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复习策略

  • 投稿毒辩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77次
  • 评分4
  • 60
  • 0

浙江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312000) 王 举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新授课的教学,从文本解读、过程预设到练习巩固等环节都进行详细的准备。但复习课就没有那么用心,就是让学生抄写、背诵,一遍一遍反复机械劳动,然后完成几十张的练习卷。这样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字词书写的错误率高;只注重积累,不懂得怎样运用;机械背诵多,理解思考得少;习作多格式化,难以表达鲜活的思想。针对如此多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复习只是在期末进行吗?如何进行集中复习?怎样助学生一臂之力以夯实基础,学以致用?

一、字词的复习

新课标中对识字的要求是:低年级多认少写,要求认识的字,在课本中认识,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不抄、不默、不考。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要改变识写同步的要求,、采取“先识字,后书写,识写分开”的策略。在复习阶段依然要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以及儿童心理及认知特点,进行有效的复习。学习生字时,教师都能采取实物、卡片、投影、课件,还有组织游戏、奖励等方法,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复习时,教师也不能忽略这些手法。高年级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汉字的字理。汉字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不要把汉字随意拆分。否则,学生也许一时记住汉字的字形,但不理解字义,这样就容易写错别字。例如,“再接再厉”中的“厉”,通常写成“鼓励”的“励”。这个成语出自唐朝韩愈《昌黎先生集·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厉:即“砺”,磨快,奋勉。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快它的利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很多教师自己也不知“厉”的意思,只好反复强调不要写成“鼓励”的“励”。如果让学生记住有趣的故事,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错的概率也降低。二是书法作品式书写。学生平时会为求速度随意书写,但写书法作品就不一样,他们会很专注地写。这样字写得漂亮,同时记住了字形,再对作品加以讲评鼓励,使学生学而不厌。三是语境推进练习式。这种方法适合对多音字、多义字、形近字的复习。掌握多音字的语音变化就要注意它所在的语言环境。例如,多音字:

夏季天气炎热,为了避暑,很多人贪图凉快,喜欢长时间待(dài,dāi)在空(kònɡ,kōnɡ)调(tiáo,diào)房间(jiān,jiàn)里,由于室内外温差(chā,chāi)大,很容易患上风寒感冒;雾霾天气出现的越来越多,它隐藏(cānɡ,zànɡ)隐患很多,建议人们遇到这样的天气,最好戴口罩出门。

例如,多义字。

摩:①摩擦,接触;②抚摩;③研究切磋。

(1)排球比赛即将开始,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  )

(2)我们班的品德与社会观摩课赢得一片赞誉。(  )

(3)嗄羧用鼻尖久久地在破玩意儿上摩挲着,眼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

例如,纠正错别字。

(1)我们从小要有克苦专研的精神。(  )

(2)天气徒然变冷,我简直冻的受不了。(  )

(3)父亲仍就穿着他那件旧棉袍,可是没有带眼境。(  )

二、对课文、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的复习

(一)关于诗词

小学教材中作为课文出现的古诗有35首,现代诗1首,词有8首。“古诗背诵”与“日积月累”要求背诵的完整古诗18首。我们可以做如下分类。

1.自然万象绚丽呈现。

篱落疏疏(   ),树头(   )未成阴。

渭城(  )浥轻尘,客舍青青(   )新。

仰望洞庭山水色,(   )银盘里一(   )。

(  )遍山原(  )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人文生活情趣呈现。

怪声无语都( ),不是遮头是( )。

故人( )鸡黍,( )我至田家。

最喜小儿( ),溪头卧剥莲蓬

( )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 )莲子,莲子清如水。

3.叙事抒情言志呈现。

种豆南山下,草( )豆苗( )。晨兴理荒秽,( )月荷锄( )。

不畏浮云( )望眼,只缘身在( )高层。

 ( )何须怨杨柳,( )不度玉门关。

 ( )青山不放松,( )原在破岩中。

(二)关于经典课文

人教版小学教材中要背诵的重要篇目及段落有很多,以十二册为例,如《匆匆》、《为人民服务》、《养花》全文背诵,《北京的春节》背诵第二、三、八、九、十二、十三、十四自然段,《一夜的工作》背诵第二、四、五自然段,《跨越百年的美丽》背诵第一自然段中最后两句、第四自然段,《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背诵第一、二、七、八自然段。怎样背诵呢?

1.精彩片段重现。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罢了,只有_____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了,如____,被______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_____的痕迹呢?我______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_________啊?

