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 投稿你的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67次
  • 评分4
  • 81
  • 0

江苏射阳县人民路小学(224300) 王梅香

[摘 要]阅读教学中存在标准化和规范化两种衡量标准。标准化注重求大同,要求学生完全同步;规范化重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合乎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关键词]阅读教学 标准化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24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学习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衡量。所谓规范化,是指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遵循的学习准则,主要是针对教学管理方面的,如回答问题的方式方法,作业行为、作文形式等。虽然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有契合之处,但区别是特别明显的。标准化注重求大同,要求学生完全同步;规范化重在学生学习行为的合乎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标准化在内容上求同,规范化在形式上求完整

标准化在传统教学中曾经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应试标准化的缘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要求学生能够同步,而对内容的同步要求几近苛刻。回答阅读方面的问题符合“标准”答案,甚至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都是错误的。这种极端要求让学生背诵答案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规范化要求主要是针对学习形式来说的。它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改正自己的学习行为。这种侧重形式上的完整,看上去是做表面文章,其实不然。像阅读教学中对问题的回答,规范化是针对学生回答内容的组合方式进行规定,而不要求答案的统一。比起标准化,规范化更遵循教学的规律。

有一位教师教学《最佳路径》时,对文本进行分析,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格罗佩斯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一个学生回答:“格罗佩斯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追求完美的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好像不满意,又找了几个学生回答,结果也是大同小异。其实,学生的回答已经比较准确。最后,教师将答案抄写在黑板上:“格罗佩斯对路径设计要求高,追求最佳,并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抄完之后,教师指名让学生读了好几遍,而且一再重申:“就得这样回答!”就要这样不能那样,这是标准化教学的显著特征。规范化也有要求和标准,但针对的是学习行为,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决定教学方向的差异。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行为,都要求结果高度统一,这种形而上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标准化在思维上求统一,规范化在表达上求完美

标准化在阅读教学中可谓是无处不在。学生要对问题进行思考整合,这里也涉及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问题。由于传统教学用标准化要求学生答案的完全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要统一。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学生的思想因人而异,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一些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时,却常常忽视这个现实,总希望学生能够形成高度的统一。这无疑是违反教学规律的。规范化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在表达上,要求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对所呈现的内容进行统筹安排,遵循一些表达方式,让表达符合逻辑要求,让语言规范通畅。很明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着眼点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学习《三顾茅庐》时,我提出这样一个思考题:“刘备说得到诸葛亮之后,像鱼儿得到水一样。这个比喻句有什么精妙之处?”有的学生回答:“生动形象。”还有的学生说:“这个比喻很贴切,非常动人。”我对两个学生的回答都做了点评:“回答问题要有头有尾,体现完整性。绝对不能用几个词语来回答问题,一定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表达。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刘备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这个比喻贴切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老师说的是不是更完整一些。”学生自然明白自己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在后面的提问中,这种无头无尾的答案明显减少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可以规范,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完全有能力达成;而其思维活动却不能形成统一,无论教师怎么要求,学生都难以达成。由此可以看出,规范化要求的是科学的教学行为,标准化分明是限制固化思维,当然没有可取之处。

三、标准化在运用上求全,规范化在要求上求完善

由于一些教师的思维只有标准化,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将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赋予标准化的色彩,特别是对学生的要求上。这种拿标准尺子衡量学生的结果,自然会发现太多的不统一。教师这种求全责备的意识,不仅让学生感到很疲惫,也让自己感觉很无奈。教与学陷入被动之中。教学中的规范要求,大多体现在教学行为上,是追求学习的高标准。这种标准并没有统一的尺度,而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为终极追求目标。教学规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一些规律、技巧和方法。

有一个学生在复述《天鹅的故事》时,刚讲一段就用了六个“然后”。我说:“你讲得很好,可惜‘然后’太多,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去掉‘然后’会如何呢?”重新复述,效果好得多。很显然,这是规范化要求的结果。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水平,这是标准化的要求;让学生知道如何做是正确的,这是规范化的要求。

标准化对教学有利有弊,而且弊大于利,因为它限制思维、固化意识,违背教学的规律;规范化虽然并不是新概念,但其科学性强,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是对学习行为的整合,强调的是学习行为的高标准。很显然,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地位之争早已没有悬念。如何消除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责编 韦雄)

同类热门论文
本类最新论文
本频道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