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出语言真味,培养良好语感——新课标指引下阅读教学的应然走向

  • 投稿克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69次
  • 评分4
  • 66
  • 0

江苏常熟市张青莲小学(215500) 孙丽月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解读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直接反映。它是一种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语文课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那份敏感,就是要让学生不仅理解文字的字面义,更要体悟出文字背后更加丰富的隐含义,进而领悟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那么,如何依托文本,引领学生品出语言真味,培养良好语感呢?

一、 驱遣想象——于留白处读出精彩

留白是指文本中未呈现的部分,它是文本结构中的“无”。文本的留白,不仅符合美学的原则,更给阅读者留存了驰骋想象和二次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在阅读中通过文本呈现的已知信息去推知未呈现的信息,驱遣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填补文本空白。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的留白处,把留白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并引领学生从“无”中探“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体悟作者的匠心独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作者对于彭德怀决定杀大黑骡子的情绪变化过程描写得非常细腻,但是在枪声响后,“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里却用了一个省略号。教学中,我这样引导学生:“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的大黑骡子就这样倒下了,此时此刻,彭德怀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他会想到些什么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试着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把彭德怀的心理活动写下来,看谁的想象合情合理,写得精彩到位。”然后,我给学生留出了充裕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领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想人物之所想,痛人物之所痛,真正将课堂让位于学生。教师的耐心等待,换来的是学生生命拔节的美妙声音。学生通过驱遣想象,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想象写话特别精彩。

交流之后,教师并不是戛然而止,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彭德怀的内心如此丰富、如此复杂,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具体,却偏偏在这里用上一个省略号呢?”在思考中学生领悟到,留白也是一种艺术,往往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今后读到留白处,就应停下来想一想作者为何在此处留白,究竟省略了什么,于留白处读出别样的精彩。

二、还原情境——使简约处呈现丰赡

汉语言文字具有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丰赡内涵。有时一个看似平淡、朴实的词语,细细打磨,竟能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品出非同一般的意蕴。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要以敏锐的眼光,关注那些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忽略,却又往往具有点石成金之独特功效的平淡处、简约处,引领学生走进文字的背后,去感受、还原那隐藏于文字背后的鲜明的形象、鲜活的画面,进而触摸作者及文本的灵魂和内在意蕴。通过还原情境,精心打磨,使之“平”中见“奇”,简约处尽显丰赡。

《牛郎织女》一课教学结束前,在谈及对人物的认识与评价时,学生对织女的评价大抵只停留于美丽贤惠、心灵手巧、心地善良,而对于她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性格特点却没有多少感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认识流于肤浅、不够深入呢?在观看了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教学实录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我过于注重故事情节的分析,忽略了对文本语言的推敲、打磨。教学中,窦老师独具慧眼,抓住了“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一句中的“决心”一词,重锤敲击,精打细磨,通过还原当时当地的情境,将学生极易忽略的“决心”一词传神地演绎了出来,使原本简约、平淡的词语变得生动、丰赡。接下来,教师扮演织女,决意要留在凡间,下嫁牛郎。学生演众仙女,来劝说织女:牛郎很穷,生活会很苦,不如回天宫享受荣华富贵;天规很严,王母知道后一定会追究,甚至会严加惩处……但织女一一谢绝了众仙女的好意相劝,她不怕生活的艰苦,不嫌贫爱富,也不畏天规,不惧惩罚。如此,窦老师凭着自己敏锐的语感和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扣住平淡无奇的“决心”一词,做足文章,通过师生表演,还原了当时当地的情境,让学生潜心去倾听织女内心的真实心声。于是,一个只羡鸳鸯不羡仙,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织女形象就跃然纸上,也深深地镌刻在了学生的心上。这样,故事类课文的教学就不再只局限于了解故事的情节,而是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表现人物特点,如何展开故事情节上。

教师如果能经常训练学生这种“寻言观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迅速建立起语言文字和生活图景的联系,使学生把理解语言和还原画面结合起来,就能使语言文字具体、鲜活、丰满起来。这种语感能力形成后,学生无论是品味语言抑或运用语言,都将大有裨益。

三、潜心涵泳——于表象处品出真味

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依托文本,潜心涵泳,学会整体把握,善于透过表象,揭开语言的“面纱”,体悟文本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

《水》一文中,作者极言“一勺水淋浴”的快乐,真正用意却是反衬平时无水淋浴的难受,反映出水的珍贵。如何引领学生透过语言的浅表层,进入语言的内蕴层,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蕴呢?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想象:烈日炎炎下,浑身黏糊糊的,最想做的是什么?以此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然后,我让学生回忆平时自己是如何淋浴的,再对照着用心研读文本,从作者“一勺水淋浴之乐”中读出问题:这样的淋浴为什么还如此快乐?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使学生能潜心涵泳,揣摩体悟。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再次纵观全文,前后勾连,学生很容易就悟到了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反衬的写法,表面上作者在写“一勺水淋浴”的快乐,实际上反衬了平时无水淋浴的难受,反映了水的珍贵,甚至还有学生体悟到了作者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读出了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教学的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三顾茅庐》中描写隆中的优美景色;《爱如茉莉》一文中病房的温馨画面;《黄河的主人》一文写乘客从容的表现;《夹竹桃》中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来写院中的其他花草……这些都只是语言文字的表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关注这些看似闲笔的语段,通过联系生活,唤醒体验,揣摩品味,潜心涵泳,去揭开语言的面纱,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蕴,品出语言的真味,初步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以及侧面烘托、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的运用,进而领悟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在一次次的言语实践中,使学生学会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学会透过语言表象,深入阅读,潜心会文,领悟真意,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四、比较辨析——于细微处悟出精妙

“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的。”(乌申斯基)有比较才有鉴别,语言运用的好坏,在比较中能得到最直观的展现。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比较品析,通过替换字词法、增删字词法、转换句型法等多种方法,引领学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比较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引领学生不光关注文本的内容,更要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最终达到既“得意”,又“得言”的效果,使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与语用能力。

如《燕子》一文中,作家郑振铎为何用了“几痕细线”而不是“几根细线”?《爱如茉莉》中为什么说阳光从窗外“探”了进来,而不用“照”或“射”?《夹竹桃》一文中,散文大家季羡林为什么先写花“败了”再写“又开出”,先写“花黄了”再写“又长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替换字词或故意误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于细微处比较、辨析、咀嚼、玩味,领悟出其中的精妙,有效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通过深入浅出的比较辨析,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旨,除了整体上的布局谋篇外,还要讲究细节上的遣词造句。这样,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得意”,而且“得言”,“意”“言”兼收。

总之,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更是新课标指引下阅读教学的应然走向。学生良好语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言语实践。只有教师自身具有自觉的、强烈的言语意识,才能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及表达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从而引领学生品出语言的真味,培养良好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