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 投稿鹿壹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80次
  • 评分4
  • 58
  • 0

文/郑宝玲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阅读潜能发挥出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阅读教学;朗读训练;质疑问难

新课标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增加学生阅读量,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获得知识、积累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大量的鲜活的词汇,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是既简单又能收到成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于是朗读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

1.有目标的读。在新授课时我们一般分四个层次朗读,(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字读正确,扫除生字、生词。(2)把课读流利,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选重点,难点及精点的片断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4)有感情地朗读,把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再次升华。

2.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避免单一,枯燥的朗读。多种方式的朗读,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中,最常见的朗读形式有:齐读、自由读、默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这可根据课文内容的需求来决定采用哪种朗读形式。如:诗歌的课文一般采用自由读,齐读;《为了他的尊严》采用分角色朗读;《凡卡》这是一篇长文,我们可以采用默读和精选着读。

3.有感情的朗读。感情朗读是感悟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激发。其实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对文章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是不同的,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色,所以说“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学生在情境中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我”。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何愁学生没有朗读的激情,没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呢?

4.朗读评价。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学生朗读后,对他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不仅能给他们树立起信心,还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朗读评价,不一定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教学《种子的梦》时,一学生朗读第一节后,另一名学生评价这节应该用低沉,温柔的语气来。这时,教师马上给这位学生一个机会,你来试试读给大家听。读后,学生都赞同这位学生的朗读方法。然而,不用教师的讲解,大家都从读中感悟到诗歌的情感。

二、明确教学目标,重点讲、精讲、精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但文字当中又隐藏着什么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够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在讲读课文时,也并非面面俱到,精讲,精读。我们在运用讲读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恰到好处使用讲读方法。如:《信任》一课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信任的可贵及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所以,在讲读中,教师只要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语句。就能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感情。

2.根据教材目标,精讲、精读。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所以,在课堂上的精读是阅读教学中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中,课文分两部分“飞”和“夺”,夺桥是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我是紧扣课后的问题,提出:默读课文,说一说,在红军尽夺泸定桥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用这样的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实现了精讲,精读。在交流中学生能够抓住红军夺桥时的表现,体会到红军战士的英勇,不怕牺牲,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挖掘教材,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外显的价值,更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内隐价值。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教材,认真的读,充分的读,用心的读,用心去感悟。

在古诗教学中,古诗寥寥数语,去解读它,也实在是太为简单了。但我们对古诗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对诗词意义的理解上,应追求一定的意境深度。了解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尽可能的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四、质疑问难,发挥学生的潜能。

质疑问难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训练环节。质疑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它的目的是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含义。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同学们的同情,文中的小女孩那么的悲惨,为什么会出现有“微笑、幸福、美丽”呢?这样,在精读后提出的质疑都较高,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使学生了解到这些词是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是对小姑娘的无限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因而看似快乐的微笑与幸福,却浸透了多少辛酸的痛苦和泪水呀。这也是对黑暗社会无声的控诉和抗争。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分别带有感情地反复读,老师朗读时令人窒息的语调,学生的情绪随着文章的内容进入情景。

总而言之,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要真正的提高阅读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训练、挖掘教材的内蕴、明确教学目标、质疑问难等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教学效率。让孩子们的心灵在阅读中放飞。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让他们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吾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