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探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1038次
  • 评分4
  • 89
  • 0
  摘 要:传统作业往往以封闭型为主,机械重复、耗时费力、枯燥低效,学生丧失了学习探究的欲望和能力,让师生受累。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听、说、读、写活动,设置灵活多样化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点选择自己适合的和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成为作业评价的主体。
  关键词:传统作业;设计;评价
  学生年级越高,作业任务越大,厌写作业的情绪愈严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除了掌握终身发展的必备知识外,特别强调学生会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主动参与、体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作业练习也必须要有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自理时间,而且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作业的有效性,满足学生的新发展和新需求。
  一、目前学生作业现状
  在学校里,语数英老师最头痛的是,经常有学生不完成作业,甚至编各种理由来搪塞老师。而老师们依然受着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操控。再加之现在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利益直接挂钩。大部分老师热衷于通过加大作业量、多练多考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往往以封闭型为主,作业量大、机械重复、难度偏大,耗时费力,枯燥低效。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不愿动脑筋,对于作业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中甚至无力应付,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作业可以说是师生心中共同的痛。长此以往,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差,甚至还不完成作业。很多学生只要老师不布置作业,就显得兴奋异常。
  二、创新作业的设计方式
  看到老师不布置作业时学生欢呼雀跃的样子,的确令人感慨。可是,不布置作业就想打好基础、学好文化课是不可能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作为学生,适度及时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
  1.秀才型作业——作业分层化
  不同的学生个体,思想不同,认知不同,能力也不同。用整齐划一的作业去对待所有学生,显然学习好的学生会因吃不饱而无聊,学困生却因难以消化而产生畏惧情绪,甚至对作业抱以无所谓的态度,想写的时候写一点,不想写的时候一字不动。分层作业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分层作业的设计思路
  为实现课标提出的“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标,可以将学生按学习情况分成A、B、C、D等几个等级。C等学生作业设置可以以封闭型为主,A等学生作业设置主要以开放型为主,B等学生既有封闭型作业,也有开放型作业。D等学生为作业习惯不好的学生,书面作业尽量控制时间。这需要老师准确把握教材,能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明确诊断。
  (2)分层作业的操作模式
  分层作业模式一:
  封闭型作业主要是围绕书本以书本上的基础性知识为主的作业。开放型作业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课外读写等实践活动。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重要途径,也是分层作业实现的前提。课堂精讲多练,留出教师对本课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试诊断的时间。诊断的内容可以设置成三个层次:简单的字词句的考查、略带思考性的题目考查、学习收获及感悟总结。这种诊断可以一星期一次,因为课课诊断有时时间不允许。诊断的成绩分三个分数登记。把学生每周的诊断成绩保留下来,也可以帮助教师对每个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以及变化及时了解和掌握,以便采取应对措施。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作业登记员,专门负责课堂诊断情况的登记。课堂诊断完毕后,由各个小组长把每个学生测试的成绩在登记员处汇登,再由登记员汇报给老师。这样,老师就能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把学生准确分成等级,便于作业的布置。诊断一周一次,学生等级也可随时变更,这样容易激励等级低的学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A等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教学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分层作业模式二:
  作业申请制。分层作业还可以由老师多设置几种作业类型,有自由选择性的作业,也有规定性的作业,学生可以在自选题中任选一道,也可以不做选择,完成规定性作业。在学生自由选择前,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自由选择的作业必须保证质量,如果完成得不好,下次则失去自由选择的机会,只能做规定性作业。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点选择自己适合的和感兴趣的作业,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保证作业的质量,使分层作业落到实处。
  2.举人型作业——作业活动化
  语文教学就是在听、说、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在为活动做好准备和认真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切实提高和成长。我在每天的一节语文课前分别设置了这样的活动:读书交流、新闻发布会、成语接龙、辩论赛、诗词朗诵五个栏目。这些活动在每天语文课预备铃响后开始,时间三分钟,到上课铃响刚好结束。五天五活动,一天一样,一周一循环。这样的语文活动形成常规后,学生可以提前准备,轮流参与。学生为了参与活动,课外必然要自觉进行充足的准备活动。这种准备型作业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带来了乐趣。在这些活动的准备和参与过程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有序发展。
  3.状元型作业——作业合作化
  语文课程是个万花筒,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布置合作性作业,让组内异质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学完《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后,我让小组合作任选《将相和》《晏子使楚》中的一篇改编剧本,再排演课本剧。这个单元的新的知识点是让学生认识文学样式的多样性,初步接触剧本这种文学体裁。这两篇课文的故事都很长,我让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个故事的改编,一人编一部分,就比较容易了。这样设计,既给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小组长和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帮助组内有困难的学生,指导审查他们的剧本。这样既满足了吃不饱的情况,也避免了个别学生畏难的情绪,发挥小组协作性,使小组的剧本更出色。完成剧本后再合作演出,学生准备道具,合作排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使知识点掌握得更好更牢固。
  除了编排课本剧,小组还可以合作配乐朗诵诗歌、办手抄报、做调查研究等。教师只要善于动脑子,用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发挥群体间的作用,势必让自己的教学事半功倍。
  三、创新作业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作业评价主体是老师。老师每天埋头于作业本中,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学生缺乏主动性,对于作业本中的错误懒得去改,有些学生只看一下老师批的等级,作业评价和批改失去了意义。现代型的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准备上,因为课堂精彩,功在课外。如何既减轻老师负担,又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呢?
  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也成为作业评价的主体。作业评价分层次,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学生互评,然后由学习代表统一查看,最后我再来抽查。作业评价设置自评表、互评表、检查表,一周一张,一周有三次作业被评为三级优秀的,成为每周作业之星。每月有两次得周作业之星的被评为月作业之星。学期结束,得过两次月作业之星的评为学期作业之星,就有机会获得各种校级荣誉。还可以设置作业进步奖,让学生在横向比较的同时,也在自我的纵向比较中受到激励,提高作业的积极性。
  创新作业的模式,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评价的主体,受益的是我班的学生,他们的学业兴趣明显提高,成绩稳步提升。我自己也深深地感受到,探究高效的作业模式,使我的教学生活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作者简介:鱼秀云,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