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之石,一本特别的写作教材——《作者的选择》

  • 投稿戒了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022次
  • 评分4
  • 16
  • 0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孙志伟

【摘 要】《作者的选择》(Writer’s choice)是美国四大教育出版集团其中之一——麦格罗·希尔教育集团出版的写作教材,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伊利罗伊州等州现行的写作教材。通过阅读和分析这套教材可以给我国的写作教学和教材编写以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作者的选择》;写作教学;过程化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97-02

写作教材《作者的选择》,涵盖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全部内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伊利罗伊州等州现行的写作教材。

一、总体评价

美国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这个特点在《作者的选择》中表现鲜明。《作者的选择》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出了成熟的教材所应有的优点。

在内容选择上,《作者的选择》满足了学术和生活的需要。学术上的需要体现在对科学素养、理性思维的重视上。本书非常重视通过写作来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活动。每个单元的“单元回顾”设计有“跨学科写作”环节,如阐述某个自然现象或证明观点的合理性等。而在生活化写作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大量的写作实践是关于学生的心理、身体,人际交往的话题。比如,说服校领导改善学校阅读环境、描述一件使你头疼的事情等。

形式上,《作者的选择》装帧精美、纸质优良,给学生和老师以良好的使用体验。每本写作教材同样是一本知识宝库。学生与老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对其中的资源进行多样选择。

二、基本特点

1.对使用者的关照。写作教材在编写时,内容选择和安排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可接受度,这在《作者的选择》中有所体现。中学生写作主要目的在于对人生、自然及社会的认识与表达。中学写作教学是要让学生学会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其价值取向是表达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一切。生活化的价值取向在于“有趣味”、“有感受”的生活体验,在于“有真意”、“有见地”的思想表达。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学习写作的特点。因此,写作教材应贴近生活、贴近自己,表现生活,表达自己。

对于中学生的特点,《作者的选择》有明确地介绍。“初中生比小学生更吵闹和活跃。他们对于抽象的、更多学术挑战的高中学习模式还没做好准备。初中生有热情去探索关于他们自己世界的知识。初中生的成长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即发展自己的个性、处理包含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在同伴中、群体中保有一个身份的位置,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对成人的期望进行挑选、分类。”

《作者的选择》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给学生创造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

2.过程化写作。“过程化写作”盛行于美国及西方。《作者的选择》充分地表现了这种写作模式。该模式综合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认知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反映了写作教学的本质。过程写作法认为写作是一项心理认知的活动,包含问题解决和社会交往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写作主体在社会环境和写作环境的语境限制下,为了达到目的或完成写作任务,通过写作向读者传达信息、进行社会交往。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作者始终要考虑读者和写作任务的要求。

在“过程写作法”中,老师在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帮助,从写前设置写作环境、激发想法,到写中组织小组讨论、给予反馈,到写后修改、呈现时提供策略和方法。以过程写作法为理论指导,《作者的选择》以写作过程的顺序来安排章节内容,教材以写前、起草、修改、编辑/校对、出版/呈现五个大体相当的步骤来编排,将相关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以知识短文、问题引领、表格和思维导图等形式贯穿每个环节。

“过程化写作”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写作习惯来完成写作任务。在写作的每个过程中,教材和老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提供帮助。比如,在写作修改环节,教材提供帮助学生修改标点符号及易混淆字词的查询表,学生可以快速查询这些表来帮助自己修改作文。

3.教材知识的“学材化”和“教学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课程、教材和教学上同时得到贯彻实施,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本书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来展开,从形式上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按照描述性写作、叙述性写作、说明性写作和劝说性写作四种类型来编排,每种类型的写作以过程的顺序来编排,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模仿,使教师教学易于操作。写作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群体交流、合作学习是其主要的形式。老师只是写作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反馈。学生是写作学习的主体,每个人的写作过程是不同的,因此,教材中的写作过程适宜于学生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采纳,而非教师统一安排,体现出了《作者的选择》“学材化”的特点。

教材“教学化”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成熟的教材在教学上同样提供良好的支持策略。在这方面,《作者的选择》给出了丰富的内容。教师版用书对于每个写作环节都有详细的教学说明和建议。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三个等次的学习建议,其写作类型明确,写作任务清晰,内容资料详尽,方法策略齐全,新手教师基本上能够用这套教材应付课堂教学。