——朱自清《匆匆》

背诵重要精彩片段及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语言特点、段落结构、表达方式等,这样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

2.阅读理解再呈现。

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我们_____有缺点,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行。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______照你的办。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这一段共有_______句话论述了怎样做到为人民服务。第一句话是讲_______,第二句是讲 _______,第三句是讲_______,第四句是讲_______。四句话层层递进,表达严谨。

背诵课文重要段落及课文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掌握结构层次,这有助于提高概括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三)关于文言文

小学阶段文言文共4篇:《杨氏之子》、《伯牙学琴》、《学弈》、《两小儿辩日》。

1.读出语感。用/画出句子的节奏。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突破难点。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孰为汝多知乎?( )( )( )

3.逆向理解,即根据译文写原句。

(1)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因为学生接触较少,学习上就要多读、多背、多练习,多记一些文言虚词,找到语感,就能较顺利地学习。

(四)关于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

这三类可按品德修养、勤奋学习、自然农事、情感抒发、蕴含哲理等划分。

1.品德修养。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勤奋学习。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3.自然农事。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情感抒发。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蕴含哲理。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要从提示的语境、联系上下文等方面进行理解运用。

三、句子的归类及运用

基本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句子的复习一般有句式的转换和改病句两种。

(一)句式的转换

1.“把”“被”字句的转换(不得添字、漏字;意思不能发生改变)。

“把”字句:我们把教室的地板拖干净了。

“被”字句:教室的地板被我们拖干净了。

2.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换(冒号改逗号,去掉引号;改换人称;意思不变)。

直接叙述:小鸟对大树说:“我爱你。”

间接叙述:小鸟对大树说,它爱大树。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不得改变意思;恰当增删个别字,使句子更通顺,意思更清楚)。

陈述句:有机会参加排球比赛,我感到非常自豪。

反问句:有机会参加排球比赛,我怎能不感到自豪?

4.双重否定与肯定句的转换(意思不变,考虑双重否定词的选择)。

双重否定句: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不可能不激动。

肯定句: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非常激动。

(二)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2.语意重复。

我跟爸爸妈妈去过许多不少地方旅游。

3.前后矛盾。

我肯定小小大概不会参加。

4.词序混乱。

下围棋对我是很擅长的。

5.搭配不当。

我们一定要发挥成绩,改正不足。

6.指代不明。

小天和小升一起回家,他请他到他家去一起学习。

7.不合逻辑。

春天到了,迎春花、映山红、荷花都开了。

8.类属不明。

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葡萄、橘子、南瓜。

9.用词不当。

他演讲时夸夸其谈,真令人羡慕。

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四、阅读题问题归类训练

阅读题看似种类繁多,但细细分析可以发现还是有着许多相同的或相似的考点:一是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二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是文章怎样结构布局;四是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五是分析、评价人物的性格特点;六是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七是根据文章重点进行发散思维。

下面以具体分段、概括主要内容、揭示中心思想等几方面为例,谈谈阅读题的训练方法。不同的文章体裁分段及概括意思的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有一些内在的共同规律。

(一)分段的方法

一是按时间顺序分段;二是按地点变换(或空间位移)分段;三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四是按事物不同性质分段;五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分段,“承上”为主归上段,“启下”为主归下段。

(二)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一是摘句法,二是抓总起句法,三是摘句压缩法,四是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五是抓主去次法。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是抓题眼法,二是抓中心句法,三是抓主要情节法,四是抓主要人物特点法。常用的表达中心思想的几种模式:表达了……思想感情,表现了……精神(品质),赞美(赞颂、歌颂)……(景色、河山),揭露(抨击、讽刺)了……(黑暗、本质、现象),说明(告诉)了……(道理、问题)。

持续对学生进行训练,就能使学生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不再畏惧阅读题。

五、写作体裁细化,以评促写

小学阶段共学习过的文章体裁有看图作文、记叙文、寓言、童话、古诗、现代诗、应用文(又分为科普性说明文、通知、消息、请假条、留言条、寻物启事、招领启事等)。除古诗、寓言外,其他文体都做过训练,重点还是掌握记叙文、看图作文、应用文等这几个方面。要使学生不畏惧写作,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素材,让学生把自己能想到的素材“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接着,对共享资源进行分类,确定写作范围;然后,让学生在其中自选一个内容,写出主要内容,再列出提纲(可以多选内容进行列提纲练习,最终确定一篇成文);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新课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并要求“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从这可以看出,习作修改能力是习作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修改过程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学生自改和互改是习作修改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一个学期对每位学生8篇习作的修改及讲评,为复习阶段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做好铺垫,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修改的时候,学生内心会进入教师的角色,这样就会多一份责任感,修改用心,可以达到提高写作的目的。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