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敲开了教学内容的大门

  • 投稿Char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76次
  • 评分4
  • 10
  • 0

江苏阜宁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224400) 刘 泳

用王荣生老师的话讲,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大规模的”“长期的”“集团性的”。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出现如此大的失误呢?我认为是我们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处理不到位,不明白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把语文教材当成唯一的范本,而忽视了对语言的品味,或者过度开发教材内容,把语文课上得五花八门,丢失了语文的“根”,赶跑了语文的“魂”。

教材内容包括一切有效的传递、体现课程内容和承载课程价值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等对教材内容进行的方法化处理,以形成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有个性的,是为师生服务的,它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内容既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教材以外的内容。语文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那么,在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呢?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为例,谈谈如何选择语文教学内容。

一、脱下“语文教师”的“帽子”,充当陌生读者

作为语文教师,不要老拿所谓专业的眼光来审视一篇课文,拿起说明文就想起说明方法,拿起记叙文就想起六要素,拿起散文就想起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陌生的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中,也就是我们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例如,支玉恒老师,他原本是一名体育教师,后来成了语文特级教师,除了他有着丰厚的文化积累外,还在于他能脱下“语文教师”的“帽子”教语文。如《草原》一课,本来就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但他却跳出一般教师教学散文固有的条条框框,采用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有创意地阅读。以“读说式”的课堂交流,培养学生引经据典地解读课文、阐述见解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语文实践,多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能力。

二、根据教学目标的导向,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就是一个导航仪,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是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语文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单元学习提示语、课后习题等来确定,挖掘选文在教材体系中所蕴涵的教学价值,倾力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品味、运用,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草原》作为“走进西部”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提出了这样的单元提示语: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支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紧紧围绕这个单元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在课堂上,他先让学生说说草原在他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在影视中获得的理解来说。这样,学生在读读说说中就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这样设计就是紧扣单元目标,既展示了教材内容,又补充了教材以外的东西。紧接着,支老师又问:“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接下来,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教学内容的呈现也是紧扣单元提示语,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准解地把握教学内容,紧扣目标,大胆合理地取舍,守住语文教学的本位,找准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发展的最近区域。

三、关注学生的内在特点,找准教学内容

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可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关注最多的却是自己怎样教,用什么方法教的问题,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也不去深究学生应该学些什么,怎样学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我们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草原》一课其实要讲的东西很多,如字词理解,背景资料,作者简介,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文练习题等,但支老师没有一一展开介绍,而是选取了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去重点教学。如在第一段的教学中,作者意在写景抒情,教师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情感体会,抓住两个抒情句的理解,以情感的体会带动学生对全段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了草原的柔美和自己的沉醉之情。学生入情入境地欣赏文章是他们原来不具备的能力,也是不经过读说的训练就达不成的目标。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支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提炼小标题,这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学生悉心推敲,都能以两个字的形式——迎客、相见、款待、联欢……集中而精练地概括出了小标题。在这里,支老师采用了“读思—勾画—读说—概括”的教学方法,合理选择和取舍教学内容,只教学生不易学会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内容就像一块敲门砖,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就能敲开教学内容的大门,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理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