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课堂言语点的价值考量和探掘路径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06次
  • 评分4
  • 29
  • 0

浙江温州市教师教育院(325000) 特级教师 何必钻

语用意识的普遍觉醒使阅读教学的取向开始着力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语用为本的课堂上,我们必然要依托教材,选取一些遣字用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词句段篇(以下简称“言语点”)进行言语实践的熏染和言语能力的习得。但是,当下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只是解决了“教材内容”问题,至于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是模糊不清的。我们既不能课文有什么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更不能什么好教就教什么。如何在研读教材时发现、筛选、甄别出言语点,作为“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是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难事、头疼的事。

一、言语点的价值考量

言语点是语用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和生发点。因此,我们先要对言语点有一个清晰的考量标准,然后再做出选择与取舍,进而据此展开语用教学。对一篇课文言语点的价值评估,通常有以下的判断角度。

(一)言语特征

言语特征就是要看文本的句段是否具有语言学习的价值,是不是学生言语习得的有效载体。小学阶段要求领悟的表达形式,包括准确精妙的字词、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经典的描写手法、典型的段篇结构等几类。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中“冒”字的用法和《燕子》一文通过声、光、色进行静态画像的写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文将景物人格化描写的方法等,就是具有明显的言语特征。

(二)学段要求

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在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要求与定位。我们从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描述来分析,三个学段的语用目标是有阶段性、层次性的,一二年级侧重于字词,三四年级侧重于句段,五六年级侧重于篇章。因此,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北京的春节》一文,我们的语用重点就不能停留在词句上纠缠不休,而是要观照篇章,发现文本在布局谋篇和表现手法上的价值。

(三)课文类型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强调的就是文体意识。小说要教出小说的特点,童话要教出童话的味道。因此,我们在言语点的发掘时,要发现能体现这种文体特点的言语点。如神话故事类课文的言语点就在“想象奇特、写法夸张”的那些句段里;小说的言语点就在“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中。

(四)学情实际

不同班级的学生语言发展的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班级,言语点的学习价值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颐和园》一文,在言语点的选择上,有些教师抓语言,品味写景的特点;有些教师是欣赏移步换景的写法;有些教师则是引导学生学习总提分说的段落结构。这些点的选择依据就是基于学情,基于本班学生的语言最近发展区。

(五)独特个性

一篇课文里的言语点很多,很丰富,到底哪个言语点是必要学习呢?这要看看这个言语点在同类文本中是否属于“这一个”文本独有的特征,是否是独一无二的语言现象,是否是文本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这种主谓倒装的慢镜头式的语言,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语言现象,要紧紧抓住,让学生学习。

二、言语点的探掘路径

一篇课文中的言语价值往往是藏而不露的。语文教师要做言语奥秘的探索者、掘金人,在文本里“东张西望”、“摸爬滚打”,发现言语形式的精妙隐微之处,然后向学生传递言语感觉,唤醒他们的言语悟性。对文本中言语点的探寻和发掘,通常有以下几种路径。

(一)从鲜明独特的标题处探掘言语点

“文新何处,题引非常路。”标题是文章的窗户。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倾向性。抓住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这样就能较快地发现言语点,为进一步进行语言体悟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一文,一读到课题中的“窃”字,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孔乙己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孔乙己“窃”的是书(物质、商品),而本文“窃”的则是读(高尚的行为、精神的追求),情趣上大相径庭。同时“窃读”的“窃”还有一种“暗暗窃喜”的味道。我们以这个题眼为中心,品读课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将几个重要的记叙要素巧妙地融合进一个情境之中。我们会跟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

(二)从表情达意的词句处探掘言语点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我们应当把目光聚焦于文本言语形式的特点,不仅要关注那些明显的体现文章情感的词句,也要用慧眼去发现那些隐藏的、容易忽视的词句。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有这样一段话:“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给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还有,“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一词?另外,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推敲,我们就可以触摸到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让人不由产生“我见犹怜,为之拭泪”的感觉。

(三)从容易忽视的标点处探掘言语点

“言文而无标点,等于人而无眉目。”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言语形式的载体,但它常常是我们容易忽视的语言现象。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们发现这里每个时间词语的停顿间隔,用的是非常规的三个句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用句号更能体现小巴迪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一个个句号就表示一段段漫长的等待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突出了小巴迪度日如年的焦急等待的心情。

又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教学时容易忽略这三个感叹号,只是让学生提高声音读一读就过了。其实,我们细细品读,把三个感叹号与前面的“沙哑”一对比,就会发现尽管老汉此刻声音已经沙哑,尽管已经很劳累,但是依旧传递出高亢的、激昂的声音。这声音便是老汉的威严、责任、人格的体现。再把这几个感叹号和前面的“一座山”联系起来,显得那么的贴切形象。可见,一个小小的标点也是大有乾坤的。

(四)从匠心独运的结构处探掘言语点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在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在探掘言语点时,我们要整体把握课文的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层层剖析语言内在的组织结构,品味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文,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面前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只有当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我们才心头猛然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震撼人心,催人泪下。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样安排,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细读品味,就会发现这样先设置悬念后揭开谜底的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对学生的人物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五)从单元训练的重点处探掘言语点

我们在探掘言语点时,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文本身,而应有整体视野,对整组单元训练重点进行全面细致地解读,了解编者安排相关训练的目的意图。这样,就不会出现“没有航标乱行船”的现象。

人教版教材是按单元组编排课文的,每个单元一个人文主题,同时又有一个重点训练项目;编者在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语” 中分别有两段话加以提示。如,《匆匆》一文编排在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编者在“单元导语”中写了两段话:第一段话提示单元主题是“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第二段话是明示训练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同时,又在单元小结的《回顾·拓展》中,总结了两点:一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二是获得这种见解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独立思考,与“导读”提示的训练重点互相对应。由此,我们知道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训练方法,课堂教学就以此训练重点为依据,引导学生围绕言语点展开语言表达形式的体悟和浸润。

(六)从课后的思考练习处探掘言语点

课后思考题,包括文中的“泡泡语”和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 “交流平台”,是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是编者依据训练目标和课文特点设计的,提示教学的重点、关键。它是重点训练项目的分解、细化,承担着理解课文、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重任”。因此,在探掘言语点时,应该对课后思考练习进行分析,明白其言语意图。

例如,《匆匆》一课,编者编排了四道题,包括有感情朗读、理解重点句、仿写片段、背诵摘抄,具有浓厚的“语文味”。特别是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这道题指向的言语点就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了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编者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言语形式,理解作者哀婉伤楚的内心感受,并仿照这样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认识,促进学生的言语习得。这是单元训练重点,也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

对于言语点的探掘,语文教师要多向踩点,慧眼识珠,深入鉴析,在缤纷繁乱的文本中提取出有价值的言语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靶心”,瞄准直击,精读细研,让学生在感受语言表达形式的艺术的同时,获取言语规律,积累语用经验,习得言语能力。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