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性文化视角的汉字字理分析

  • 投稿暗灭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908次
  • 评分4
  • 38
  • 0

蒋旭霞

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汉字,我们的生活和汉字息息相关,读书、看报、上网、刷微信,我们从小接触汉字,可是对于老祖宗留下的汉字文化,知道甚微,汉字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汉字是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每一个汉字在造字之初都有它原本的意思,汉字的形体依一定的理据构成和演变规律而创造,个体字符的构成方式和汉字的构形的总体系都有规律可循。汉字中有一些反映女性社会生活的字,它们和人类的繁衍、生命的孕育、女性的社会生活有关。这些字形象地反映了女性独有的生理、身体特征,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人教版教材1~12册有一些和女性有关的汉字,按年级排序分别有:一年级的奶、每、女、姐、她等;二年级的好、安、妹等;三年级的耍、姿、娇、嫩、姓、婆、努等;四年级的妻、妄等;五年级的娱、媚等;六年级没有。

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从字形上来认识这些汉字,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之源,还原造字本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兴趣。女性向来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无数文人墨客都在赞叹女性之伟大。她们孕育了生命,哺育了后代,教师应从相关汉字的教学中让学生去体会这些字所蕴含的意义。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常犯的汉字教学错误有:①曲解字义、望文生义;②局限于字形;③局限于字音。

如“好”字,现代人解释为“有女有子”为“好”,岂不知原义是“女子有孩子”为“好”,“女子有孩子”为“善”:“婚”字有的教师曲解是女子昏了头结婚了,本义是古代抢亲时在黄昏,所以“婚”字从“女”,从“昏”,是个会意字。有些教师教学“碧”字时采用这样的顺口溜:王同志,白同志,两人同坐石凳子。教学“非”字时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一个猪槽没横边,六只小猪分两排。这种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是让学生记住了字形,却难以从文化内涵上解释。

女性孕育生命非常伟大,如一个“孕”字,犹如挺着大肚子的人“乃”,怀着一个“子”,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女人怀孕时的样子。“乃”字在构字里具有大肚子或饱满的含义。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奶”字,代表女人身上饱满的器官。这个时候的女人有独到之美。待生产以后,女人用乳房哺育下一代,一个“乳”字形象地展现了这样一幅图画:一个女人用手抓住孩子,使其贴近自己的胸部,这就是母亲在喂奶。天下之人皆女性所生,一个“姓”字向我们诠释了母亲在母系氏族中的地位,母系氏族中人们从女人的“姓”,不辨其父,血缘关系只能由母亲单方面来确定,反映了原始社会群婚的习俗。

女人不但哺育了生命,而且担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如一年级下册中学到的“女”字,实乃男耕女织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女”的字形在甲骨文中是一跪坐的人形,给人的感觉是安然、闲适,女子主要以从事室内劳动为主,如纺织、洒扫。“妇”字从“女”,从“帚”,女人向来是社会劳动中的半边天,女人从事室内的工作,家务的整理都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并没有歧视女性之意。二年级上册学到的“安”字,也是一个会意字,女子静居屋内表示安居之意,这和当时的男女社会分工、男耕女织有着密切的关系。

结婚生子以后,女人生育孩子,成了母亲,要哺育孩子,两点是女人的乳房,“母”字是象形文字。天地造物,女人孕育生命,成就了女人是世间伟大之人。

男人外出耕作,女人在家料理家务,女人擅长室内工作,女人爱整洁,爱打扮。一年级上册中的“每”字,表示母亲的一根根头发。每是人,每是女人,每是特殊的女人,每是母仪天下的女人。加上反文旁,则变成“敏”字,一个人用手打理一头乱发,本意是形容女性、母亲、母仪动作利落灵便。后来“敏”字引申为敏捷、灵敏等。“梅”字则是对女性、母亲、母仪行为的赞美。

母亲是伟大的,母亲是不可轻薄的,母亲在孩子脑海中留下的永远是挥之不去的身影。“悔…侮”说的都是人的故事,是和母亲有关的故事。“悔”可会意为心有负于母,负母之心从道德伦理上、情义上都是有悖常理的。“侮”字的本义是对母亲的轻慢与轻负,引申为对他人的轻慢与欺凌。“侮”字是典型意义的会意字,其取像是一成年男性背身站在母亲的前面,表示轻慢与欺负。中华民族是重礼仪之邦,这样的对母亲的行为是大不敬之举。“海”字表示母爱如汪洋大海般博大,海是生命的发源地,海是属于母亲的,海洋是母亲的胸怀,母亲是情的海洋,爱的海洋,恩的海洋,世界上的爱唯有母爱像大海般浩大。“诲”字则是要倾听母亲的教诲,是母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

“婆”字对于女性来说,是个残酷的字眼,因为人们不得不像泼水一样将自己的女儿泼向男家。后来“婆”引申为母亲、丈夫的母亲、老年妇女的通称。“姑”则是待嫁的女子,“待价而沽”是一种封建思想。

所以,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女性社会价值的看法,需要我们去辨别,去认同。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华电小学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