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扼杀的质疑能力——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 投稿丽茗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67次
  • 评分4
  • 18
  • 0

许小明

学期期末,我区五年级语文期末测验里有一道关于《将相和》的课内阅读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中的这个细节写得如何?说说你的意见与理由。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学生的回答大致分成两派。绝大多数是“赞成派”:这个细节写得好,写出了蔺相如的动作;细节描写得详细,说明蔺相如拼了命也要保护好璧,也写出了蔺相如为国效力的决心。“反对派”势单力薄,他们认为细节写得不好,写得太简单,字数少;没有写出怎么捧着璧,他是怎么退的;细节写得不多,还可以写一写蔺相如的表情、和别人的对话、其他人的反应等。两大派别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能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然而老师们商定后,给出的建议答案是“此处细节描写写得好,写出了蔺相如为保护璧无所畏惧的决心以及以国为重的崇高品质”。大部分“反对派”因此而丢了分。

我真为那些“反对派”的孩子叫屈。语文本来就是感性、弹性的,完全不是其他学科那样说一不二,非要说出蔺相如有“高大上”的精神才算正确!我认为,建议答案应该谨慎考虑,因为这道题目很有讲究。出卷老师的意图显然不是让学生赞美课文写得怎么好,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辨析,提高对文本的解析力,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独特表达,从而为自身的表达积累经验。”细节写得如何”这样一个开放的维度,可以从蔺相如有何品质考虑,当然也可以从作者的遣词造句考虑。我们应该考查的是,学生对这个细节是否有个性的理解,是否能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千万不可被“中心思想”左右了。

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这几句话,要说得上细节描写的也就是四个动词:捧、退、靠、站,朴素易懂,无所修辞,有很多可以修饰的余地。有个学生答,此处细节描写还可以再“细”些,并且作了改进:

蔺相如双手紧紧地捧着璧,大步地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着柱子坚定地站着。秦王旁边的侍卫纷纷拔57。但蔺相如眼睛里喷着火,丝毫没有畏惧。

与原文相比较,这样的表述更具体,细节更丰满,人物更无畏,气氛更紧张!如果非要按照标准答案来给分,那么这个学生阅读的个性被活生生地扼杀了。想象一下,这个学生拿到试卷后会如何感想?明明自己的更生动具体,在“答案”面前却不如简陋的原文,那如此费力思考还有什么用?反而那些语感欠佳、回答“写得好”的课文崇拜者却得了分。这分明告诉这个学生:课文就是权威。长此以往,这些本来有思想的孩子就慢慢变得麻木,变得机械了。所以我们常常在各种场合看到这样的题目和解答,原文中某某词用得好吗?好在哪里?课文中的某某词能否换成其他的吗?为什么?学生解答:原文的词语好、不能换。大量如上的习题经验告诉他们,这根本不需要费力去质疑,课文都被印成铅字了,哪有不好之理?

那么此处细节描写得好吗?我认为也很一般。硬要说有可取之处,就是建议答案中所说的,写出了蔺相如的无畏。学生有胆量、有理由质疑它,何错之有?他们敢于向课文挑战,甚至和蔺相如一样无畏。 位教师教学课文《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就有学生对《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提出了质疑。

师: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是属于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

师:你从双方的对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1:我读出了周瑜的阴险狡诈。明明是不可能的任务,还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分明是要害他。

生2:我读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他早就料到周瑜会这样为难他,于是他将计就计,

生3:我读出了语言描写不够精彩。

师:(略作思考)哦,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生3:我认为对话描写很单一,都是周瑜说,诸葛亮说,周瑜说,诸葛亮说,犯了“说说说”病。

师:那让你改的话,你会怎么改进?

生3:可以加入双方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对话的提示语也应该多些,提示语位置也可以多样些。

师:为你的发现鼓掌、但同学们可能有所不知,《三国演义》是用白话文写成的小说,古代的很多小说都是用难懂的古文写的,所以作者罗贯中当时可能不知道对话描写要像现在这样丰富,,课文的改编者为了保留名著的原汁原味,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这一点你要比罗贯中和编书的人都厉害!课后也可以去读读《三国演义》的其他部分,看看有没有另外的“说说说病”。

这个提出质疑的孩子是不是平时被我们认为“钻牛角尖”的孩子?他破坏了教师的预设,因此会被大多数教师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看到他钻牛角尖的背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对话描写的基本技巧:要用上合适的提示语,对话形式应该多样化等。但这些技巧在这样一篇名著里居然不见踪影,怎么能不引起他们的疑问呢?很显然,教师看到了学生疑问的背后,所以耐心地引导:你会怎么改进?这不仅成全了孩子的质疑力,更肯定了孩子的学习力。

我们的课堂太缺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机会了。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质疑,想一想学生质疑背后的原因,找一找学生提出质疑的根源。若师生都走出标准答案的藩篱,学习变得更加真实,质疑名著、名篇又如何呢?(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小学3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