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习作的天空流光溢彩

  • 投稿小白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24次
  • 评分4
  • 49
  • 0

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214500) 钱智玲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的美感的同时,总是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遐想。在遵循作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倘若能在习作课上看到跳动的音符,让音乐的魅力在习作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那么,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文思如泉涌,习作也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一、借助音乐,营造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新课开始,我先播放一段与写作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优美的旋律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转移到音乐所描述的主题意境中来,从而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学生进入“情动而辞发”的境界,即兴写一篇相关文章一定会比让学生对着标题空想一篇文章更有效。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春天》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听着听着,竟情不自禁地哼唱了起来。在动听、欢快的旋律中,我再让学生背一背写春天的诗词,并演一演、画一画,从而奠定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基调。此时,再让学生动笔,他们笔下的文字,就不单单是一篇篇作文,更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

二、借助音乐,激活灵感,开拓写作思路

古往今来,很多诗文名家都曾在音乐中捕捉灵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如嵇康、王维等,他们本身就是擅长音律的音乐大师。音乐像文学一样,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在教学中,借助音乐渲染情境,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激活学生的灵感,拓宽学生创作的思路。

如在教完《第一次抱母亲》后,我让学生写一封信,表达对母亲的养育之恩的感激。许多学生一开始咬着笔杆,无从下手。有的觉得母亲只会劳动,不理解自己,没什么可写的。有的觉得向母亲表达爱,难以启齿。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手满文军所唱的《懂你》,并带领学生吟唱歌曲,同时播放各种荧屏中的母亲的图像。在动人心弦的旋律中,学生情绪高涨,情感的波澜被掀起,平时难以觉察的母爱的点点滴滴一下子涌上了心头,对母亲的敬爱、感恩、愧疚等复杂的情感充满内心。有的学生从母亲每天早上为自己做的早餐中感受到了母爱。有的学生认为母亲的唠叨就是一首爱的旋律,母爱就渗透在母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中。学生的思路开拓了,于是,一封封从不同的角度抒写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的家信便诞生了。有的学生在细节上如此描绘:“这时,一阵寒风吹来,肆意地撩起您额前的银发,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握着您冰凉的大手,看着您额头上的皱纹,我的心一阵刺痛,眼角湿湿的。妈妈,您总是为我操劳着,忙活着,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谢谢您,是您的爱伴随我成长!我爱您,妈妈!”有这样的效果,源于音乐的感染力。它让学生从表象的感悟进入理性的思考,从而把心中涌动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情感化作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

三、借助音乐,唤起联想,丰富写作想象力

唐代诗人郎士元《听邻家吹笙》云:“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诗人听音乐时所引起的想象就是“碧桃千树花”。作文是离不开想象的,而音乐便是引发儿童想象的催化剂。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各种声音录下来,在习作训练时,借助录音机,或播放歌声、掌声、欢呼声,或播放雨声、流水声、鸟叫声、蛙叫声、石头滚动声……让学生根据这些声响想象声音间的联系,想象当时的场面,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继而独立命题,构思成文,写下自己想象的画面。

如在教完古诗《所见》后,我播放了《快乐的小牧童》,让学生在悠扬的笛声中感受到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快活天真的小牧童,他悠闲地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一样,多快活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笑,蝴蝶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这样,借助音乐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创造美妙的意境后,我提出习作的要求,即把《所见》改写成一篇文章。学生兴趣盎然,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文思奔涌,笔端如流。正如他们所说的:“听着音乐,有一种舒服自在的感觉,写作的灵感来了,想象更丰富了。”

四、借助音乐,丰富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许多学生的文章,写出来干巴巴的,就像记流水账一样,因为他们的头脑仓库里储存的东西太少。背诵经典诗词对他们来说比较枯燥,但如果记歌词,相对而言,就简单多了。

许多歌词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唱完让人沉醉其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借鉴歌曲的独特构思、生动的表现手法,使学生从大中取小,以小见大,努力使作文达到新、奇、精的境界。如《潮湿的心》的歌词写得特别生动:“是什么冰冷了我的心情……是雨声喧哗了我的安宁……是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冰冷”、“喧哗”、“美丽”三个动词,体会人物当时的心境。有的歌词,闪耀着哲理的光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以强化学生领悟生活的能力。如刘欢的《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每个人都会遭遇困难或挫折,有了这样的鼓舞,我想谁都会战胜困难。还有些歌词早已成为名言警句,如“阳光总在风雨后”、“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等。像这些富有哲理的歌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让学生不断积累,使之成为写作素材。歌词、诗句、名言警句的灵活运用,可使学生写的文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

我的学生欣赏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后,在周记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完《三国演义》,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心胸狭窄的周瑜、礼贤下士的刘备……”学生巧妙引用,将感悟融入作文。

可见,音乐作为作文教学的辅助手段,颇为重要。但是,过多地应用则会使之变味,以致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把作文课上成音乐课,产生过之不及的效果。所以,对音乐的引用必须把握好尺度。对音乐恰到好处地引用,犹如点睛之笔,不仅是引入美的过程,更是植入情的过程,能让学生写作的天空更加晴朗。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