林钠、小诺霉素、卡娜霉素、犬病康、病毒唑、双黄连、清开灵、威帮,力帮,宠物百病消,穿虎宁,地塞米松、肌肝、辅酶A 及维生素类、补液等药物。进行肌注或静注。(用量根据体重及药品说明来定。)

输血:采取患过犬瘟热而康复了的犬的全血经静脉输给患犬。(血型必须相合。)发病初、中期采取输血疗法,配合输液和抗感染治疗,治愈率较高。犬瘟热后期,脱水严重,机体处于衰竭状态,要及时输血、强心、补液,口服补液,也能挽救。

犬瘟热晚期, 出现神经症状,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往往就不奏效了,要配合中药“ 瘟灵汤”(犬瘟热抽风2 号)羚羊角注射液,牛黄安宫丸等药 。

针灸:最好用天门、人中、命门,陶道、大锥等穴。

经过统计,犬瘟热的治愈率低,兽医界普遍认为治愈率低与治疗时间的早迟、治疗用的血清或抗体等生物药品效价的高低以及犬只的血统和年龄有直接关系。即早期病例可望治愈,中后期病例治愈困难。

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因此,除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外,良好的护理条件和科学饲养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五)预防

1. 定期预防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应按以下免疫程序进行。仔犬6 周龄为首次免疫时间,8 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 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 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 ml,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鉴于12 周龄以下幼犬的体内存在有母源抗体,可明显影响犬瘟热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对12 周龄以下的幼犬,最好应用麻疹疫苗( 犬瘟热病毒与麻疹病毒同属麻疹病毒字小了病毒,有共同抗原性),其具体免疫方法是,当幼犬在1 月龄及两月龄时,各用麻疹疫苗免疫1 次,其免疫剂量为每犬肌肉注射1 毫升(2.5 人份),至12 ~ 16 周龄时,用犬瘟热疫苗免疫。据某些单位报道,用此免疫程序免疫时,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2. 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在本病流行季节,严禁将个人养的犬带到犬集结的地方。

3. 及时隔离治疗。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病的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 或全血)。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 ~ 10 ml,可获一定的疗效。有资料报道,在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其使用方法及用量为:治疗前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20 ml 将抗毒灵溶解,中等大的犬静脉滴注2 ~ 4 瓶,月龄较小的犬,用量可酌减。抗毒灵也可肌肉注射。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 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对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和病犬康复均有重要的意义。

4. 彻底消毒犬舍、运动场地。犬舍及其运动场地应以3%烧碱( 又名氢氧化钠) 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