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背景资料对提升阅读效果的作用

  • 投稿test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02次
  • 评分4
  • 45
  • 0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213000) 孙明梅

孟子对读懂一篇文章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即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就必须了解作者以及他的创作背景。其借鉴意义不言而喻。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文本背景及作者资料的作用。其实,在学生理解文本处于困难的关键时刻,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作者及文本创作背景资料,能弥补学生生活经历的不足,激活学生想象,促进学生顿悟,提升阅读效果,助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在此,笔者以教学活动为依据,浅议背景资料对提升阅读效果的作用。

一、品读题目: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文本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打开文章的窗户。因此,在教授文本之前,教师可以借助文本的背景资料品读题目,从题目出发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课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情感气氛,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基调。比如,教学《别董大》一课时,可以先从“别”字入手,然后引出事情发生的具体背景:“董大受到朝廷冷落,失意之时,潸然离京。好朋友高适前来为他送行。”此时,背景介绍为送别之情蒙上一层失意之悲。这样,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收放自如,因为学生已经融入了这种氛围,可以准确地体验诗歌所创造的独特美感。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二、文本解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材本身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的蓝本。但是,教材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它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在引导学生开展文本解读时要借助作者以及文本的背景材料,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机会,生成课堂的精彩,让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中尽享学习语言的快乐,这也是语文课堂的本质追求。就《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教学而言,一般认为描写的是一幅祥和宁静的乡村图,透露出词人的喜悦之情。因而,教学中止于“喜”,停于“醉”。甚至有的教师将“醉”解读为词人或翁媪“陶醉”其间,却不知辛弃疾词中之“醉”,都是指“喝醉”,全然没有“陶醉”之意。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学生敏锐地发现“醉”与“喜”这两个表达词人情感的字眼后,引入了词人的生平及写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让学生阅读背景资料,自己领会究竟是谁“醉”,为何而“醉”,谁“喜”,为何“喜”。此时的背景资料是学生深入理解的凭借,他们从中发现辛弃疾身为“战将”却“无所事事”,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其中的辛酸、忧郁与愁闷一览无遗。此时,他们对“醉”与“喜”的理解,自然就深刻而透彻了。这样的阅读教学,也显得厚重了。经历这样的阅读过程,学生就能渐渐地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度,阅读的眼光就能变得锐利而深刻一些。

三、突破难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如下情形:文本中所揭示的思想、抒发的感情等与学生的经历相差很远,如果仅仅凭借文字,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如果一带而过,就会造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半生不熟。此时,适时引入背景资料,为学生创设可以身临其境的情景,激活他们的想象,从而突破因时空差距造成的理解鸿沟。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过程中,为让学生理解“作者仅仅是写这株柳吗”这一问题,适时引入青海高原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作者陈忠实的家乡概貌以及“文革”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实际的教学效果显示:这些背景资料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不仅仅在写柳树,他是借物喻人,写那些像高原柳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作者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此处插入的背景资料,为学生展开思维、体验情感找到了对话的平台。对正处在理解困难中的学生而言,不啻是点燃油库的那根火柴,可谓一触即发。

四、延伸课堂:曲终收拨当心画,此时无声胜有声

阅读教学的结尾和导入同样重要。在教学结尾外抛出背景资料,延伸课堂,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意未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完《我和祖父的园子》后,对作者萧红进行补充介绍:本文描写的萧红童年是丰富多彩的,给人的感觉是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其实,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因为萧红童年的时候,她遭受了父亲的冷漠、继母的刁难,这一切给萧红的心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阴影。因此,在萧红后来的作品中,她之所以把童年写得如此美好,实际是试图忘却童年的孤独与寂寞。如果你想全面了解萧红,不妨去读《呼兰河传》。课文和补充资料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听得入迷,上课时教室里自然就会鸦雀无声。这样水到渠成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虽然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适时、适度、适当的背景材料运用是优化教学环节、提升阅读效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路径。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