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性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 投稿Cycl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17次
  • 评分4
  • 84
  • 0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226300) 曹晓丽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专题探究来学习语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探索精神、创造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本文就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课堂的实施策略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

(一)把情趣引进课堂

教师投入激情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染力、号召力,那智慧的语言、平和的微笑、传情的眼神表达着关爱和期待、激励与赞赏,带给学生无以言表的轻松和愉快。只有教师的倾情付出,全心投入,才能有学生的感同身受、渐入佳境。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声音、图片、影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执教《梅兰芳学艺》一课时,我先通过多媒体以唯美的京剧旦角扮相、优美的梅派唱腔,把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艺术氛围中。在获得美的享受之时,学生不免产生好奇: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呢?这时再揭示课题,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探究的期待:这就是梅兰芳,梅兰芳是怎么学得真功夫的呢?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呢?……课刚开始,学生就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学习的欲望。当课堂融入了情感,浸润着意趣,怎能不吸引学生,怎能不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呢?

(二)让课堂体现民主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思路超出教学预设,也应该做到不断然拒绝,不轻易否定,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经常用这样的话来引导学生:“你能告诉我们吗?”“你愿意读给我们听吗?”“你是怎么想的呢?请大声地告诉大家。”这样平等的对话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优化了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不少学生不谈真实的想法、真切的体验,而是迎合教师的预设,最终促成教师圆满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堂上尽管学生发言很热烈,气氛很热闹,却像一场导演过的戏,呆板而生硬,既看不到精彩灵动的生成,也听不到能力拔节的声音。这并不是真实的课堂,不是学生发展的课堂。有位教师在教《负荆请罪》一课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评价文中人物”的环节时,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个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提出质疑:“我觉得这个人有些虚伪,心里对廉颇有看法,语言上、行动上却表现得谦恭有礼,真是心口不一呀。”许多学生也纷纷附和:“是呀,他是一个伪君子。”这一切无疑打乱了教师的预设。这时,教师没有武断地否定学生的看法,阐述蔺相如顾全大局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小组交流中自由辩论。这样,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实现了自主建构,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地碰撞,认识也深刻了。此时,教师相机引领,彰显蔺相如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探究才是有个性的,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一)开发探究的内容

由于受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等限制,如果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的内容,那他们的探究就会有的肤浅,蜻蜓点水;有的粗略,流于形式;有的脱离文本,海阔天空。因此,教师充满智慧的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需要教师课前对文本进行认真深入的研读,从课文题目、文章的关键词句、课文的难读难懂之处、文章的遣词造句以及修辞方法、课文的留白处等方面发现文本中值得学生探究的内容。在教《槐乡五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给文本留白处进行想象补充。“‘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这欢快而富有节奏的语言,给孩子们留下想象的空间。我引导他们倾听弦外之音,领会言外之意,调动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来拓展、充实课文内容。学生在探究中丰盈了体验,在想象中萌生了诗意。“‘喳喳喳……’,小鸟们飞来了,叼走了槐花瓣,垒成了槐花窝……”这样仿写的语言,让课堂变得诗意流淌。

阅读教学探究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也不能只局限在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在教《大自然的文字》时,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的含义,我先让学生到图书室、网络中去查找关于气象、地质方面的知识,然后组织集体交流。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了解了原来大自然是如此奇妙,竟蕴藏着如此丰富、有趣的知识。在教学时,我发现低年级很多课文是以植物或动物为主角的童话。于是,让学生在课后开展以“我的植物朋友”“我的动物朋友”等为主题的童话搜集与讲故事比赛。学生在阅读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语文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引导探究的过程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降低身段,俯下身子,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这些想法的由来;同时,把握他们理解的程度,及时修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了解学生需要补充哪些知识,从而进行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让探究学习真正卓有成效。在教《姥姥的剪纸》一文时,我以“剪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披文入情,让学生逐渐走近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然后引导他们欣赏我课前准备的剪纸作品;最后,我及时提问:“哪些同学欣赏或了解了剪纸?你能向我们介绍介绍吗?”如此链接学生的记忆,缤纷的剪纸世界立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感受极富民族风情的剪纸艺术的同时,带着探究品读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展现姥姥与“我”窗下剪纸,相依相偎的情景画面,让学生读文触情,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与“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深思念。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有教师的适时干预和引领,学生的探究才充满了惊喜与收获。

(三)拓展探究思路

课文体裁的多样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可能不尽相同。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抒己见;鼓励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取长补短,互动共享。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去探求问题的答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拓展探究思路,生成新的教学问题,在看似平凡处挑起波澜曲折,在似乎无疑处寻找疑问,使探究不断地走向深入,使学生探究的兴趣持续下去,真正提高语文能力。在执教《爱之链》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和谁之间?”在学生自主阅读解疑后,我再继续引导学生质疑:“这条‘爱之链’上有谁?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这样,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在交流阅读感悟后,我又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爱之链’串联起的只是这几个人物吗?”学生的兴趣又被激发起来,产生了疑问:“既然是一条爱之链,那为什么不写更多爱的故事,以环环相扣呢?”在学生心生疑惑之时,我再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深入品味感悟,探究答案。

三、指导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查找资料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收集资料的方法,如正确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和网络资料的搜索下载方法等,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会最简单的摘录法,有重点、有选择地摘录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交流、利用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读、背资料到讲给同伴听,指导通过办手抄报、专题交流会、专题资料展示等方法进行交流,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为了让学生形成自觉查找资料的习惯,教学中可适当地布置学生针对探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完成查找资料的作业,并及时组织汇报交流,不断地进行鼓励、表扬。这样让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查找资料的成就感。在教《动物过冬》《沙漠中的绿洲》《人类的老师》《金蝉脱壳》等课文前,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完成小型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拓宽了视野,加深了认识,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样为深入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质疑解疑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独立思考,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对中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学会预习,把疑惑不解处记录下来。在教学时,教师要把他们的问题融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思路也不断得到拓展。问题来自学生,还要把问题还给学生。在学生独立质疑之后,教师不急于帮助解决。对因读得匆忙而未能发现的问题,对直接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可鼓励学生静下心来再读课文,自主阅读探究答案,独立解惑释疑。学生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借助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进行深入探究。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探究的内容,可以采用“同桌结对”“三人行”“四人研讨”“多人协作”等形式。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检查,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同时,要引导学生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善于倾听别人的看法,乐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相互启发,思维互补,让学生学会接纳、欣赏、分享,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探究性的语文课堂中,辩证地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巧妙地找准师生共鸣的切入点,诱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让学生与教师彼此敞开心扉,探讨交流,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人文精神与阅读能力的共同提高,这是成功实施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