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词串教学举隅——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课堂教学

  • 投稿云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97次
  • 评分4
  • 73
  • 0

江苏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 (224001) 张 健

词串识字就是将几个表面看起来不相干的词语联系起来的方法,但实质上,这些词语有着密切的关联:词义相关,押韵合辙,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识记。这是苏教版教材特有的识字编排特点。那么如何进行词串识字教学呢?笔者现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四”的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自主认读,巩固记忆

词串识字的重要特点是合乎儿童的认读习惯,听起来悦耳,念起来顺口,同时还能够加快儿童自动化认读的识字过程,巩固记忆。低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认读生字的经验,也初步具备了认读汉字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自主认读,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形成识字能力。

“识字四”中有四组关于动物、昆虫的词串:

观察 采集 昆虫

田野 树林 花丛

蝴蝶 天牛 蟋蟀 

螳螂 蚂蚁 蜻蜓

第一行讲的是采集昆虫的儿童活动,第二行讲的是昆虫生活的环境,第三、四行讲的是常见的昆虫。

教学开始之前,我就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昆虫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的生字有所了解,形成直观的印象。课堂上,我让学生自主认读,先画出生字词,自己拼读,然后同桌互相拼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善,辨析字词存在难度,我抓住教学难点,对生字“采”、“集”进行重点讲解:先出示一幅采摘图,让学生演示,深刻理解字义,然后针对“集”字的右上部分,用红颜色予以强调,让学生掌握笔顺。在同桌帮助识记交流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识记办法,有的学生识记“蚂蚁”时,明白这是昆虫,所以要用“虫”字旁。

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识记,积累经验,发展了自主探究能力,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二、图文对照,激活思维

词串识字具有强大的组合能力,能够将儿童头脑中储存的相似模块激活,与之进行相似匹配,从而将不完整的信息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熟悉的逻辑体系,打上自己经验的印记。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整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词串的情境创设入手,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激活想象。

如在教学“观察、采集、昆虫”“田野、树林、花丛”这两组词语时,我利用课文中的图片,并深入挖掘,分为三个层次来让学生逐步理解其中的词语含义,形成一个富有逻辑的情境画面,借以发展学生的组词造句能力。

师:(出示画面)星期天,小朋友出去郊游了。看,田野里有什么啊?

学生在我的提示下,很快说出这是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花丛。

师:树林里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她在干什么啊?那个男孩在干什么?

学生一边仔细对照图画,一边和课文中的词语建立联系:小女孩在观察一只蚂蚁,小男孩在采集标本,那个标本就是昆虫的标本。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分层次的图文对照,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语文的逻辑,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三、注重诵读,加深理解

词串识字本身的韵文特性,使得词组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可以一边读,一边直观地理解词语,加速自动化认知的进程,促进自主识记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诵读,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识字四”的教学中,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自主拼读词语,而后进行引读:“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到郊外去( ),郊外很美,这里有( )。”通过引读,学生一步步识记词语,并能理顺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增进对词语的理解,并提高记忆能力。

我还采用男女生诵读、表演诵读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词语发挥特长,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只要能够使记忆深刻。学生都好动,也喜欢模仿,这点在词语诵读中有了用武之地,如在读“蝴蝶、天牛、蟋蟀、蜻蜓、蚂蚁、螳螂”等昆虫词语时,我让学生大胆模仿昆虫的动作。学生做出各种姿势来表现昆虫,一边诵读一边模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读得非常热烈,充分发挥了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词串识字教学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课题,还没有更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我做了如上探索,相信在不断的摸索中,能够将路子走得更稳健,但前提是,教学中必须抓好词串,落实生字,发展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这也是未来我在识字教学中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路走得多了,就成了路。低年级词串识字教学需要更多的人来走,走得多了,就成了一条康庄大道。

(责编 莫彩凤)