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提高语文课堂实效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05次
  • 评分4
  • 56
  • 0

安徽桐城市教研室(231400) 汪桂生

自从有效教学理念进入课堂后,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再以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上课认不认真为标准,而是更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好不好。为了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的范围已拓展到多方面、多层次了,不仅仅传授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训练其基本技能,还需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但无论是哪个层面,都必须注重细节。

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因为它小,所以我们教学时经常忽视它,忽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实,教学细节可能是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是在解读文本、课堂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教学智慧,是师生对文本的深度开发、鉴赏玩味。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可从哪几个方面注重细节。

一、细在语文知识点上

字、词、句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到了中高年级,这些内容应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独立完成,教材不再统一的要求。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完成此类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有些易错的字形、字音,或有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就有必要强调让学生注意。

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语言的魅力》一文时,发现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那些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其中的“着”读什么音,学生易与“穿着”的“着”字混淆。因而,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提问,果然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它的读音。于是,教师趁势强调前一个“衣着”是“穿衣打扮”意思,应该读“zhuó”;而 “穿着”是动词,“着”读轻声“zhe”。学生理解了,注意了,就不会错了。

又如,《我们的手》一课中有这样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这句话是比喻句中的暗喻。为了让学生仿写时能准确把握,教学时,教师应跟学生讲清暗喻的一般格式为“甲是乙”,比喻词带有判断性,有“是”、“成为”、“成了”、“变成”等。经教师一讲解,学生就能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在抓住文眼上

文眼就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中最关键的词语,是文章内容的重心。上课时抓住文眼,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紧紧抓住“毁灭”这个中心词展开教学——“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还有一位教师在执教《捞铁牛》一文时,板书课题之后,引导学生抓住“捞”这个中心词进行建构: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捞的结果怎样。这样,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为理解文本奠定基础。找到文眼,就能解决课堂教学的策略。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文眼引发开去,纵深、横向地建构整个课堂。

三、细在文本分析上

北师大版教材所选的主体课文,内涵丰富,文质兼美,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教师要通读单元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不要仅仅局限于一课一课地准备,而要将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里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手”为例,《手上的皮肤》安排在《一双手》之后,但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手上的皮肤》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和一个陌生人握手,凭感觉你就能知道对方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因为前者的手粗糙有力,后者的手柔软细腻。”这就是要根据手感判断人物的身份。如果将这一课放在《一双手》之前学习,学生就能更好地从张迎善那双异常粗糙的手上体会主人公劳动的艰辛,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如能将知识前后融汇、整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细在质疑思考上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平时课上引导、示范、激励。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细,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那些带有思考性、整合性的问题,让学生练习,形成习惯和能力。

有位教师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针对课文特点设计了一个整合性很强的问题:“詹姆斯和他父亲在钓到鲈鱼后,他们想不想、能不能、肯不肯要这条鲈鱼呢?”这样从三个层面上引导学生质疑思考,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应严格遵守规则,这是个道德实践的问题。一个问题就能将整篇课文梳理得清楚。可见,这位教师课前准备多么仔细。只有这样,他才能提出这样一个整合性、实效性都很强的问题。

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课后的思考题进行改动,使其更合理。如,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就发现课后思考题“把课文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理一理”的表格设计不科学。它仅仅安排了四个时段,分别是“1965年夏”“1980年的一天”“1986年的这一天后两周”“又三周后”,恰好把“1986年4月11日”这一天“父亲溘然长逝”的事忘记了。教学时,我让学生补上这一时段。这样才显得内容的完整性。

五、细在提问技巧上

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注意提问的细节。

在前不久学区的“同题异构”的教学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在教学生学完《理想的风筝》一文后,就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收到不同的效果。一位教师问:“同学们,那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结果学生发言寥寥无几。而另一位教师是这样问:“现在就让你们扎风筝,你们想把风筝扎成什么样子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

同样一个训练点,不同的提问,效果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呢?第一个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生硬的规则,加上孩子还小,对理想还很模糊,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不敢大胆表达;而第二位老师的提问,则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找准了孩子的兴奋点,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

六、细在失误处理上

“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不可能完美无缺,有时一处小小失误只要我们机智地处理,就有可能成为让人为之一振的精彩的细节。

去年,笔者听了一堂研修课《江凡》。当课件出示小江凡如何在浓烟滚滚的环境里寻找楼梯出口时,出现了意外。课件上有这样的一句话:“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把“墙脚”误写成了“墙角”,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指了出来。

教师在确认之后诚恳地对全班学生说:“对不起,老师错了。”我们原以为老师就这样算了,有可能提醒一下学生你们今后要注意哦,可不能再写错了;也可能故作镇定地掩饰:“老师是错了吗?这是老师有意识安排的,就看看你们上课认真不认真。”

但是,授课老师不是这样一带而过或者自欺欺人地掩饰,而是仅仅抓住这一宝贵的动态的课堂生成资源。在承认错误之后,他先将课件返回到制作状态,将“墙角”改成了“墙脚”,并用红色字体凸显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墙脚” 与“墙角”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这里为什么用“墙脚”而不是“墙角”?通过交流,学生初步感知到“墙角”侧重于三角区,而“墙脚”侧重于墙面与地面结合的那条线。江凡寻找求生的大门,不可能仅停留在某一三角区,他肯定会沿着墙脚的那条线,一点一点不停地摸索,所以用这个“墙脚”更合理。从江凡趴在地上用摸墙脚的方法寻找求生大门的这一细节上,可以看出小江凡平时就是一个细心观察的人,遇事很机智。这里,抓住错误处有效处理,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对主人翁的进一步解读,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细节在教学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学的突破口,打造课堂的“闪光点”,构筑充满艺术的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