4.语言综合能力的整合。写作是综合表达能力,辐射听、说、读、写结构模式。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作者的选择》在每课中间都穿插着相关的语法教学以及口语交际训练。在每课的“听与说”部分综合小组讨论、演讲等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些语言活动中,学生要进行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表达。在小组成员及成员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中,同伴和老师进行多向反馈,促使学生增强交际和合作学习意识,激发写作热情。伴随着学生之间思维碰撞,想法和观点不停地被激发出来。

三、反思和借鉴

1.写作是可以教的,作家也是可以培养的。长期以来,我们对写作存在着成见:“写作是难以教会的”,“作家是不可培养的”,“应用文是不需要教的”。这些成见的出现与我国的写作观有关。准确地驾驭写作文字这样一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和其他所有技巧一样,是后天培养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上我们应该有些有益地尝试。美国著名写作导师杰里·克里弗认为,“成功地创作小说的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巧,并非一种先天而对才情……你有没有天分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他还认为有些写作培训教师能够促进作者的成长,其加速倍速为十倍。连作家都是可以培养的,所以中小学的写作是可以教的,学生是可以学会写作的。抛却固有的成见,对于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把基本的表达方式和真实的文体结合起来进行写作教学。我国阅读和写作通常有三种基本文体,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体的三分法由于其本身存在的不合理性,导致了我国写作教学出现种种问题。从《作者的选择》看出,在文体教学时,美国采取的是以表达方式或语篇功能这样“类”的特征来推进写作教学。然后,每种表达类型下存在多种文体和写作类型,选取几种主要的类型来教学。这样的文体选择可以概括为“类+个”的模式。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只是教学文体,在真实的写作中只有以记叙为主的小说,以议论为主的社论,以说明为主的操作指南,而没有这三种抽象的文体。我们要培养学生写作真实文体的能力。因此,以主要表达方式的基本能力训练,加上具体真实写作文体训练的模式更加符合写作教学的实质,是科学而合理的。

3.过程化写作教学。美国写作最核心的理论就是过程化写作,从其课程标准、教材编制、教学设计三个层面都可以看到过程化写作的倾向。而《作者的选择》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过程化写作。

过程化写作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写作学习过程和写作教学过程。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学习特定体式的写作过程。过程化写作正是把静态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策略通过设计适宜的写作活动,在写作活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发展。

过程化写作与传统的结果法写作相比,使得写作可学可教。结果法主要关注学生最终写出来的作品,教学主要存在于写前的兴趣激发和思路开导,最后在学生写出作文来以后讲评。结果法因为主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成品,所以也被称作“成品法”。有研究表明,在写作结束后给予的反馈对学生来说几乎是无效的。结果法由于其在学生写作核心的过程——写中无作为,再加之本身存在的一些弊端而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结果法的写作课堂教学如图所示:

过程法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弊端。首先,过程化写作让学生从文章写作的禁锢中释放了出来。在过程化写作观下,写作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写作不再只是写文章,为抒发的写作和为交流的写作同时成为写作的主要目的,而且为交流的写作更加受到重视。写作的本质在于交流。过程化写作让学生关注写作语境,关注写作的目的和作品的读者。学生在过程写作的活动中学到表达交流的知识和能力。

然后,过程写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这个写作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在不同的写作过程中得到照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键要给学生两方面的帮助:扩展和组织思想、观点的时间以及对草稿内容的反馈。这样教师们就会发现写作过程是学生发现新观点以及表达观点的新的语言形式。尤其在写作中老师给予及时地反馈和帮助,如组织学生召开写作会议、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写作中的评价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写作。

最后,过程法强调多次修改。认真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如世界上许多著名作家所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学生应该通过修改来提高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增强自信心。关注过程的修改给学生提供了详细的评价量规,如好作文的“6+1要素”。这样的评价量规在学生写作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写作时可将这些量规内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McGraw-Hill.Writer’s Choice(Grade 7)[M].New York:Glencoe/McGraw-Hill,2005:63.

[2]The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of the Composing Process(Flower and Hayes1981)[DB/OL].http//faculty.goucher.edu/eng221/Flower_and_Hayes_

Cognitve_Process_Model_of_Composition.htm.

[3]刑长征.美国语文教材与课程文化[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6).

[4]袁建中.作文,重在对生活的关注和感悟——兼及初中生态作文之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10).

[5]王君.过程写作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

[6]王荣生.从文体角度看中小学作文教学——从《国文百八课》说起[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7]叶黎明.论写作知识呈现方式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